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迎风坡和背风坡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迎风坡和背风坡知识点总结
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
传授犯罪方法罪1、气候的差异。如图: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而增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迎风坡上不同的海拔高度降水也有差异。山麓和山顶地带降水少些,因山麓地带气流抬升不够,成云致雨少些,山顶部分空气湿度已经大大降低,云雨少些,山体的中部降水最多。如图所示B处降水最多,A处和山顶都要少。
迎风坡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比背风坡的小。因迎风坡多云雾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升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过度降低。背
风坡反之。
2、自然带的差异。如图:
如图所示,同一自然带迎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低些。因迎风坡降水多,且热量要丰富些。
性之初如果山地对气流过度抬升,迎风坡和背风坡甚至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自然景观。如南美南部安第斯山脉的西风带两侧,西侧迎风坡是温带落叶林带,背风坡东侧是温带荒漠带。
3、雪线的海拔高度不同。如图:
如图所示,迎风坡雪线分布的海拔低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因为迎风坡降水多,更易积雪,水循环更活跃。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干燥,积雪更易融化和蒸发,同时降水少,积雪也少。
4、人文景观的差异。
迎风坡自然条件更优越,人口、城镇分布密些,经济发达些。背风坡反之。如古诗“山雨欲来风满楼”一般只有迎风坡才有这种现象出现。
如果是海岛山,背风坡是发展海滨欲场的良好地方。因这里天气晴朗,雨天少,太阳辐射强。背风坡还是盐场的最佳位置,因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难成云致雨,降水少。同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且大气干燥,蒸发强。背风坡海岸还可以作为海上船只的避风港。
5、山地气温的垂直递减率
总的来说,同一座山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大约下降0.6℃。
其中,迎风坡水汽充足,气温随海拔的升高变化较小。背风坡空气干燥,气温随海拔的升高变化较快。
不同坡向的气温垂直递减率
6、焚风
概念:焚风,指的是山地背风坡出现的温度高、湿度低的风。
形成过程:迎风坡空气湿润水汽充足,风被抬升后,温度降低凝结降雨。背风坡空气干燥,风在下降时温度升高较快,到坡脚时温度较高湿度较低,容易引起农作物枯萎,甚至引起森林火灾。
焚风
刘义庆焚风效应
焚风效应是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的现象。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通风管道
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亚洲的阿尔泰山、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东坡等都是著名的焚风出现区。中国不少地区有焚风,比较明显的如天山南坡,太行山东坡,大兴安岭东坡的焚风现象,其增温影响甚至在多年月平均气温直减率上也可促使作物、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引起山区雪崩等。
焚风的危害
焚风的害处很多。它常常使果木和农作物干枯,降低产量,使森林和村镇的火灾蔓延并造成损失。十九世纪,阿尔卑斯山北坡几场著名的大火灾,都是发生在焚风盛行时期的。焚风在高山地区可大量融雪,造成上游河谷洪水泛滥;有时能引起雪崩。如果地形适宜,强劲的焚风又可造成局部风灾,刮走山间农舍屋顶,吹倒庄稼,拔起树木,伤害森林,甚至使湖泊水面上的船只发生事故。
益处
焚风有时也能带来益处。北美的落基山,冬季积雪深厚,春天焚风一吹,积雪很快消融,
雪水使大地长满茂盛的青草,为家畜提供了草场,因而当地人把焚风称为“吃雪者”。程度较轻的焚风,能增高当地热量,提早玉米和果树的成熟期,如前苏联高加索和塔什干绿洲的居民,便把焚风称为“玉蜀黍风”。
例题
解析:(1)分析气候。四川地区该景区为山地气候,海拔4000多m,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因此该景区的温度较低,尤其是7、8月份,和我国其他地区的温差更大,更多的游客会来此避暑。
(2)分析影响。在淡季时,游客较少,旅游资源闲置,浪费了旅游资源,降低了旅游业的收入。在旺季时,游客集中,容易破坏景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总结
总体来说,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其中迎风坡空气湿润,降温慢;背风坡空气干燥,降温快。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23: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63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背风   焚风   迎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