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抱怨生活的例子

古代抱怨生活的例子
在唐宋八大家里,眉山苏家占了三席,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苏轼苏辙在当年是风光无限。在这三人中,苏轼的名气自然不用多说;苏洵能培养出这样两个儿子,自然也是名气不小;唯有这苏辙好像没什么存在感,似乎一辈子都生活在哥哥的光环下。那么这苏辙的才华真的没办法和父兄相提并论吗?其实不然。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弟弟苏辙写诗抱怨生活苦,苏轼心疼地写诗安慰,竟成一首千古名篇
要知道当21岁的苏轼中进士时,19岁的苏辙也榜上有名,这进士之名可不是哥哥能带给他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苏轼和苏辙怀念同一件事各自写下的诗,年少时因为只知欣赏苏轼,而如今人到中年,也读懂了苏辙诗之妙。先来读苏辙的作品:
希洛人
《怀渑池寄子瞻兄》
北宋.苏辙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俄狄浦斯杀父娶母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萝岗区政府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极端生命苏辙写诗抱怨生活苦,苏轼心疼地写诗安慰,竟成一首千古名篇
1056年,兄弟二人曾一起赴京应试,路过渑池时曾夜宿于奉闲僧舍。当时两人都是初出茅庐的少年,一时兴起曾在墙壁上题诗。此次苏辙又路过此地,想起了大哥,便写下了此诗。诗的首联是一语双关。既是写如今自己路遇风雪,也是指人生路漫漫,会经历各种艰难险阻。故地重游,回忆起曾经与哥哥话别分离的场景,让他伤怀不已。而接下来的两联是今昔对比,诗人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来抒写。想起当年两人一起在僧房写诗的场景,让苏辙觉得恍若隔世。书屋杂志
弟弟苏辙写诗抱怨生活苦,苏轼心疼地写诗安慰,竟成一首千古名篇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一联。曾经年少过此地,兄长还在自己身边,那时候他是那么快乐,而
如今自己一个人独游则觉得毫无趣味。因此他发出了“无方骓马但鸣嘶”的感叹,马累了还能鸣叫两声,但人却处处是身不由已,显然这是在像哥哥抱怨生活之苦和人生的万般无奈。
通过这首诗我们感受到苏辙的无奈,也读懂了他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但全诗却不到一个与“思”相关的字眼,原因就在于他将所有的思念都藏在了写景叙事中,不可谓不高明。这种身不由已之痛,年少时没读懂,直到中年时经历了起起落落后,如今才真的读懂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51: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91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活   写诗   哥哥   抱怨   独游   场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