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性质教案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工业区位论
(2)、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备。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2)通过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3)理解并注重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
【教具学具准备】
仪器:大烧杯(2个)、试管(6个)、导管、橡皮塞、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试管架、铁丝、火柴。
药品: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三瓶)、蒸馏水、紫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稀
硫酸、汽水。
【教学过程 】                       
路桥农村合作银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指导学生用课题2所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分组装配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
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取以供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之用。
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完成课本P114页表格。
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颜、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可参照书P113-114页相关实验,也可自由发挥)。
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化学变化?
根据书P114页[实验66]来实施探究得到结论并填在书P115页的表格上,并作出分析:(1)石蕊是一种素,遇酸变成红。
(2)水不能使紫石蕊变成红,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石蕊变成红。
(3)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石蕊变成红。
(4)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让学生理解二氧化碳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个事实,学会根据现象、结论作出科学分析。
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用多媒体展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学生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CO2+H2O=H2CO3
H2CO3= H2server 2003O+ CO2
熟练写出相对应化学方程式。
提问: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为什么会有一层薄膜?可能是怎么来的?
学生讨论:
1、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与氧气反应。
3、与水反应。并用实验探究得出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结论。
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并熟练写出:
CO2+Ca(OH)2=CaCO3↓+H2O
知道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用途,并提问:同学们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知识和已有的化学知识,能否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应用?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1、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让学生理解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与研究)。
培养学生注重社会和环境,注重温室效应。
学完本课题,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归纳: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其相关用途。
反思与交流。
【板书设计】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颜、状态、气味、  密度、      溶解性
    无  气体  无    比空气大    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H2CO3= H2O+ 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
(1)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等用途
【作业设计】:
1、书P120页3,6,7,8题。
2、课后完成书P119页调查与研究。
【教学反思】
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一种常见的气体,它能促动植物的光合作用,但向空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温室效应”,影响生态平衡。从而教育学生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增强环保意识。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
2、理解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的重要用途,知道生活中一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致人中毒的机理及对环境的污染。
过程与方法:
1、熟练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通过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性质比照,学习比照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全面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2、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的理解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比照学习法。黄冈日报电子版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相关实验仪器(一氧化碳性质实验)。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指导学生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要求学生学会和二氧化碳实行比照。
学生首先回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在教师指导下,观察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比照得表格如下:
男医生与女病人
CO2
CO
气味
状态
溶解性
密度
让学生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初步学会比照学习的方法。
教师演示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实验即[实验6-7]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出回答:能够燃烧,放出大量热,火焰呈蓝。化学方程式为:
2CO+O2===2CO2
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由现象得出结论。
多媒体展示煤炉里,煤层上方、中方、下方各发生的化学反应。
学生书写各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方:2CO+O2===  2CO2
中方:C+CO2===  2CO
下方:C+O===    CO2
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师演示一氧化碳的毒性实验即[实验6-8]
观察现象并归纳结论:
正常血液  CO  血液
(深红)    (鲜红)
原因:一氧化碳及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的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一氧化碳有毒。
理解一氧化碳的中毒的事例过程。
提出讨论问题: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用煤火取暖时,应该怎样防止煤气中毒?3、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很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4、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
学生围绕问题,讨论、交流、汇报:1、炭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所以,在缺氧,不通风等条件易发生煤气中毒,所以,取暖时应保持通风。2、一氧化碳无无味,中毒不易发觉,加入有气味的气体,有利于即时发现煤气泄漏。如发生煤气泄漏事件,应即时关闭泄漏源,保持通风等。
通过对一氧化碳的毒性理解,增强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演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实验即[实验6-9]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现象,并根据现象作出分析,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化学方程式
理解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学会根据现象分析结论。
提问:因为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在设计此实验时,书中用了尾气回收装置,你有何新的改进方案?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气球收集。2、重新用作能源,来还原氧化铜。
学会探究新方法,新途径的水平。
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你能说出一氧化碳的用途吗?其中哪些有利于人类,哪些不利于人类?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1、有利的一面: 如作为能源、冶炼金属等。2、不利的一面: 假如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等。
通过全面理解一氧化碳的性质,体会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回忆、汇报: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相关用途。
反思与交流。
【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2:28: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78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实验   探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