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山二高实验班 月考试题

2018届光山二高分校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王颢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常年盛行风向。回答1-2题。

1.关于H湖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河流m段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  B.湖泊面积大小与流域的洪涝灾害频率呈正相关
C.上游地区的植被条件影响湖床的高低    D.湖水主要通过陆地内循环得到更新
2.关于图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    )
A.m河段流量季节分配比n河段均匀      B.典型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R地年降水量比Q地少          D.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图为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据图回答5-6
5.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
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6.图中四地深秋初冬时节多雾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数字化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图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7-8题。
 
7.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8.若AB弧表示2017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而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线”,而是有一定宽度,准确地说应该叫“中国南北分界带”,而且,东西宽度不同,如图2所示。其南北两侧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都有显著差异。读图2完成9~10题。
9.“中国南北分界带”东段较中、西段宽,是因为东部
  A.梅雨锋南北摆动 B.夏季风势力强 C.受沿岸洋流影响 D.地形平坦开阔
10.在分界带西段,北侧的代表性地方戏曲是
    A.京剧        B.豫剧          C.秦腔            D.川剧
7世纪上半叶,唐朝的强盛重新让“丝绸之路”焕发活力,统一雪域高原的吐蕃则打通了“食盐之路”。阿里地区有许多盐湖,湖岸自然结晶了厚厚的食盐。当地牧民直接取盐装袋,用牛羊驮运,长途跋涉,换回需要的商品。图4为食盐之路的一支(到云南),读图完成11~13题。
11.牧民到盐湖取盐的季节一般选择在
    A.冬春之交    B.春夏之交      C.夏秋之交        D.秋冬之交
12.当时运盐使用牛羊驮运,而不用车运,其原因可能是
    ①路况较差,行车不便  ②驮运能力强,运量大  ③缺乏木料,造车困难  ④驮运速度快,节省时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牧民从云南换回的农产品最可能有
    A.牛羊        B.茶叶          C.蚕丝            D.皮衣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称作“晨昏蒙影”,晨昏蒙影带的宽度约是18°(弧度)。日落后和日出前的两段“晨昏蒙影”连接,就会整夜不“黑”,被称为“白夜”。读图5,完成14~16题。
14.晨昏蒙影带的形成是由于
A.大气辐射    B.大气折射     
C.大气散射    D.地面反射
15.晨昏蒙影持续的时间
A.赤道上常年不变,约72分钟     
B.夏至日从南极向北极越来越长
ca126C.各纬度最长不会超过12小时     
D.北京春秋分最短,二至日最长
16.北极点出现白夜现象的时间是
A.春分之前          B.夏至前后     
C.秋分之前          D.冬至前后
图6为某山地等高线图,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完成17-19题。
17. 该山地南坡属于(      )
  A. 阳坡和迎风坡  B. 阴坡和背风坡 C. 阳坡和背风坡  D. 阴坡和迎风坡
18. 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丙乙甲      D. 丙甲乙
琼斯皇19. 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
A. 降水丰富        B. 热量充足      C. 蒸发量小      D. 土层深厚
读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20、21题。
20.甲与同纬度乙地形成不同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类型不同
B.太阳辐射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海陆位置不同
21.一般来说,甲自然带土壤肥力较低,主要原因是
A.植被覆盖率低B.微生物分解活动强  C.有机质形成少 D.植物吸收作用较强
诗歌的特点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22-23题。
22徽州商王 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23. 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读图8“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A~H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年辐射差额,即热量收入;Lr为干燥指数(多年平均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据此回答2425题。
24.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C→D自然带的更替反映了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
  B A→B→C→D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非地带性的分异
  C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分异
  D C→F→G→H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经度地带的分异
25.图中H自然带是
  A 热带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温带荒漠带   D 热带草原带
读图10“千烟洲位置图”和图11“千烟洲立体农业示意图”回答262题。 
                                     
              图10                                图11
26.下列有关千烟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
B 从流域上看,千烟洲地区属于珠江流域
C 地带性土壤肥沃是该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D千烟洲最冷月均温低于零度     
2上海市金汇实验学校7.千烟洲立体农业结构有利于
 A 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C 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 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地表常流性河道频率指的是以一直线截取某一地区,求取被直线切割的河道数与该直线长度之比。图7表示我国年降水量、年径流曲线与河道频率的南北地带变化。读图,回答2829题。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20: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62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烟洲   南北   地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