中美报道关于中国医护形象的转述引语分析

026
文化纵横
中美报道关于中国医护形象的转述引语分析
引言
自新冠疫情首次爆发于中国武汉以来,关于疫情的各种报道层出不穷,且报道对象多为中国医护人员和中国民众。由于医护人员直面病毒和病患,其话语具有代表性,因此各国媒体就疫情中中国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其所思所想等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构建了不同的中国医护人员形象。通过对比分析美国媒体和中国媒体对中国医护人员的相关报道,探究中美媒体对中国医护人员处境的态度,有利于总结出意识形态差异是如何体现于同一形象的构建,提醒读者在阅读相关语篇时应理性阅读、批判思考。
本文拟从中国医护人员转述引语的角度,将《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英文版聚焦疫情的两篇报道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两篇新闻语篇中分别所塑造的中国医护形象、形象塑造的方式及其各自背后所反映的意识形态。
研究方法和研究材料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 CDA)是一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最早在1979年由Fowler等人在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提出。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语言研究的方法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丁建新、廖益清,2001)。语篇是将语言具体化的社会实践,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停留在语篇分析的层面上,它更关注的是话语和社会层面之间的互构关系,重在探讨其是如何互相影响。
引语在语篇分析中通常被称为转述引语(reported speech),其在新闻报道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Fishman (1980 :92)指出:庞杨洋1 杨皓玥1 刘彩云1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摘 要:转述引语在新闻报道研究中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研究不同媒体在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的使用对分析报道背后的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对中国医护人员的英文报道,从转述引语的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三方面对医护人员的引语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并挖掘二者在塑造中国医护形象时使用转述引语的差异,旨在探索中美媒体在同一形象塑造背后所隐藏的不同意识形态。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将医护人员塑造成为受害者形象,体现了西方媒体重视个人主义、否认中国抗疫政策、妄图遏制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而《中国日报》塑造出医护人员的高大形象,反映了其推崇集体意识、弘扬敬业奉献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转述引语;中国医护形象塑造;新冠疫情;新闻报道
有机氟
基金项目:2020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项目编号:CCNU202010511160);作者简介:
庞杨洋(2001-)女,广西桂林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杨皓玥(2000-)女,山西平陆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刘彩云(2000-)女,湖北随州人,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新闻的这条基本原则可以这样表述:‘某件事如此是因为某个人说它如此’”。而在引语的使用上,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的来源、转述引语的方式和转述动词的选择,无不体现了其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因此,引语往往作为关注话语与意识形态的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之一。
本研究各选取《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相近时间内关于中国一线医护人员的一篇英文报道,其中《纽约时报》篇共1817词,《中国日报》篇共2039词。研究将从转述引语的消息来源(news source)、转述方式(reporting mode)和转述动词(reporting verb)三个方面对两篇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并着重关注二者在这三方面的差异以及背后所体现的不同意识形态。
转述引语对比分析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指被转述话语的来源。报道者在引述他人的言论或观点时,通常要交代其来历。辛斌(2010)根据Geis和张健的结论将消息来源分为以下三类:明确的消息来源(specified source),即通过具体的名词或代词来表明引语来源的真实身份;非明确的消息来源(unspecified source),即通过一些不明确的名词短语或代词来指代引语来源,如“Many people said…”;不能辨认出处的消息来源(unspecifiable source),即报道者或认为引语来源不如新闻事实重要,或无法获得消息来源的具体出处,或用如被动语态、模糊不清的表达方式或其他无法体现来源的语法结构来故意隐瞒引语来源,如“It’s reported that…”。
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这两篇报道在引语主体构成方面有较大不同:《纽约时报》的引语主体构成较为丰富,
文化纵横
具体可以分为医生(在武汉工作的一线医护人员)、民众(普通众)、专家(除一线医护人员外的专家学者)和官方(代表中国官方发声的来源,包括国家领导政要和官方主流媒体等)四个主体。根据消息来源的明确性和引语主体的分类标准,现将《纽约时报》中的所有转述引语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单独分析以医生为主体的引语数据后发现,该篇作为聚焦一线医生现况的报道,其引用医生的消息来源多为非明确的消息来源,数量接近明确的消息来源的两倍,报道者有意将医护人员的转述引语的来
源模糊化,多使用不定指名词短语或代词,降低了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如:
(1)But hospital workers in Wuhan said they often felt frustrated and alone.
