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95年高考语文第一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与理论依据
作者:黄良伟 文杰 周发明 杨泽良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3期
周干峙        [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主要矛盾由过去的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转变为农产品供给的结构性短缺,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势所趋。从政策、历史、现实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从萨伊定律、凯恩斯主义以及供给学派等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经济理论,结合我国农业面临缺乏有效农产品供应、库存过高、国内外价格倒挂、农产品价格上限、成本下限挤压以及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等农业现状,对农业供给侧改革理论启示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改革;改革背景;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
        1.1 政策背景—支持农业改革
        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2014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着力增加有效供给”。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指出要加大供应面的结构改革力度。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以供给方结构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应,满足有效需求。2015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供应结构改革。
        1.2 历史问题背景—需要农业改革
奥露娜牌左旋肉碱银杏胶囊
        2008年因经济危机实行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出台,直接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实现V型反转,然而,这样的刺激政策就像是,只能缓解暂时的疼痛,最根深蒂固的顽疾仍然在潜伏,经济结构性深层次问题日益凸现,粗放经济、供给单一与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了经济增长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需求管理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不明显,且弊端开始展现。
        在农业方面,中国农业逐步形成了主要农产品的最低采购价格和临时采购储存政策。淮北赵斌
农产品由过去的供给短缺变为部分农产品供给过剩且结构性缺乏并存。随着定价政策执行时间的延续,负面影响得到了迅速的突显,最突出的效果是扭曲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而误导农民生产,干扰市场定价扮演的角,加剧低端农业供应。加上中产阶级国内规模的快速扩张,消费结构转型变化带来的高品质,及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需求管理不适应现阶段发展。所以,农业宏观调控重点应该适度向供给方变化。三角带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0:3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69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业   供给   改革   经济   农产品   结构性   供应   增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