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首次年会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收获与突破
东方热线首页铸造论坛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会议综述
来自:文学研究所 作者:刘双琴 更新时间:2012-01-08
杨诗丽
2011年11月11日至14日,由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广州大学中文系、江西省社科院宋代文学重点学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文学地理学暨宋代文学地理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南昌隆重举行。出席这次盛会的正式代表共有70余人,分别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北、山东、陕西、重庆、广东、安徽、甘肃、广西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既有名满天下的资深专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学者,他们从事的研究领域既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等。正是“文学地理学”这个饶有趣味的话题,将不同地域、不同专业的学者们联系到一起,对这个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进行热烈、坦诚,甚至针锋相对的讨论。在不同观点的争鸣中,在不同学科的碰撞中,文学地理学逐渐变得清晰。这是全国首届关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深远的意义。
英格兰申办世界杯
会议讨论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一是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和体系建设问题,二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问题,三是文学地理学的实证研究问题,四是文学地理学的应用研究问题。
一、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和体系建设
继近代刘师培、王国维和汪辟疆等人对文学地理学的相关论述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学地理学再次引起学界的重视。凭着自身的理论活力和学科渗透力,文学地理学研究在国内学术界不断升温,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一方面,一批学者加入文学地理学理论建构队伍,另一方面,大量实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这些都为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作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渐兴起的新学科,中国文学地理学还远没有完成学术体系的建构。我们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文学地理学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是其理论建构问题。这是本次会议的重头戏。曾大兴、李仲凡、徐玉如等先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并形成不同的观点与看法。
针对会议主题,本次会议的发起人之一、广州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大兴先生,对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一系列建议。曾教授《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
文学地理学科》一文,在总结文学地理学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明确了文学地理学的任务与目标,阐述了文学地理学的意义,并提出建设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
在曾教授看来,从文学地理学的发展历史来说,自《诗经》时代到明清,古人在考察文学现象的时候,从来不乏地理的眼光;真正开始具有文学地理学的某些学科意识的人,是近代的刘师培、王国维和汪辟疆等人,但遗憾的是他们浅尝辄止,因而文学地理学没能发展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被人们重新拾起,并逐渐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文学地理学实证研究有了巨大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曾教授指出,文学地理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一、文学要素(文学创作主体、文学作品主体和文学接受主体)的地理分布、组合与变迁;二、文学要素及其整体形态的地域特性与地域差异;三、文学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曾教授提出文学地理学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文学家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考察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气质、心理、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价值观念、审美倾向、艺术感知、文学选择等等构成的影响,以及通过文学家这个中介,对文学作品的体裁、形式、语言、主题、题材、人物、原型、意象、景观等等构成的影响;还要
考察文学家(以及由文学家所组成的文学家族、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中心等等)所完成的文学积累,所形成的文学传统,所营造的文学风气等等,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所构成的影响。曾教授还认为,文学地理学是一门地地道道由中国学者倡导建立的学科,是“中国创造”,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表现在:一、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文学的地域性;二、在传统以时间维度为主的文学研究格局下,强调空间维度,完善文学的学科建设;三、恢复文学对于自然的记忆,重建文学和自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曾教授进一步提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建立一门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科。曾教授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起,就致力于文学地理学研究,并出版论著《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在实证研究及长期积累的基础上,曾教授的理论思考尤其显示出其价值。
对曾教授将文学地理学建成为二级学科的倡导与提议,陕西理工学院李仲凡先生予以了热烈回应。其《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的可能性》一文认为:第一、中国文学批评家很早就已经注意到文学与地域之间的关系,最近一二十年,地域文学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把地域文学作为中文二级学科的条件已经具备。第二、从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体系来看,地域文学有成为二级学科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与纵向时间轴相对应的横向空间轴的重要性目前尚未在既有的学科体系中得到充