(2)With medical supplies so scarce, many health care workers in Wuhan also said they had to accept substandard gowns, gloves and masks.
(3)Life has become a scramble, many said: treating patients for much of the day; hunting for protective gear for the rest.
Menz(1989: 236) 指出,要证明此类消息来源的存在是不可能的,报道者使用非明确的消息来源的目的便在于传播并强调其个人观点。上述例句中,《纽约时报》通过使用“hospital workers”“many health care workers”和“many”来笼统指代实际可能只源自某一位医护人员的消息来源,给读者留下了“人数众多”的印象,报道者通过使用这些非明确的消息来源,有意凸显医护人员普遍感到心力交瘁、生命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现象,将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塑造为疫情之下的遗弃儿,从而引起读者对他们艰苦境遇的同情,但通过这种方式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夹杂报道者的个人观点,主观性较强,报道的真实性有待考究。
与《纽约时报》不同,《中国日报》的引语主体构成比较单一,但引语篇幅占比较大。报道中所有引
语主要源于四名来自不同医院医护人员,除一名人员不愿透露具体姓名外,其余医护人员均为明确的消息来源,其中人均引语数量8条,引语字数总计1107词,占全文一半以上篇幅。《中国日报》选择以小见大,尽可能通过深度采访个别医护人员来完整展现其在一线工作时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减少引语主体数量、多引用同一主体话语能让引语以更加真实完整的面貌展示出来,降低了报道者选择性报道的几率,从而使人物形象
更为饱满、报道更加深刻。
转述方式
Leech和Short(1981)将引语形式分为以下五类,即直接引语(DS)、间接引语(IS)、自由直接引语(FDS)、自由间接引语(FIS)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性转述(NRSA)。因为NRSA本质上属于间接引语,且新闻中几乎不出现FDS和FIS,所以本文在数据统计时,只分析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并将NRSA算入间接引语。基于两篇报道均以医护人员为新闻主体且来自非医护人员的引语对本文研究无帮助,所以现根据上述统计标准,将两篇报道中所有源自医护人员的引语的转述方式进行数量统计,统计结果见表2:
相较于直接引语,报道者在使用间接引语时能更加容易地介入被转述的话语,模糊自身与被转述者的声音,从而常常使读者无法辨别哪些是真正被转述的话语。由表2可知,《纽约时报》在引用医护人
员话语时,间接引语数量为直接引语数量的两倍,由此可见报道者在较大程度上介入了转述话语,在报道中参入了自己的观点;
此外,所有间接引语的消息来源均为非明确,即上文提到的不定指名词短语或代词,这些非明确的消息来源进一步让引语变得更模糊,使读者无法真实评判新闻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而在《中国日报》中,报道者在呈现医护人员的话语时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比例与《纽约时报》恰恰相反,直接引语的数量接近间接引语数量的两倍。本文认为《中国日报》高频使用直接引语的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直接引语常常能让话语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出现,并且双引号往往能突出被转述的内容,使话语更为生动,具有戏剧性和对话性。医护人员在本次疫情中直接接触病人与病毒,因此他们的话语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使用直接引语能在更大程度上还原他们工作时的真实感受和实际情况。《中国日报》使用直接引语既客观表明了医护人员对医疗物资的诉求,也展现出他们在面对疫情时的积极态度。如:
(5) "I have patience. It takes time fo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coordinate supplies to all hospitals. Also, kind-hearted individuals and enterprises are donating medical materials and money."
(6) It's heartbreaking to see Wuhan's empty streets…I
feel sad for Wuhan, but I'm sure the city will recover.”
(7) "…It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it was Spring Festival
and I should be having a family reunion meal," Tang said.
