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0年第12
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充分肯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
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形势,明确提出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
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下制定的,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夺取新胜利
“十三五”弹指一挥间,广袤神州大地发生的历史性巨变数不
■宗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
胜数:嫦娥探月、北斗组网、C919首飞成功、超算竞逐榜首、高铁里程超全球2/3、“数字中国”加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城镇新增就业超过6000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动力充沛,经济稳步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5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上蹄疾步稳、乘风破浪,接受考验、不断胜利。即便遭受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国际环境日趋复杂的多重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复苏水平业已远超大多数国家,由制度优势所带来的活力与韧劲,成了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最重要力量。
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未来5年和中长期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从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从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到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其中凝聚着我们党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丰富发展内涵的重要思想和经
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实践路径。
在更高起点上迎接挑战,党
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全社会发出
了伟大号召。全会提出,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
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即挑
战,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
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
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
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
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
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
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
弱项。当此大变革、大挑战之时,
要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更需团结一心、顽强奋
斗,扎实深入落实此次全会精神,
向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
年远景目标砥砺前行。
开启新征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
中,“四个全面”中第一个“全面”
的表述,由之前的“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这一表述的变化标志
着我国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开
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
程。“新”,还在于此次大会统筹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发展阶
陈gc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内
涵进行了新的诠释和丰富,作出
了新的谋篇和布局,对时代新变
化、实践新要求、人民新期待均作
出了新的回应。
70多年前,历史和现实的逻
辑决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必然
选择。从“四个现代化”的响亮口
号到“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
道路”的雄心壮志,从“三步走”战
略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目标的设定,从“两个一百年”奋
斗目标的提出再到“五位一体”现
代化布局的创新以及前后相继的
“分两步走”战略的谋划,几代共
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
最终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
坚强领导下,占全球近五分之一
人口的大国奋力摆脱贫困,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曾智夫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发展奇迹。
应对新变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
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
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面临新变化,
强调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
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
变、主动求变。
只有准确预判未来国际国内
格局发展变化潮流趋势,才能下
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从国际
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
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
深刻调整,同时经济全球化遭遇
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
义甚嚣尘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炎疫情增加了外部环境的不稳定
性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我国
氢的同位素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
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
稳定,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
9
试题与研究
2020年第12
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今年,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各方面的任务可以说十分艰巨而繁重。
应对新机遇新挑战既不能沾沾自喜,亦不可妄自菲薄,而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新形势,善于化危为机,扎实做好在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环境中谋求发展的长期准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奋进新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即“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目标的设立,秉承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体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更是人民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追求。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全
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我们要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并在努力完成“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基础上,向着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继续奋进。
坚定新理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多次强调“新发展理念”,彰显了其重要性。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就是发展的指挥棒,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的问题,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绿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新发展理念针对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而提出,都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导方针,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关系我国发展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
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
向,创新发展动力澎湃,协调发展多点开花,绿发展扎实推进,开放发展引领潮流,共享发展惠及民生,引领我国发展全局发生历史性变革。
“十四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间节点,中国的新发展阶段即将开启。在本次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的全过程和全领域。只有进一步重申新发展理念,当代中国才能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书写发展美好蓝图。
塑造新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我们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和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
10
重要遵循。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早在2013年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论断:这将是最难掌控但必须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之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
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离不
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强
化这一力量,要制定科技强国行
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
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
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
zipa
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
局,制定实施战略性科学计划和
科学工程,推进各科研力量优化
配置和资源共享。当前,我们要
在中国科技面向2030年的长远
战略的基础上,瞄准人工智能、量
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等前
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
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
推动相关体制机制深入变革,完
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优化国家
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
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
一体化配置。我国建设科技强
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
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
队伍。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
制机制改革,健全以创新能力、质
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
评价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
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
养,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
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
新高地。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
五年远景目标,意义重大,任务艰
巨,前景光明。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
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责任编辑/滕
cisar
11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38: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867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全面   社会主义   现代化   国家   建设   目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