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解说《六月,我们看海去》

教参解说
六月,我们看海去
于1983年首发在《中国青年报》上的《六月,我们看海去》,作为诗人潘洗尘的“少作”,充满了属于十九岁的“青春气息”,刊发不久即在大学校园里广泛传诵。全诗彩明快、节奏跳跃、音韵感强,“我们”的活力、“海”的宏阔、“远方”的魅力与理想的彼岸性质,成为一代青年学子的浪漫想象和青春颂歌,与被缅怀为“理想主义”的八十年代获得相似的脉搏。
搜狐数码“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这一出发的召唤同为首尾句,开闭了一段时空,一代青年体的青春活力、探索热情、对大海的憧憬和对自身的信心,都骤然洒落在读者面前。以第14行的“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为界,诗歌前半部分偏重大学生现实生活空间的展现,后半部分则侧重青年“大志随风起”的快意梦想。诗歌从“我们今天已不再属于儿童属于单纯属于幻想”的宣告下笔,吹响了青春意识苏醒的号角,一种准备好出门远行的状态。而后落实于校园生活的写实:“我们一五颜六风风火火我们年轻/精力旺盛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像一台机器迂回于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有时对着脏衣服我们也嘻嘻哈哈发泄淡淡的忧伤”——由绵密的叠词连缀起的青春校园,快节奏、有活力,郁郁
蒸蒸、春花烂漫,象牙塔内的我们“风风火火”“欢欢乐乐”“匆匆忙忙”“嘻嘻哈哈”,哪怕是“与知识苦恋”“发泄淡淡的忧伤”也带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不失为“甜蜜的忧愁”。“我们常常登上阳台眺望远方也把六月眺望/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多瑙河》飘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尽管生长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喧响”则是对“憧憬”本身的写照。登高望远,“也把六月眺望”,“远方”由此获得了时间属性,携带未来的含义。隔墙
三星p30笔记本
“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再一次的召唤,让想象“在路上”:“我们要枕着沙滩也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让那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拣拾一颗颗不知是丢失还是扔掉的贝壳我们高高兴兴/再把它们一颗颗串起也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一图景具有远行的骨架与魄力,但因为想象中的远方是一味的光明灿烂而疏离于流浪精神,从而并非一种放逐。这首青春宣言与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主潮享有相似的“青春气象”,所以无需以“亚文化”的面目出现,就在如此广泛无阻的接受中,暗含了引领潮流的野心。诗歌末尾回落到对“我们”的速写:“我们是一东奔西闯狂妄自信的探险家啊/我们总以为生下来就经受过考验经受过风霜/长大了不信神不信鬼甚至不相信我们有太多的幼稚/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纯真、反叛传统、不甘平庸、充满勇
气和对自身力量的确信,这种将未来和远方作为光明许诺的单纯情怀,以隐隐的不谙世事、热烈奔突,完全过滤了悲剧感或沧桑,也由此更亲近浅表的青春经验。这确乎是八十年代的青年像。
作为标题的宾语,“海”成为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它广博、包容、富有力量和激情,尤其对身处内陆的人,更是富有异域彩的召唤。正如“远方”、“六月”等等不仅仅局限于时空含义,“海”在这里也不仅仅隶属于自然风景。这一意象即便不一定宏大到承载土黄文明对蓝海洋文明的向往,也以无瑕的情怀、宏阔的远方情结,成为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表征,并作为80年代的核心意象之一,掀起过以“海”为中心的抒情小传统。这一抒情潮流的意义负载过于固化、沉重,以至于引起“第三代”诗人(诸如韩东《你见过大海》)对这一意象不无刻意的解构。
《六月,我们看海去》饱含的青春情绪,更多地体现在形式的活性。诗人大量使用AABB式的叠词、叠音词,以及诸如“我们我们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的密集重复,在这首并不精短的诗歌中,言语滔滔地操控了一场对复沓修辞的奢侈挥霍。潘洗尘自己将它们称作一种“宣叙调”,即“以众多复沓的短语,缀联成绵长的句型,在回环往复的急骤节奏中,
宣泄着青春的意绪”(陈仲义:《说唱,一种宣叙调性——与潘洗尘谈<六月,我们看海去>》)。类似运用似乎只有朱天心同具青春意绪的《击壤歌》中“凉凉绿绿”“热热挤挤”“迷迷离离”等叠词之别致可与之媲美。同时,标点的省略加快了诗语节奏,也增加了诗句长度,造成既跳跃又绵长的诗语效果。这种被拉长了的跳跃感,在轻快活泼中增加了抒情的调性,使得青春的跃动更加持久、优美。尽管“韵”在现代汉诗的百年演进中渐次失落,而《六月,我们看海去》却韵脚明显、适合吟唱,与谣曲、民歌更具亲缘。韵脚ang韵到底,读来明亮、欢快,使得这曲“青春之歌”自添一种无遮无掩的亮烈。
《六月,我们看海去》有较为质朴、直白的修辞,它并不沿袭朦胧诗意象的繁密堆砌,而是大多以比喻、通感等等,来关联抒情主体的内外宇宙:长发“像《蓝多瑙河》飘飘荡荡”“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让沙滩多情地抚摸我们赤裸的情感”“海天无边的苍茫回映我们心灵的空旷”“串起贝壳也就是串起我们闪光的向往”……这些对喻,使得景物的柔美、奔放、亲和、宏阔与内心的浪漫、热情、赤诚、野心形成映射。这些投射,加固了脚步之远行与精神彼岸之求索的叠映关系,构筑抒情者所渴求的双重“远方”。
说唱(Rap),一种宣叙调性
                ——与潘洗尘谈《六月,我们看海去》
陈仲义(下简称陈):听说八十年代初期,中国校园诗歌,曾经风靡一种青春流行?