表1
明确的消息来源非明确的消息来源不能辨认出处的消息来源总计
医生4711
民众101
专家415
官方8210
总计17(60.7%)10(35.7%)1(3.6%)28
广州塔模型表2
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总计
《纽约时报》3(33.3%)6(66.6%)9
《中国日报》13(65.0%)7(35.0%)20
027
文化纵横
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感到担心和害怕是人之常情,但上述例句塑造出来的医护人员即使在医疗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仍信任政府和社会将给予他们支持与帮助,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敬业奉献的态度;直接引语能拉近引语主体与读者的距离,仿佛在与读者对话,医护人员的情感得以真切流露,使语篇具有感染力,中国医护人员认真负责、理解包容、积极乐观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二,前文提到《中国日报》只选取个别有代表性的医护人员进行报道,在引语主体单一的情况下,报道者可以通过大量的语言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达到以小见大、丰满人物的效果。使用直接引语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话语的内容和形式,减少报道者的介入,让转述话语以更加真实完整的姿态呈现给读者,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有张力,使报道更加客观公正。
除了单独使用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二者的交替出现也能达到报道者想要的语篇效果,其中一种常见
长江电力商务网的混合方式就是报道者先用间接引语的形式,然后“滑向(slipping)直接引语。Bakhtin 把这种引述方式叫做“预先调整的直接话语” (present direct discourse),它“实质上是半叙述半转述的,它预先调整了对直接引语的感知(转引自辛斌,2010: 16)。
(8) Dr. Peng of Zhongnan Hospital said more attention had to be paid to the fate of medical workers. “Because when the country doesn’t have any more medical workers, then what hope is there left?” (《纽约时报》)
(9) She said such protective materials are only used in severe epidemic situations, like the 2003 SARS outbreak, so the number of manufacturers in China is limited. When the novel coronavirus suddenly appeared, supply and demand were unbalanced and it took time to provide sufficient protective clothing.
"The clothing is disposable, and Wuhan has more than 100,000 medical professionals, so the demand is huge. I hope there will be regular suppliers to provide us with a sense of safety, because the frontline soldiers cannot fall ill," Wu said. (《中国日报》)
同样是表达医护人员对更多防护物资的渴求,两篇报道在直接引语部分都体现了“医生不能先倒下、一个国家不能缺少医生”的观点,但《纽约时报》在间接引语部分预先强调了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未得到
足够关注,引导读者在阅读后文时形成医护人员多为受害者的印象,并对其境遇产生怜悯。《中国日报》则在间接引语部分通过类比2003年“非典事件”,提前预知了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医疗物资存在短缺现象实属正常,国家需要一定时间来做出应对和调整,这样能使读者在阅读下文时,感受到即使医生渴望自身安全得到保障,但仍能理智冷静对待严峻形势,充分理解体谅国家和政府。
转述动词
转述动词构成转述引语最直接的语境,具有预示和支配其意义的功能(辛斌,2010)。Bell(1991)将say,tell,according to归为典型的中性转述动词,在对两篇报道中医护人员引语进行分析时发现,为了避免过多融入报道者观点、增强新闻的客观性,二者在选择转述动词时基本上都使用如say,add,write,according to等中性转述动词,但有时用中性转述动词转述话语过于冷静客观,不能准确传达出被转述者的说话态度和语用意义,并且频繁使用这类转述动词会使语言过于平实、报道过于单调,无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报道者有时会选择带有感情彩的转述动词或在使用中性转述动词时增加一定修饰语,但通常情况下,报道者的思想观点也无形融入了转述话语,如:
(10) “For the first time, I felt helpless confronting the system,” Chang Le, a doctor at Hankou Hospital in Wuhan, said in an online message pleading for more medical masks. (《纽约时报》)
该例句中使用了中性转述动词s a i d,但报道者又添加了
028
文化纵横
pleading for来补充说明被转述者说话的实际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医用口罩,其真正的言语动作不是单纯的信息传达,而是卑微的恳求。通过添加修饰语,报道者突出了医生对于医疗体系的无奈,刻画出了一个可怜无助的医生形象。
Geis(1987:130-132)按照英语中一些转述动词可能所产生的不同感情彩将其分为以下两类:积极转述动词和消极转述动词。积极转述动词有利于将消息来源塑造为正面形象,传达报道者的赞扬态度;消极转述动词则会强调消息来源形象的负面特征,反映报道者的不认可。在统计来自医护人员的引语时,《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较少使用非中性转述动词,均只使用了一次带有感情彩的转述动词来转述话语,其好处是可以使报道更加客观,避免带入报道者的个人感情彩。
(11) Doctors also criticized bureaucracy for clogging up distribution. (《纽约时报》)
(12) She called on society to care for cleaners and security gua rds, who a re still worki ng i n Wuha n's hospitals. (《中国日报》)
