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垂直自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山脉的垂直自然带谱)

⼭地垂直⾃然带知识总结(附18座⼭脉的垂直⾃然带谱)
在⾼⼭地区,随着海拔⾼度的变化,从⼭麓到⼭顶的⽔热状况差异很⼤,从⽽形成了垂直⽓候带,植被、⼟壤与⾃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
(1)⼭地垂直⾃然带从⼭麓到⼭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
(2)同⼀⾃然带,随着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度降低;⼭麓的⾃然带基本上与当地⽔平⾃然带相⼀致。
(3)影响⼭体垂直⾃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体所在纬度──相同⾼度的⼭体,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愈简单;⼭体海拔──纬度相当的⼭体,海拔愈⾼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顶、⼭麓之间相对⾼度——相对⾼度⼤则复杂,相对⾼度⼩则简单。
(4)影响⼭体垂直⾃然带分布海拔⾼度的因素有⼭体所在纬度——同类⾃然带的分布,纬度低,海拔⾼;纬度⾼,海拔低;坡向——同⼀⼭体,同类⾃然带分布阳坡低,阴坡⾼;迎风坡(降⽔量多)低,背风坡(降⽔量少)⾼。
李富春
读图技巧
1、以基带确定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麓的⾃然带,如果最底层⾃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以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带谱的复杂程度受⼭体所在纬度、⼭体海拔和相对⾼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相对⾼度越⼤的⼭体,垂直带谱越复杂。如下图:
3、以同类⾃然带的分布⾼度判断纬度
同类⾃然带在低纬的⼭地分布海拔较⾼,在⾼纬的⼭地分布海拔较低。
同类⾃然带在低纬的⼭地分布海拔较⾼,在⾼纬的⼭地分布海拔较低。
4、以阴阳坡⾃然带的差异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体,因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于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然带的数⽬多于北坡,或基带⾃然带的分布⾼度⾼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
5、根据雪线的⾼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地迎风坡降⽔丰富,冰雪量⼤,融化慢,因⽽雪线低;⼭地背风坡降⽔少,冰雪量⼩,融化快,因此雪线⾼)
百姓健康舞6、根据不同⼭坡⾃然带海拔分布判断⼭坡坡向
①东西⾛向的⼭——⾃然带分布海拔⾼的为阳坡,⾃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
②南北⾛向的⼭——⾃然带分布海拔⾼的为背风坡,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迎风坡降⽔多,但⽓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量⽐迎风坡少,但⽓温偏⾼。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量和⽓温⼤体相同的地⽅,同⼀⾃然带背风坡分布海拔要⽐迎风坡⾼)。如下图所⽰: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总结
出错的原因:
(1)不能根据地图判断⼭地所处基带的⾃然带;
(2)对影响雪线⾼低的因素考虑不全⾯。
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有关垂直⾃然带分布的相关知识:
(1)基带:基带是指与⽔平⾃然带相⼀致的⼭麓⾃然带,称为垂直⾃然带基带,也就是垂直带下部的起始带。即⼭地⾃然带的基带应该和其所在⽔平位置具有的⾃然带类型相⼀致。⼀般来说,⼭地所处纬度愈低、⽓候愈湿润、相对⾼度愈⼤,垂直⾃然带表现愈完整。⼭地垂直⾃然带具有所在地⼤⽓候类型的特征。例如,⾚道处⼭地从⼭麓到⼭顶⾃然带都具有全年季节变化不明显的特征,珠穆朗玛峰和长⽩⼭⾃然带则具有季风⽓候特⾊。
(2)⾃然带的排列规律:从⼭麓到⼭顶的⾃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但由于⼭地坡向不同、⽔热条件不同,同⼀⾃然带在阳坡的分布⾼度⼀般⽐阴坡⾼。⼀般来说,湿润⽓候区⼭地垂直⾃然带的
分异主要以热量条件为基础;⽽⼲旱、半⼲旱⽓候区,⼭地垂直⾃然带的分异与热量和湿润状况都有密切关系,⽔分条件的作⽤相对较⼤。
(3)⾃然带的数量:相对⾼度愈⼤,纬度位置愈低的⼭地,⾃然带就愈复杂,数量愈多。对同⼀⼭体⽽⾔,由于坡向带来的条件的变化,⾃然带数⽬也有变化。以喜马拉雅⼭为例,其南坡纬度偏低,是阳坡和夏季风的迎风坡,热量和降⽔条件都⽐北坡好,因此⾃然带数⽬⽐北坡多。⽽我国的天⼭,由于其位于⼲旱、半⼲旱地区,受⽔分条件的影响⽐较⼤,其北坡由于受北冰洋和⼤西洋的⽔汽影响,相对湿润,⾃然带数⽬⽐南坡多。
以下
给出了18座
⼭脉的垂直⾃然带谱
速速收藏哦!
国内
天⼭博格达峰
广州市蓝天中学祁连⼭
长⽩⼭
太⾏⼭
太⾏⼭
经络诊断仪秦岭及其附近
贺兰⼭
HOPA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2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62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布   海拔   垂直   纬度   判断   基带   规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