潘洗尘(下简称潘):没错。在那个如歌似火的年代,不少初入门槛的大学生都沉浸在一种宣叙调里—以众多复沓的短语,缀联成绵长句型,在回环往复的急骤节奏中,宣泄着青春的意绪,这种新型的咏叹,当时被称为宣叙调性。宣叙高手有伊甸、曹剑、柯平等人。
陈:宣叙调究竟是“土著”,还是“舶来品”?
汽车电子调节器潘:我不清楚它与西方流行音乐的Rap有多少紧密关系,但知道Rap是指说唱,原产自纽约黑人聚居区。它是在机械节奏背景下,以快速诉说一连串押韵的诗句为特征的。它带有“饶舌”和某种“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的风格。其中硬核说唱叙述城市挣扎主题;喜剧说唱风趣幽默;流行说唱干净利落,带着噱头。或许,是谁偶然“捕风捉影”了一下外域的Rap,转而“发酵”成具有当代校园特的咏叹。
潘洗尘的“六月”,在当时(1983年)一发表,就受到广泛欢迎,清新的风陕西公众信息网格和旨趣,十分
吻合校园成长主题。以至于20年后,仍有实力选中学语文教材。
陈:那么“六月”有什么突出之处呢?
潘:这首诗以“看海”为线索,“海”属于80年代一个“公共象征”。海容纳着学子们在复苏之后,走向新生的憧憬和接受惊涛骇浪洗礼的渴望。该诗通过“憧憬一活力一自信一探索”这样四个层面,反映一代学子积极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虽然不乏淡淡的忧伤,但总体上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争取。
该诗宣叙调的典型表现有好几处:
强烈的音乐节奏。多用省略标点的断句,组合长句,在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旋律中,达到急促的火爆效果(如首尾: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大量现成的叠字、叠音词(噼噼啪啪,象声词;絮絮叨叨,轻声字;还有嘻嘻哈哈、高高兴兴、欢欢乐乐、匆匆忙忙、风风火火),大大凸显了诗歌的音韵之美。
巧妙组接。飘荡的“长发”与《蓝的多瑙河》(视觉与听觉)组接,“眺望远方”与眺望“六月”(空间与时间)组接,小雨拍打与外婆叮嘱(触觉与听觉)组接,海天苍茫与心灵空旷
(内、外宇宙)组接。还有拈连(串起贝壳也串起向往)、回环重复(大海呀/大海/离我们遥远/遥远该有多么遥远/很久我们就期待/我们期待了很久),使该诗的音乐性分外丰盈。
全诗全部采用“ang"的脚韵:“方、忘、想、忙、伤、荡、响、旷、往、霜、上”,“ang”韵母发声为后鼻部位,声音洪亮,所以读来满口高亢、铿锵有力。
还有说唱味道。由于采用简短口语,配合快速节奏,故带有某种布鲁斯式的情调,展现说话中的“音符运动”,或歌唱中的讲话效果。
陈:这样一种作品,应该说特别适合现代诗歌教育启蒙吧?
