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力行近乎仁

2022届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力行近乎仁
导语:
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博物致知,砥砺才干,成就君子仁德。个人如是,社会、国家、民族亦然。古往今来,仁人志士,擘画社会蓝图,描摹美好愿景,并终生践行,不懈努力。力行,在苏轼的竹杖芒鞋下,在徐霞客的跋山涉水中;力行,是朱德的扁担,是袁隆平的田间地头,是吴孟超游刃肝胆的柳叶刀;力行,在百年大党为人民谋福祉的民生中,更在中华民族奋发有为的埋头苦干中。不驰空想,不务虚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新征程中,重温“力行近乎仁”,使我们汲取鲜活的力量,为我们赋能,让我们再出发!
力行近乎仁
(标题即观点,文化内涵厚重。)
①力行,《中庸》记载:“力行近乎仁。”其大意为努力实行、竭尽全力去做事就接近仁了。原文是:“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
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努力行事之仁与好学之智、知耻之勇一并成为儒者必修的三个功夫。儒家尊奉“中庸”为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主张不偏不倚、过犹不及,但是中庸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不求突破、迂腐保守、不作为。细读《中庸》,其通篇都在告诫我们要至诚至性,率性而为,行乎当行,止乎当止,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等很多力行、重行思想,将力行作为君子之大德。(开篇点题。以《中庸》名句“力行近乎仁”引出话题。)
②那么,力行何以成为君子之仁德?首先,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行广东番禹职业技术学院,并且深知“行之难”。《尚书·说命中》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懂得道理很容易,难的是付诸行动,所以才有孔子主张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由于做到很难,才更凸显力行者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境界。其次,德性最终要通过“行”展现出来。“内圣外王”是传统儒家的基本主张,也是历代儒者的不懈追求。圣人之道就是要以上率下,真诚地展现自己的治世之德和经世之能,殚精竭虑地谋事成事,化育万物,感动他人。《周易》中蕴含的“生生之德”“崇德广业”思想已然表明早期儒家对力行的推崇。追求事功、建功立业、敢为天下先的力行品格足以被称为君子之“仁德”“大德”。(早期儒家的力行品格:追求事功、建功立业、敢为天
下先。)
百科影音到宋明时期,力行思想得到空前发展。北宋张载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将力行的人格境界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一时期,陈亮的事功学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尽管在知与行上各有侧重,但是在强调力行的重要性上却是一致的。陈亮主张“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朱子语录》记载朱熹的观点:“论先后,当以致知为先;论轻重,当以力行为重。”阳明心学以“知行合一”扬弃了“知先行后”的思想,提出“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不可分作两事”的观点,知和行是一回事,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力行才是“致良知”的真功夫,良知之理要贯穿在具体行为和实际活动中。到近代,孙中山先生提出“行先知后”“知难行易”的知行观,虽然与“知易行难”的传统知行观表述相异,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孙中山先生希冀通过唤醒民众随其共图革命以实现中国之重生的政治抱负,依旧是力行、重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的忠实实践。(宋明时期力行思想的发展:主张“重实事”“讲实学”,致力于“济时、救国、经世、致用”。)
④难能可贵的是,力行不是遥不可及的精神奢侈品苏皖,其早已沉淀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
求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它发端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艰辛创业中;它凝结在中华儿女五千多年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它展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革命维新的艰难探索中;它发展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敢于斗争、艰苦奋斗、不断奋进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力行”的重要性:早已沉淀为整个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全体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
大理学院学报
⑤新时代领路人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反复强调力行、实干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到“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到“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等等。力行、实干、担当、成事是新时代领路人一以贯之、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也必将激励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坚毅前行,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照应开头,号召鞭策。)
河南移动代维管理系统来源:2021年5月25日《光明日报》
作者:董冰 
【思维串联】
【考点精练】
1. 在下文横线处填入合适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它_____于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披荆斩棘开疆拓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艰辛创业中;它_____在中华儿女五千多年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铸就的伟大精神中;它____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对民族危机救亡图存、革命维新的艰难探索中;它_____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敢于斗争、艰苦奋斗、不断奋进寻求民族自立自强的伟大事业中。
A发端  凝结  展现  发展
B发轫  凝结  体现  展现
C发端  凝聚  展现  展现
D发轫  凝聚  体现  发展
2.读写一体化训练(开放性试题)
力行,自古以来就是君子的必修课。
陈衍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说理论和实践要相互结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说实践的重要性;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是说实践反过来可以促进学习理论知识。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还应该适当走出校园,走出书斋,将所学和生产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以砥砺真知,增强才干。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以“力行”为主题,写一段文字,300字左右。
【相关链接】
实处着力,知行合一
托之空言,不如见之实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落实。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
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国家、社会、公民三个不同层面的价值目标,昭之不易,践之尤难。就此而言,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在于实践,伟力也藏之于实践。惟孜孜体认、不懈躬行,核心价值观才能于深厚的社会基础中植根,于人人践行的良好风气中勃发。大到传承传统文化、发扬时代精神,小到扶起“摔倒的道德”、纾解广场舞困境,行动是最好的落实。人人认同,付诸行动,整个社会才能畅享核心价值观带来的风气之变。
当今中国,价值观念日益多元,行为选择日益多样,核心价值观担负的祛恶扬善、激浊扬清任务更显艰巨。方此之际,更需以实干实行论英雄,坚决避免坐而论道、凌空蹈虚的误区。试想,如果干部一边畅言法治,一边却在具体工作中罔顾民意,在市场改革中滥用红头文件,法治中国岂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有人一边高谈诚信,一边却依然售卖伪劣、抄袭论文、注水慈善,诚信中国如何建立?如果热衷于夸夸其谈、沉迷于作秀表演,说一套做一套,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花架子、摆样子中散落迷失。“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愈是抽象理念,愈加需要具体落实,愈是知易行难,愈加需要踏实践行。在这个意义上,有知行合一,才有核心价值观的发扬光大。
也要看到,臧否善恶是非,奖惩荣辱美丑,仅靠教育引导、德义感召还不够,没有一定的
评价、奖惩和保障机制,核心价值观建设很难获得持久的感召力和约束力。“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制度作为社会良性运行、文化规范有序的保证,对人的行为有着强烈的形塑匡正效应。向实处着力,做到知行合一,就要建立和完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系,形成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支持、政策保证和机制保障,用刚性制度树立道德天平、引导价值判断、规范行为取舍。
古人云,“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实干直行,是做人之本,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响亮的语言。坚持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坚持以真章实效为目标,坚持用制度强化约束,核心价值观一定能挺立起支撑伟大事业、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脊梁。
来源:人民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34: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84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力行   价值观   核心   中国   思想   人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