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形象的重构与晚清古文的新变--黎庶昌《西洋杂志》“舆地之学”的文学书写

西洋形象的重构与晚清古文的新变--黎庶昌《西洋杂志》“舆地之学”的文学书写
吴微
【摘 要】黎庶昌《西洋杂志》以其生动有趣的西洋风土人情,输入西洋人文地理知识,更新了晚清“舆地之学”的知识谱系,还原了文明、富裕的鲜活西洋形象。“真实”“生动”的《西洋杂志》,不仅表现了古文新变,而且使全新的西洋形象得以定格和传播,成功解构了明清以来国人意识深处的“夷狄”形象,颠覆了传统思想观念,因而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史写作之意义。%LI Shu-chang’s Western Magazine, with vivid and interesting description of western customs, imported western geo-graphic knowledge, innovated the knowledge pedigree of geograph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brought civilized and colorful western images to life.Western Magazine with its truthfulness and vividness reflected the change of classical Chinese, spread new western images and deconstructed foreign images in the innermost world of Chinese people 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t is significant in the writing of thought history .
【期刊名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大胡子小
【年(卷),期】2015(000)006
【总页数】5页(P1-5)
伤怀之美阅读答案
【关键词】黎庶昌;《西洋杂志》;舆地之学;古文
【作 者】吴微
【作者单位】仿真>陈乃珊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 241000
【正文语种】中 文保罗科埃略
【中图分类】I207.6
“曾门四弟子”中,黎庶昌显得较为特别,这不仅因为他“外甚朴讷,不事矜饰”(《黎庶昌请留江苏候补片》)[1], 三度出使西洋、东洋,却沉抑下僚,郁不得志,命运多舛;更在于其“人奇遇奇,故文特有奇气”(罗文彬《跋》)[2]。黎庶昌著述逾十种,就文学创作而言,《拙尊园丛稿》六卷和《西洋杂志》最为人所称道。同门吴汝纶在读毕其惠寄的《拙尊园丛稿》后去信赞曰:“今得全集,则佳篇至多,其体势博大,动中自然,在曾门中,已能自
树一帜,非廉卿所能掩蔽。某尤服余编内外,以为尊著极盛之诣,非他家所有。”(《答黎莼斋》)[3]吴汝纶所称誉的“余编”诸篇,大半乃“涉洋事与人者”,其文其道风貌迥异于它卷。很遗憾,黎氏未将《西洋杂志》付诸共赏。否则,其生动有趣的西洋风土人情,让熟谙西学的吴汝纶“奇文共欣赏”,必定“老眼无花”,拍案叫绝了。
能够作为清朝第一批出使西洋的外交官,黎庶昌得力于郭嵩焘的知人之明;当然,这与曾国藩生前的褒扬和推许不无关系。光绪二年(1876),黎庶昌以参赞身份随郭嵩焘出使英法,后再任驻德国、西班牙国参赞,又游历了比利时、瑞士、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诸国。对西欧社会的政治文化、风土民情有着细致而深入的观察,《西洋杂志》[4]就是其西欧六年的部分记述。全书共八卷,其中卷一至卷六为“杂记”,共七十六篇。主要介绍欧洲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等内容。卷七为“游记”,共七篇。是其游览德、法、比利时、瑞士等国的记游。卷八为“书信与地理考略”,共七篇。收录了黎庶昌在使欧期间寄给李勉林、沈葆桢、曾纪泽三人的尺牍五封,以及关于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地理考略两篇。综览全书,十四万多字,以写实为主,叙述文字简明平实,陈言务去。勾勒物态人情准确传神,风度温润。一反晚清时尚的慷慨激昂、议论风生,也不同于郭嵩焘、薛福成的从大处立言,而代之以从容淡定的亲见、亲闻、亲感。由于实录可信,西洋风土人情又
藉由人文地理知识的叙述呈现出来,因此,《西洋杂志》给晚清国人书写了一种全新的西洋异域形象。
当然,作为晚清士大夫阶层的黎庶昌,长期浸润于孔孟之道、经史百家,其审视异域的文化眼光和文化想像不可能不受本土文化的制约,其观察西洋的聚焦虽然属于黎庶昌个体行为,但很大程度上投射了晚清士大夫(主要是精英阶层)的探求目光,思之所思,急之所急;无疑,也传递了本土集体意识的深层心理渴望。因此,《西洋杂志》的文学书写,并非“杂”乱无章,而是点面结合,“杂”而不乱。研读其书,借助比较文化形象学研究中的“关键词”方法,分析、梳理《西洋杂志》的关键词,藉此可以更好地把握黎庶昌输入西洋人文地理知识、更新晚清知识谱系的“手眼”,并由此而明了晚清桐城古文之新变。
