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2004-06-07

第8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004-06-07
  一、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它有何特点?分为哪些类型?
  所谓问题,就是个体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此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一地烟灰  问题解决是指由问题引发,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认知策略去解决疑难的过程。如果说某种情境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存在障碍构成问题,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扫除障碍,从而将初始状态转换为目标状态的过程。
  问题解决有以下三个特点:
  1.问题情境性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问题情境引起的。所谓问题情境,是指用过去的手段和方法不能达到目标时令人感到不安的那种情形或状况,或者说问题情境是个体面临的刺激模式与其已有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
  2.目标指向性
  问题解决的过程是问题解决者克服障碍,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出发,经过中间状态,以实现目标状态的过程。
  3.认知操作性
  问题解决必须有认知成分的参与,依赖于一系列的心理运算即认知操作,需要运用高级规则,进行信息的重组,而不是已有知识、经验简单的再现。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需要选择和运用一系列的算子克服障碍。
  问题解决有两种类型:常规性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前者解决的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只需使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后者解决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是通过发展原有方法,形成新思路和步骤实现的。
腐蚀疲劳  二、简述桑代克的关于问题解决的基本观点。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通过猫走出谜笼的实验,提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尝试——错误说。这
一学说认为,问题解决是刺激情景与反应形成适当联结的过程,而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步形成的。问题解决过程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盲目操作,不断地尝试错误,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即形成刺激情景与反应的联结,然后再不断重复巩固这种联结,直到最终问题解决。
  尝试——错误说是从动物实验得来的,但对于人类的问题解决来说,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事实上,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都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而获得的。当科学家面对新的问题时,在强烈的创新动机的支配下,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各种试探,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必然要发生很多错误,但最终都能够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13年卷布机事件
  三、简述苛勒的关于问题解决的基本观点。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根据黑猩猩摘取香蕉的实验,提出了顿悟说。顿悟说认为问题解决要求看出问题情境中的各种关系,而对这种关系的理解是突然产生的,是一个领悟的过程。问题解决是由于突然对问题情境中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有了理解和顿悟而实现的。
  顿悟说也是由动物实验得来,但对于解释人类问题解决仍具有合理性。面对问题,人们会重组当前的问题情景,改组问题情景的结构,突然领悟问题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创造性问题解决,顿悟是非常关键的。顿悟说与尝试——错误说也不是对立的。人们面对问题,有时候需要尝试错误,也需要顿悟。
  四、简述杜威、约翰逊、奥苏贝尔、格拉斯等人关于问题解决的模式。
  1.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根据自己大量的观察和逻辑分析,认为解决问题一般包括五个步骤:(l)困惑,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即问题解决者在主观上意识到他所面临的问题,产生困惑感。(2)诊断,确定和界说问题,即从问题情境中识别出问题,考虑它和其他问题之间的各种关系,明确问题解决的已知条件、要达到的目标及要填补的问题空间。(3)假设,在分析问题空间的基础上,使问题情境中的命题与其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激活有关的背景观念和先前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形成假设。(4)推断,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进行经验的或实际的检验,推断这些方法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对问题再作明确的阐述,以检验各种假设,并从中选择最佳方案。(5)验证,出经检验证明的解决某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并把这一成功的经验组合到认知结构中,以解决同类的或新的问题。卷积运算
  2.约翰逊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准备、生成和判断三个阶段。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这三个阶段可依次进行,步骤明确,一次成功。但对于解决复杂问题,有时需要反复研究问题,重复生成阶段,多次进行评价和判断。
  3.奥苏贝尔等人的模式。
  奥苏贝尔和鲁宾逊通过研究几何问题解决,提出一个问题解决的模式。这个模式表明,问题解决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1)呈现问题情境命题。(2)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3)填补空隙。(4)检验。这一模式是针对数学问题解决提出的,对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格拉斯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划分为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四个阶段:(1)形成问题的初始表征。在问题解决前,首先把问题空间转换到工作记忆中,在工作记忆中对问题的条件、对象、目标进行编码,建立问题表征。(2)制定问题解决计划。对问题建立表征之后,就需要从长时记忆中搜索出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搜索出问题解决的方法。(3)重构问题表征。如果第一阶段建构的问题表征对执行计划是不充分的,就必须重构问题表征。重构问题表征与建立初始问题表征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有时需要摒弃初始问题表征,