药用植物学论文潘:25年前,我曾称这种以音乐为主要特性的宣叙调为一种稀释型的散文美。不过,只几年功夫,这种宣叙调随着社会转型很快销声匿迹了,大约只幸存“六月”等少数几首,但的确适合中学阶段的人文通识教育。
诗歌的淘汰是十分可怕的,在大体类型化写作中,漫长的时间常常只能选择、凸显同一类型中的一两首作为记录、硕果留下来。“六月”是幸运的,潘洗尘是幸运的。在他为数不多
的创作中,还有一首《饮九月初九的酒》也进入中学教材,实属不易,可见诗人实力不俗。
(选自《新语文学习》2009年第10期。作者:陈仲义)
青春的追忆与见证:六月,我们看海去
可以说,二十多年前,正是我的那首十九岁时的青春呓语《六月,我们看海去》把我带入诗坛的;二十多年后,又是那首现在看起来已愈发地显得幼稚的《六月,我们看海去》把我重又带回了诗坛。
大约是2005年的夏天,我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署名为“梅”的集诗音画于一体的制作得非常漂亮的帖子:“我出生在远离大海的江南小城,孩提时代,《老人与海》《美人鱼》《哪吒闹海》等关于海的童话让我对大海有一种朦胧而美丽的向往。八十年代初期,我还是一名学生,那时的校园里流传着一首《六月,我们看海去》的诗歌,其时,作者潘洗尘是东北某高校的在校学生,他的恋海情结曾引起那些远离大海、向往大海的学子的强烈共鸣。
读着朗朗上口的‘看海’,走在校园的小道上,空气中似乎也有了扑面而来的海的气息,清新的、温润的、沁人心脾的、让人心动的……细细地聆听,风中仿佛有海的呐喊和呢喃,仿佛海伸出了它宽阔而热情的臂膀召唤你,让人在海一般的思绪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今天,欣赏怀旧的日本名曲《海滨之歌》,忆及这尘封的往事,记下了这段心情文字,把这首《六月,我们看海去》和《海滨之歌》收藏于此,但愿有读者能和我一道追忆美好的青春岁月,让海风的纤指把沉睡于心底的音符拨响。”
读着作者沧桑柔美的文字,听着当年熟悉的乐曲《海滨之歌》,我已尘封日久的心仿佛一下子被打开了。二十多年了,当初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诗行,如今还依然被人们如此地珍视与回味,这使我的内心突然间生出了许多的幸福、酸楚和惶恐。
这是我在远离诗歌近二十年之后的一次心灵的洗礼,她使我在心灵迷失了长达二十年之后突然顿悟:走了这么久,其实都是一直在寻回归的路,而我们的灵魂最后的家园,其实就在我们最初出发的地方。
我大学一年级时写的那首《六月,我们看海去》1983年首发在《中国青年报》上,不久即荣获了首届“绿风奔马奖”。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间,先后被《读者文摘》、《古今中外名言诗文汇编——中学生早读课本》、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语文读本》等数百余种报刊、书籍转载和收录,进入互联网时代,《六月,我们看海去》以更加迅捷的速度流传,从由她派生出来的歌曲、童话、音画网页、教案、赏析、试卷、练习、教参等多种体裁的文本多达上千种。其中,四川的一名中学教师兼童话作家彭巧玲以《六月,我们看海去》为主线创作的长篇童话《忧郁的紫藤>,让我仿佛再一次回到了孩童时代那些对大海充满着无尽的幻想和向往的日子。后来我还曾经在南京的一家书店一次性见到过六十多种与这首诗有关的教学参考书,各地教师在教学参考书和网上公布的有关《六月,我们看海去》的教案更是多达百余种,至于青年诗歌爱好者和网友们模写的类似《六月,我们踢球去》《六月,我们炒股去》等等就更是不计其数。而就在我发现那篇署名“梅”的帖子不久,一个以当年就喜爱《六月,我们看海去》的中年读者为创作和维护主体的网站《清水洗尘》在互联网上问世,同时开通的与网站同步的《清水洗尘》论坛现在已有注册会员近五千人。
在论坛里,我曾读到过一篇署名“如烟”的有关《六月,我们看海去》的长篇文章:“直到十
六岁,在一个蔚蓝的午后,当我在大学图书馆读到潘洗尘的诗歌《六月,我们看海去》时,那深埋于心底的对大海的朦胧向往刹时清晰地凸显,我欣喜于这首诗毫无当时惯见的空泛说教,其诗意诗情是那样契合我的内心。于是,她被藏在了女孩的枕边,记在了男孩的卡片上;捧在了学子的手中,写在了青年的日记里;调皮捣蛋的男生篡改了搞笑,喜爱诗歌的女生模仿着写作;课余,同学把她当歌曲一样传唱,晚会上,师生们登台朗诵;而东湖泛舟、磨山登高、珞珈访樱之时,看海之声更是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如今,十六岁的那个午后已经走进了苍茫,青春的诗抄本也已经发白、发黄。我们这代人已经见过大海,并在生活的海洋中几经沉浮起伏了。我们深知,大海不只有辽阔、深沉和蔚蓝,也有着风浪、暗礁和海啸。而这样的年纪,这样的生命,我们的人生之舟却必须在各自的生活航道中前行,没有退路。然而,当风浪袭来的时候,当身心俱疲的时候,你不能禁止我们泊于海边小憩歌唱,一叶叶小舟会从不同的航道驶进同一片港湾,我们会在岁月的海岸边捡拾起那些闪亮的诗句,如同捡拾起我们浪花一样跌碎了的青春和理想。——在每一次的同学聚会上,历经沧海的校友们总是会不约而同地把《六月,我们看海去》念叨,深情地追忆、回顾那些蔚蓝的日子和无瑕的情怀,那是我们一生中最华贵的珍藏和最深切的慰藉。现在,我们的孩子们已经接上了我们的歌咏,他们正接着把《六月,我们看海去》传
唱,在诗行间谱写着自己的向往。这更让我们平添感念,让我们除了对造物主的安排感到惊讶、赞叹之外,更有了一份对诗歌、对诗人的深深信服与深深感激。六月,我们看海去!沧桑之后,请允许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合唱这青春之歌,用我们的低吟做孩子们高歌的和弦,用我们心弦的泛音伴孩子们奏心曲、唱理想,助他们去看海、去冲浪。”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90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青春   诗歌   大海   节奏   洗尘   说唱   抒情   诗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