对于同为医护人员的消息来源,《纽约时报》选择使用消极动词criticize来转述医生话语,表达了医生
对政府官僚主义阻碍物资配送的谴责,同时也表明了医生是官僚主义受害者,处于弱势的地位。而《中国日报》则选择了积极动词call on来转述医生希望社会能同样关注到在医院工作的清洁工和保安的健康。在自身生命健康安全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该医生仍呼吁社会各界不要忽视一线后勤人员的防护任务,使用call on这一积极动词体现了报道者对医生大爱无疆、无私忘我精神的赞美和敬意,有利于塑造白衣天使的高大形象。
社会意识形态对比
综合对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这三个方面的分析,《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塑造了疫情下两种不同的中国医护人员形象。首先,《纽约时报》将中国医生,尤其是武汉医生塑造成了政府政策失误、政府无能的受害者和牺牲品,着力渲染他们艰苦救治病人但生命安全却得不到保障的处境;而《中国日报》则将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刻画为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甘于牺牲的人民英雄。其次,在《纽约时报》中,医护人员认为疫情形势不容乐观,对物资短缺、床位紧张的医院现状表示不满,甚至抱怨政府的一些举措;在《中国日报》里,医护人员则对政府的举措表达了包容、理解和信任,政府在医生们的心目中依旧是强大可靠的。
这种形象塑造可以溯因于中西方媒体之间意识形态的差异。首先,由于西方国家奉行个人主义,将包括自己在内的每个个体人视为最高价值,在他们的视角里,医护人员应该更加注重自身的生命健康安
全,为自身的权益发声,因此多选用医护人员求助物资、抒发不满的话语;而中国倡导集体利益优先,并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塑造医护人员的高大形象有助于弘扬这种优良品质,传播“正能量”。
此外,一些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不认同中国的政治体制,对中国的政策举措抱有偏见,而且近些年来中国的迅速崛起也威胁到了某些西方国家的利益和地位。因此,《纽约时报》作为代表美国利益的媒体,抓住疫情首先在中国爆发这一巧合,通过片面解读医生话语,借中国医生之口批评中国政府不作为、控诉抗疫措施不人道,竭力将疫情形势严重归咎于中国政府的错误领导,以达到抹黑中国政府、破坏中国国际形象的目的。而《中国日报》则是倾向于通过医护人员的转述引语,客观描述抗疫现状,增强人民战胜病毒的信心,凝聚人民团结抗疫的力量,号召人民树立“中国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河南化肥厂爆炸结语
本文对《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关于中国一线医护人员两篇报道中的转述引语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探究二者转述引语的消息来源、转述方式和转述动词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纽约时报》消息来源构成较丰富,在引用医护人员话语时多为间接引语,《中国日报》以小见大,消息来源仅为几位医护人员,但大篇幅使用直接引语转述医护人员话语可以塑造全面真实的医护人员形象;二者在转述
动词方面差异不大,基本使用中性转述动词以寻求报道的客观性。中国医护形象在《纽约时报》中偏负面,主要以无助无奈、被国家忽视和官僚主义牺牲品的形象呈现,其背后主要反映了西方国家崇尚个人主义、否认中国抗疫政策、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意识形态;而《中国日报》中的医护人员则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充分信任国家政府、对抗击疫情充满信心的正面形象,其背后反映了中国倡导敬业奉献、提升国民中国自信的价值取向。因此,读者在阅读相关语篇时,应当带有批判性思维,注意鉴别和分析新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Bell, A.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2]Corbett, J. B.&M. Mori. Medicine, media, and celebrities: News coverage of breast cancer, 1960-1995[J]. Journalism&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9, 76 (2):229-249.
晁错教案
[3]Fishman , M . Manufacturing the News[M].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1980.
[4]Geis, M.L. The Language of Politics[M].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987:130-132.
[5]Leech, G.N.&Short, M.H. Style in Fiction[M]. London / New York: Longman, 1981.
[6]丁建新,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当代语言学, 2001(04): 305-310.
[7]康俊英,李风琴.政治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的批评性分析——以《纽约时报》南海争端报道为例[J].外语研究,2018,35(03):25-30.逸仙论坛
[8]辛斌. 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1]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2):11-16+82.
[12]辛斌. 《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形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
[13]辛斌,李曙光. 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互文性研究[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029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05: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902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