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及对策
[提要]政府应急管理作为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是解决危机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在新时期“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本文从政府应急管理在体系、技术与社会团体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应急管理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政府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社会团体力量;国际合作
信息与电脑一、政府应急管理概念界定
(一)概念界定。从灾害深重的20世纪跨入21世纪,应对公共危机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在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每个人都有责任去降低损失,包括公民、政府及其他社会团体。政府作为国家的管理者,在应对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义不容辞,也是最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支力量。
政府应急管理是指政府为了应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应急管理是一个由不同阶段和各种应对措施组成的管理过程,是政府的一种特殊的管理形态,
更是在现在突发性事件下对政府能力的极大考验。
(二)意义分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伴随的体制改革引发的矛盾必不可少,如何处理好各种矛盾,以及可能面对的突发性事件,是对政府能力的严峻考验。从国际上来看,、资源的争夺、跨国性的重大疫情的传播等不时出现。在国内、国际的双重背景下,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从国内来看,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仅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未来各种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上来看,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对于跨国性的重大疫情及时解决以及我国应急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应急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政府应急管理起步较晚加之在某些方面技术水平不足,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不尽完善。下面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技术、社会团体力量、国际合作四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层面。目前,我国的应急管理机制基本上还是以职能部门为基本单位分别展开的,应急管理在本部门、本系统内部基本上可以做到畅通无阻,但是政府应急管理通常不是政府一个部门就能有效完成的,在很多情况下危机的处理都要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甚至整个社会。危机事件越复杂,涉及到的部门越多,协调难度将越大,越需要有一个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而目前,我国尚没有常设性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权责明晰的应急协调机制、上下级政府之间在应对危机时缺乏有效的协调、合作。
此外,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只有将应急管理置于国家宪法和法律保护的保障之下,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其顺利实施。目前,我国应急管理法制化建设仍呈现相对滞后的现象。为应对2003年的非典,国务院迅速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只由卫生系统一家单独处理卫生突发事件、行动迟缓、手段缺乏的弱点,把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都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非典爆发之前,我国尚没有关于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条例,明显地说明了我国在应急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
(二)技术手段及科学研究和人员培训工作正在起步阶段。在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中,还
大量存在着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拍脑袋等情况,各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运筹学等决策技术和方法很少得到使用。关于应急管理所需的案例库和灾害数据的建设也相对不足,为决策服务的智囊团建设也相对滞后,不仅数量少,而且水平不高。由于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同时,由于当前我国在应急管理中暴露出的人员素质不高、制度缺乏保障、信息传递不畅等诸多缺陷使得我国政府和学术界一起开始重视对应急管理的研究,尽管作为一门新学科,政府应急管理才刚刚起步,但是由于形势的发展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应急管理的科学研究与人员培训发展迅速。
(三)社会团体力量及国际合作方面有所进步。从国内的公民参与度包括个人与集体来看,我国的民间组织在近些年蓬勃发展,但是由于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支持,往往起不到预期的作用。除了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这样的老牌组织外,我国的民间组织很少与国际上众多的专业组织和国际志愿者接轨,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配合政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公民个人的参与度而言,公民的危机意识往往比较淡薄,同时自发组织和行动起来防范危机、应对危机以及灾后的恢复和重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对不足。2008年汶川地震,13位唐山农民志愿者出现北川参与抗震救灾,社会各界及组织都纷纷捐款支持工作的开展,充分表现了中国人的凝聚力,说明了我国公民及民间组织的社会参与
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药理学进展从国际上来看,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政府逐渐转变观念,进行改革开放,从被动到主动地开展国际合作,对于迅速、高效地处理突发事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国得到了俄罗斯等许多国家的物质援助、技术合作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对策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如何应对危机、化解危机,是展现一个国家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政府应急管理现状分析,从以下三个层面解决我国政府在应急管理方面的不足:
(一)体系建设层面
首先,国家应通过立法赋予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的职责和权限,使法律精细化。创建有中国特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使应急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也使其协调各种参与危机治理力量的关系更具有可操作性,从而保证应急管理在法制化的轨道上顺利运行。
其次,积极构建全国统一的应急管理部门。政府应根据当前实际和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
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管理机构,使之具有跨部门、统一的应急管理综合协调的权力和职能,主持和处理不同级次的应急管理工作,便于在出现大型危机时的应急联动,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机制,使政府能将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更好地从类别管理、部门管理转向全面整合的应急管理,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全面应对突发事件的联动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应注重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加以完善。一个成功的应急管理机制应是包括科学的信息收集机制、分析决策机制、组织实施机制、反馈调整机制、奖惩评估机制、协调机制、善后机制以及监控机制等。在政府应急管理机制方面中国起步较晚,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管理机制,做好应急管理的预警机制,从而降低风险。同时,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2004感动中国颁奖词
(二)技术建设层面,注重技术开发与科普知识的宣传。我国应加强政府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为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参加,并有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因此,有必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集合应急管理相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联
合研讨与交流,凝聚共识,加快我国应急管理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同时,提高政府应急管理人员素质与增强民众防灾减灾意识,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做好科普工作:
首先,面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各级官员不仅应该积极应对,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应对。政府应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央和地方的相关应急部门的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同时对一线的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其在危机面前的抗风险能力。
其次,应该加快宣传全社会的防灾减灾知识。实践证明,如果社会公众拥有一定的防灾减灾知识,将有助于提高全社会检测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今后有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快普及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灾害救助能力。
最后,还应建设一批社会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三)社会团体及国际合作层面。民间组织的力量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间社会组织,使其在政府的引导下,由各级应急机构组织紧急响应者、自愿者组织积极
投入救灾之中。这类组织规模不大、功能各异、分布广、机制灵活、反应敏捷,正可弥补政府应对危机抓大放小的不足。汶川抗震救灾中许多志愿者开展的心理辅导、伤员医护、寻受灾者亲人的活动,就使受灾众的危难困苦得到及时的救助和缓解。同时,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法律的形式对危机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做出明确规定,使公民参与制度化、规范化。这有助于树立公民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更有利于实现政府、社会力量对公共事务的共治,降低政府应急治理的成本。
中国导医网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的工作起步早,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所以,有必要加强与发达国家在防灾减灾信息管理、宣传教育和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和国际人道主义等层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以便借鉴国外的经验教训,为我所用。
四、结语
政府应急管理的建设需要各方力量协调发展,不仅要从体系层面重视,尤其是注重制度的完善,同时还要着重于技术层面的开发,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应急管理的技术应对能力。此外,应充分重视和引导并发挥民间团体及公民的力量,使社会在危机面前更加团结。只
桦南孕妇猎艳杀人案
有全方位地对应急管理的重视,方能早日健全我国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从而为解决危机事件做好充足的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1]米切尔·k林德尔著.王宏伟译.应急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陈安,马建华.现代应急管理应用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10.
[3]郑克强.政府应急管理与公共服务案例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2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804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应急   管理   政府   社会   危机   应对   机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