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湖北南漳  霍效菊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组合。并体现以下特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使教育机会均等的思想真正得以实现。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探究性实验,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
3.优化教学过程:通过计算机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会、学活、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对象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在前期的学习中对二氧化碳气体有所接触,但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未必有科学的认识。由于在氧气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教材中关于二氧化碳的基础知识,学生大都能通过预习来掌握。然而多年来的接受式学习,使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较为缺乏,看问题多停留于表面,缺乏深思的习惯。例如:当看到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中,石蕊溶液变红,他们就会得出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错误结论。因而可采用“启发引导”“实验探究”的教学使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习惯。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是继氧气之后的又一重要气体。该气体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教材以讨论的形式提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或干涸的深井之前,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另外本课题还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如温室效应等内容;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策略
本节课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出发(死谷之谜)引入课题,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提出一些大胆的猜测,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究:(1)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2)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现象;(3)向紫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究竟是什么物质使紫石蕊溶液变红?从而引发学生的再次探究;(4)可乐中的气体是什么?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可乐中的气体是CO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学会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播放视频实验不仅能对CO2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修正自己做实
验时的不规范操作,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播放视频文件)“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及其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另外教学过程中还贯穿了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课题3二氧化碳》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
2)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 通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盾构机过站(1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浸过石蕊溶液的小花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1CO2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  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及药品
计算机及课件 、实物投影仪、
仪器:广口瓶、长颈漏斗、导管、集气瓶(两个)、装有高低蜡烛的烧杯、烧杯、小型喷雾器、镊子、塑料瓶、石蕊染成紫的小花、酒精灯等。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稀醋酸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
(播放视频:“死谷之谜”):
在爪哇的毒谷和靠近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的地方,有一个奇怪的峡谷,当人领着狗从这经过时,狗倒下了,而人却安然无恙,但当人弯下腰去救自己的狗时,人也头晕了。如果人在峡谷中躺下休息,就会不知不觉的死去,人们称这些峡谷为“死谷 ”。 
在西德的威斯特法伦州,也有一个奇怪的沼泽,人在那儿走动没关系,但当鸟儿跳到地面去啄食时,却会很快死去,这又是为什么呢?
长期以来,“死谷”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我们学完 CO2的性质以后就会揭开死谷的奥谜。
二、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归纳性质
【实验】分组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是否集满。观察其颜、状态
质疑:通过实验和已有的知识推测CO2的性质有哪些?
【实验探究一】向装有两只高矮不同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课件展示):
现象
分析
【实验探究二】向一个盛有 CO2的透明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
(课件展示):
现象
分析
设疑:从以上实验可以得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课件展示)1 CO2的物理性质
CO2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引导讲解: CO2也有三态的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固体 CO2也叫“干冰”,易升华。
设疑:CO2化学性质有哪些?
1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讨论: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窑或干涸的深井时,如何检验这些场所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引导小结:必须做灯火实验
2致富经2011)CO2不能供给呼吸
阅读教材P117——118
质疑: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向紫石蕊溶液中通入CO2会有什么现象?(溶液变红)
当代教育科学(播放视频):石蕊自述
质疑:究竟什么物质使紫石蕊溶液变红?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出以下三种猜想和假设:
1 水能使石蕊变红。
2 CO2使石蕊变红
H2OCO2共同作用使石蕊变红
设疑:如何验证这些假设呢?
实验探究三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变化。然后将第四朵小花取出小心加热,观察现象。
(课件展示):
现象
分析
引导讲解:我们知道酸能使紫的石蕊变红,所以通过第四朵湿润的小花在二氧化碳中变红,可以推断出是CO2H2O作用生成碳酸的缘故;将变红的小花从瓶中取出,在酒精灯上烘烤,可看到小花又变紫是碳酸不稳定,加热分解成H2OCO2的缘故
  3(课件展示)CO2H2O反应
CO2+H2O=H2CO3碳酸能使紫石蕊溶液变红)
H2CO3=CO2+H2O(碳酸不稳定)
提问:“二氧化碳还有哪些性质?”
实验探究四展示一瓶可乐,提出问题:可乐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气体?怎样证实气体就是CO2?你能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按照方案,将CO2导出,并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
(常用这一反应来检验二氧化碳)
总结:2CO2的化学性质
播放视频实验)
这一节课开始时,我们听了“死谷之谜”的故事,谁来揭开“死谷之谜”
(播放“死谷之谜”的flash的动画揭谜
配重铁
练习:教材  P119—120 3457
过渡:我们知道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根据CO2的性质说出它的用途有哪些?
三、(课件展示) CO2用途
a、灭火; (原因?)
b、干冰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
c化工产品的原料
d、光合作用的原料
e、气体肥料
四、(播放视频)“温室效应”的产生、危害及防止措拖。
巩固(多媒体显示)
1、鉴别CO2O2、空气三瓶气体时,最简便且可行的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B、分别加入石灰水并振荡  C、分别滴入紫石蕊试液  D、分别加入水并振荡
2CO2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
A、密度比空气大  B、可以溶解在水里
C、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
DCO2分子可以与紫石蕊直接反应
3、有关CO2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于水,有毒,水溶液使紫石蕊溶液变红
铁氧化物B、难溶于水,比空气重,无毒
C 能溶于水,比空气重,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D、因为它有毒,所以不能供呼吸
4、除去H2中混有的CO2,最好的方法是
A、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
B、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D、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木炭层
五.反思总结,纳入知识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启示?(展示本课的主要内容)CO性质和用途如何?有关CO知识的学习,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
作业:名师学案P60第一课时CO2
附:板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
                    、态、味
        物理性质  密度
            溶解性
      性质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化学性质  不能供给呼吸
                                      CO2+H2O==H2CO
CO2                CO2+Ca(OH)2==CaCO3+H2O
为人民服务是纪念谁写的
                  (常用此反应来检验CO2
 
用途及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倾听思考
学生分组实验,共同合作
发言,交流
实验观察描述
记录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讨论、交流
产生疑问,猜想、假设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排除不正确的猜想,得出正确结论。
 
理解,记录
设计实验、交流评价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练习书写方程式
观看记忆并修正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加深理解
观看课件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制造悬念,把学生引入 CO2的世界,从而引出课题 CO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及实验的能力
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推理、判断、得出结论。目的是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达到加深和会书写化学方程试的目的。
让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不仅前后呼应,而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明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引导学生寻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和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责任心,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和人类的生存发展意识。
扩展思维,增强探究欲,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2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1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实验   石蕊   探究   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