分的体现,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与文学史相对应的地域文学学科,来强化地域空间维度在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把地域文学设为二级学科,与“中国语言文学”既有二级学科的划分标准并不矛盾。地域文学作为二级学科也具有进入专业目录的可能性。第三、地域文学成为二级学科,不但可以提升地域文学的地位,改变既有的文学研究格局,还会丰富中文学科的内涵,推动中文一级学科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地域文学不应该把研究的焦点仅仅局限在地域性上,而应该把重心放在对文学研究空间维度的开拓上。李仲凡先生所提出的地域文学,与曾教授所倡导的文学地理学在内涵上具有一致性。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青先生对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也表示认同,并提出关于文学地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建议,认为要成为一个学科,一定要有几个要素:一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二是扎实的基础理论,三是科学的方法论。关于研究对象,除了作家跟作品外,还需要设置一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研究对象,以便跟古代文学、人文地理学等其它学科区别开来。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基础,要解决一些问题,如地理环境是否直接对作家或作品发生影响,地理环境因素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对作家的影响有多大,仍值得思考。关于方法论,王教授认为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对一个地域的人与其它地域进行区别,使之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而非仅仅是印象式的判断。
关于地域文学的界定问题,往往与地域的划分标准、作家的籍贯、流向及其作品内容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其复杂性,成为与会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武汉大学王兆鹏先生、安徽省社科院钱念孙先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郑苏淮先生、广州大学刘庆华女士、临沂大学徐玉如先生等都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与思考。其中徐玉如《也论地域文学史学的架构基础和范畴界定》一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文提出,地域文学史编写的重要衡量尺度,应是这一地域共同的文化结构形态和地域文化特性的趋同,即以文化区域而非行政区域划分;地域文学具有地域性和超地域性的特点,具有继承性、延续性的功用价值,因而地域文学史的作者应当包括描写本地域文学的外籍作家和本籍作家及其作品在内;地域文学史的编写要坚持文学本位和作家本位的统一,判定是否属于地域文学要看文学作品的内容是否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即要坚持文学本位的观点,同时,即使某个作家后来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即使其创作不反映或较少反映本乡本土的风土人情和具有本地特的人和事,也不宜把他排除在地域文学作者范畴之外,即要坚持作家本位的观点。
针对文学地理学研究中的作家籍贯问题,曾大兴教授特别强调:文学地理学所讲的文学家籍贯,是指其本籍,即出生成长之地,不是指其客籍,也不是指其祖籍,更不是指其郡望;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表现为“静态分布”和“动态分布”两种状态,出生成长之地对一个文
学家的影响大过他的迁徙流动之地,即文学家的“静态分布”的意义,要大过其“动态分布”。
会议中,也有部分学者对文学地理学的建立产生困惑和疑问。江西省社科院彭民权认为,作为一个还处于草创期的理论与研究路向,目前的文学地理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资源亟需梳理、实践操作难度较大等。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黄南南教授则指出,文学地理学的提出,虽然带来了研究视角的变化,但还没有深化,要将文学地理学建立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尚任重而道远。
理论体系的不尽完善,实证研究的不尽充分,必然带来对文学地理学学科建立的困惑和疑问。正因为如此,文学地理学存在着极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也正因为如此,文学地理学的建立,还需要成千上万的学者为之努力。
二、关于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
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文学地理学的研究途径与方法也是会议讨论的热点之一。社会发展的规律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许怀林先生着重对宋代文学地理的研究方法与途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第一、考察宋代文化与文学地理必定要全方位了解宋代经济状况、书院教育、科举
考试,以及当时国家大局、社会政治、学术思潮等多方面的变化,揭示各种文化现象、地域差别产生的原因;第二、比较分析要尽量把时段缩短,将地域缩小,要深入细化,力求切实,避免宽泛不周密;第三、在比较文化地理、文学地理之差异中,要超越文学一隅之界限,把握研究对象的各个侧面,进行综合性考察。
对于许教授所强调的“综合性考察”,复旦大学教授蒋凡先生也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指出:第一、文学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有交叉性的边缘学科,需要多学科融会。除了文学、地理学外,它还广泛涉及到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人口学、人类学、民族学、方志学、民俗学、神话学、宗教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因此研究者应该开拓自己的眼光和研究视野。第二、要注重时、空相互对立、转换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要在纵向的历史流变与横向的空间地域生态发展变化中进行文学地理的研究。第三、要关注挑战与迎战的文明观念对地域文化(文学)生命活力的影响。第四、在地域文明舞台中,应特别关注土生土长的本地原生态文化与外来文化或移民文化的矛盾冲突、交流碰撞与重新融合的新发展和新趋势。第五、要注意小地域(小环境)与大地域(大环境)、地方个性文化与国家民族共性文化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的地域文化最终与大环境的母体文化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地方文化最后必然服从並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总体发展规律与大方向。
第六、要在全球性现代化的视野中进行地域文化研究,要具有超越小我具体环境域限的文化眼光,去作富于大我精神的“世界大同”的深邃文化思考。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4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0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文学   地理学   地域   研究   学科   文化   具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