根据笔者的分析统计,《西洋杂志》的关键词就宏观层面而言,有十六个之多:社交礼仪、君主生活、官员进退、议院与议政、军事、运河(航运)、奖学、机械制造、教育、街景、艺术、游乐、宗教、钱币、天文与地理、巴黎博览会等。就微观层面而言,则约有七十余个。如“游乐”类,有“戏曲”、“灯会”、“轻气球”、“赛船”、“赛马”、“斗牛”、“溜冰”、“马戏”、“赌博”、“诗人百年纪念会”等十余个。限于篇幅,本文拟从宏观着眼,解读若干“关键词”,窥其一隅,寻绎其文学书写。
1.礼仪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尤其是以“天朝”自居的清朝,更是视“蕞尔夷邦”为蛮夷无道、缺乏礼乐教化之处,因此必须“严夷夏之大防”。只是在西洋船坚炮利的逼迫下,“在长时间的躲闪、推宕、敷衍、争执之后,清帝国当局终于无可奈何地同意,各国公使可以‘觐见’皇帝而不行跪拜礼。”[5]也终于无可奈何地同意派出郭嵩焘作为清朝首任使节出使西洋。因此,西洋诸国是否为文明开化之邦,成为黎庶昌这些使臣们“睁眼看世界”的首要之聚焦点。《西洋杂志》开卷书写“曾侯呈国书”、“英君主接见各国公使”,其文字“言说”之底蕴即在如此。有马车队迎驾,有礼兵列队宫门外候驾,有“奏乐迎宾”;而总统则“立待”接见,并“免冠鞠躬”还礼。总统答词还特意表白“贵使臣之父曾国藩,本总统亦素所钦佩”。既温情脉脉,又凸显教养深厚。显然,曾侯呈递国书是在极有尊严、极合礼仪的仪式中完成的。其他诸如“英君主接见各国公使”等也都温文尔雅、礼节周到。外交礼仪如此,社交礼仪也同样文明。“茶会”、“舞会”、“宴会”,乃著者“散点透视”所在。茶会有请帖约请,公使茶会亦可兼请国王、王后与王太子。宴会座次尊卑有序,“上坐每多让客妇之尊者”。著者特意详记了其亲自教授德国王后冲泡绿茶的一件趣事,反映了西洋君臣之间并非壁垒森严,而是彬彬有礼,社交礼仪崇尚尊重与平等。绝少评论的黎氏,终于忍不住在西班牙国王宴会后叹曰:“今日之宴,岂《诗》所谓‘嘉肴脾臄’,‘善戏谑兮’者欤”?对于舞会,作者则更以细致的笔墨作了介绍:
跳舞者,其源起于男女相配合。西洋之俗,男女婚嫁,虽亦有父母之命,而其许嫁许娶,则须出于本人之所自择……宫廷举行者,只三两次。官绅殷富家为最多。女服极其艳丽,或袒露胸背,男亦衣履整洁。其法于入门时授以格纸,人各一片,双叠之长可三四寸,如小书形,上系丝绳,缀铅笔于其端。凡男子欲跳舞者,先于熟识之妇女,一一请其可否。若人许之,则记起姓名次序。若无素识者,主人或为之进引。依次而舞,多者至一二十次。每次毕,相与点头为礼而退,皆有音乐节奏之。[4]35-36
男女婚嫁,出于自择;男女交往,更非授受不亲;虽然袒露胸背,却优雅有礼。 然而,“男女授受不亲”在中土尤为国人所“严防死守”。因而,舞会这一极具西方文化彩的事物,使出使西洋的晚清外交官的目光无一例外地为其吸引,在其日记、游记、笔录中都有类似记录。或笔底生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或好奇不屑,以为可骇可怕之极。如1890年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的驻英参赞黄遵宪在观看了一场高规格的伦敦交谊舞会后,以七言古风记录了其舞会胜景:
褰裳携手双双至,仙之人兮纷如麻。绣衣曳地过七尺,白羽覆髻腾三叉。襜褕乍解双臂袒,旁缀缨络中宝珈。细腰亭亭媚杨柳,窄靴簇簇团莲华。[6]
比较而言,黄遵宪诗句文字铺张,意态直露。而前述黎庶昌男女交往的“礼仪”文字书写却是温和、简淡的,是纯粹的客观纪实,但其所择取的典型情节却深意具焉,能够使国人的诸多疑惑,在客观的叙述中涣然冰释。就文法而言,这显然是“不妄加毁誉于人”的“桐城笔法”,乃不言之言;即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作为晚清桐城古文大家,黎庶昌的文学书写看似平淡客观,其实文字功力相当深厚,取舍相当老道。因而,由此厚积薄发所形成的文化冲击更具震撼力。
热敏油墨2.街景 最能象征一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融的莫过于其街景。晚清士大夫深谙此道。郭嵩焘《使西纪程》就有其首见伦敦都市夜景而叹为观止的记述文字,也是其获谴罪证之一。黎庶昌则避开空发议论,从地理知识入手,详实描述了巴黎香榭丽舍街的街景:王宫、凯旋门、繁茂树木掩映下的咖啡馆、油画馆、马戏馆,铺设细致平整的路面,入夜“灯火历历在目……又杂以马车往来之灯,如贯珠,如游龙”。在细致的描述后,文末“以论者推为地球上街道第一,殆非诬也”[4]102,轻轻作结。在细述了巴黎下水道之宏大精巧后又带出一笔:“伦敦城内之地底火轮车,与巴黎之水沟,可称两绝”[4]103-104。而在卷七之七篇游记中,更是移步换形地描述了西欧诸国的街道胜景,或蜻蜓点水,或次第叙进,各不相同。如叙瑞士之街景,则选择钟表店、乐器店而“言说”: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5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07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西洋   黎庶   文化   杂志   礼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