而构建新的问题表征。(4)执行计划和检验结果。执行计划就是把问题解决计划实施到实际中去,检验结果就是对执行计划的结果进行评价和检验。
  五、简述问题解决过程的信息加工观点。
  许多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强调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1.问题表征
  问题解决者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问题空间就是人对问题的内部表征,它包含三种状态,即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初始状态是指问题被认识时,问题解决者所处的情境;目标状态是指问题解决者所要寻求的最终结果。问题解决的任务就在于要出一种能把初始状态转变为目标状态的操作序列,这些操作序列即中间状态。 
  2.选择操作
喻嘉言
  操作就是问题解决者把一种问题状态转变为另一种问题状态的认知活动,也叫算子。有些算子可随问题空间的形成而获得,有些则需进行选择。当问题空间较小时,正确的算子易于选择;而当问题空间较大时,则难于选择正确的算子,需应用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进行。所谓问题解决策略,就是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方案、计划或办法,它决定着问题解决的具体步骤。选择操作与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密不可分,问题解决总是由一定策略来引导搜索的,因此可以将选择操作阶段同时看作是确定问题解决策略阶段。
  问题解决策略主要有两类:算法策略和启发式策略。所谓算法策略是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如果一个问题有算法,那么只要按照其规则进行操作,就能得到问题的解。
  所谓启发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办法不能保证完全成功,因为有关信息和知识的启发可能是不真实的。但它省时省力,简便易行,所以成为人们常用的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解决的启发式策略多种多样,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从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距出发,首先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总目标分成若干子目标;然后以问题的当前状态为起点,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或方法来逐步实现这一系列的子目标,以最终达到总目标。可以说,手段——目的分析是一种有明确方向、通过设置子目标来逐步缩小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差距的策略。所谓目标递归策略,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初始状态递归。例如人们查看地图来确定达到目的地的交通路线常运用目标递归策略,查一条从目的地退回到出发点的路线。在工程设计、制定各种计划时,也都经常是从目的出发来工作的。一般而言,如果从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途径有多种,则手段——目的分析策略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如果从起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只有少数几条途径,则适宜采用目标递归策略。
  3.实施操作
  问题解决者实际运用算子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或当前的状态,使之逐步接近并到达目标状态。这个阶段也叫执行策略阶段。一般地,简单的问题只需少量操作,选定的策略能顺利实施;而复杂的问题则需要一系列操作才能完成,有时甚至选定的策略也无法实施。
  4.评价当前状态
  问题解决者对算子和策略是否合适、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状态、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等作出评价。如当前状态被评价为目标状态,则问题得到解决,否则需进一步选择算子和改变策略,甚至需重新表征问题空间。
  当然,这几个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可能从后一阶段返回到前一阶段。
  六、简述瓦拉斯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
  英国心理学家瓦拉斯提出了关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又称“创造性思维四阶段论”,即准备阶段、孕育阶段、明朗阶段、验证阶段。
  1.准备阶段。问题解决者在明确创造目的及问题特征的基础上,积累有关的知识经验,研究有关的信息资料,掌握必要的创造技能。创造活动中的准备,分一般性的基础准备和为了某一特定目的的准备。为了发展创造性思维,准备工作不能只局限于狭窄的专门领域,而应当有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2.孕育阶段。在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问题解决者要对问题和资料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思路受阻,可将问题暂时搁置而去从事其他活动。从表面上看,问题被搁置了,但实际上对问题的思考仍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由于它是在摆脱了长时间的精神紧张之后经验的再加工,因此有可能在从事其他活动时受到启发,使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这段时间有可能是短暂的,也有可能是漫长的,有时甚至要持续好几年。
  3.明朗阶段。问题解决者在历经对问题的周密的长时间的思考之后,无意中受到偶然事件的触发而使新思想、新观念、新表象得以突然产生,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迎刃而解,表现为灵感、直觉和顿悟。灵感的产生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不能有意识地控制,它有时产生在其他活动中,有时甚至产生在睡梦中。但直觉或顿悟的经验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时也可能是错误的。
  4.验证阶段。对明朗阶段提出的新思想、新观念进行验证、补充和修正,使之趋于完善。可以采取逻辑推理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实验或活动求得事实上的结果。此时,不仅需要运用已有的信息,而且也需获得新的信息。应该说明的是,这一模式虽仅是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粗略描述,但却是一种公认的问题解决的理论。
  七、简述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倾向于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8:46: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92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问题   解决   状态   目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