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无线数字化覆盖备用信号源微波传输方案与建设

省级无线数字化覆盖备用信号微波
传输方案与建设
【摘  要】 结合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需要,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省内微波干线电路通道,完成对全省28个微波站点中央无线数字信号备用信号源覆盖任务。本文对该项目的传输方案、建设过程、技术关键配置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中央无线覆盖,
微波干线, 备用信号源【中图分类号】 TN914        【文献标识码】 B
【DOI编码】 10.be.20210002016【本文献信息】弓彦伟.省级无线数字化覆盖备用信号源微波传输方案与建设[J].广播与电视技术,2021,Vol.48(2).
Microwave Transmission Scheme and Construction of Standby Signal Source
for Provincial-level Wireless Digital Coverage Project
Gong Yanwei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
(Shanxi Administrator Center of Radio and TV , Shanxi 030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needs of Central Radio and Television Program Wireless Digital Coverage Project, and according to actual situation, Shanxi Administrator Center of Radio and TV uses microwave trunk circuit channel to complete coverage task of standby signal source of central wireless digital signal for 28 microwave stations in the provi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ransmission schem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key technology configuration of the project.
Keywords  Central wireless coverage, Microwave trunk, Standby signal source
弓彦伟
(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山西  030001)
0  引言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是推进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最基本的手段之一。我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实现由模拟信号覆盖向数字化清晰接收升级,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提升广播电视服务供给和服务能力,逐步完成了中央广播电视的无线数字化覆盖任务。省内各高山台站以接收中星6A 或者中星6B 上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TS1、TS2两路
共12套数字码流作为主用信号。为保障传输和节目覆盖服务质量,利用我省现有的微波干线传输电路,从山西广电信息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以下简称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国干网提取信号,通过微波传输至各高山台站作为备用信号源。
1  信号源传输方案架构
山西省内微波干线网是覆盖全省11个地市的全室内SDH 微波传输网络系统,采用机架式微波1+1波道配置,155Mbit/s 同步传输模块,并通过使用分插复用设备C-Node/V-Node 可拓展E1、E3、FE 、GE 、STM-1等丰富的业务接口,满足和支持所需协议和功能。同时,利用设备所具有的ATPC 、XPIC 功能以及空间分集等技术,可有效提高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衰落能力。通过现有的省内微波干线网将中央广播电视无线数字备用信号进行传输,是一种安全可靠且经济有效的传输方式。
备用信号源传输拓扑如图1所示,国干网信号所传输的中央地面数字电视12套电视节目(A VS+编码)被封装成两个
xl公司
45M码流传输通道下传至网络公司前端机房,一个码流为8套节目(CCTV-1,2,4,10,12,13,14,15),一个码流为4套节目(CCTV-7,9,11,New),分别连接1台E3转ASI适配器,输出2个ASI接口的TS流。信号源的2个TS流经ASI转IP 复用器复用成12套节目组播码流,通过百兆IP电口转
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千兆IP 光口输出至OTN光接口板,上联至网络公司OTN传输至省广播电视局二层OTN机房,使用1个千兆专线进行传输。省局二层OTN机房至十二层太原微波站机房传输部分由原直通的12芯光缆使用备纤实现信号专网传输,再由光交换机完成千兆光口和百兆IP电口交换。百兆IP电口信号通过太原微波站复用器分别将4套节目和8套节目进行组播配置,经分插复用设备C-Node/V-Node复用成SDH微波信号,通过省内微波干线网络传输至各地市。
ASI转IP复用器配置双机主备,8套和4套中央节目分别输入至ASI转IP复用器,复用成两路12套节目组播码流,组播地址分别为225.0.0.2和225.0.0.3,以此在复用设备内进行组播级备份,确保信号源稳定可靠。同时,复用设备网管信息与广播电视信号一并通过百兆IP电口转千兆光口交换机传输至太原微波站机房,实现设备网络化远程管理。
2  微波传输前端
本文微波传输前端设置在省局十二楼太原微波站机房,信号通过微波传输至太原庙前山微波站后,经东线、南线、北线三个方向覆盖至全省各站。
太原微波站传输前段如图2所示:信号由ODF光纤配线架连接至光交换机,对广播电视信号与ASI转IP复用器网管信号进行分离。在网络公司前端机房,光交换机采用的配置为将24口交换机IP端口分为两组,1-12端口为广播电视信号码流传输端口,13-24端口为复用器网管信号端口,依据端口功能划分
不同的VLAN。在太原站微波机房光交换机采用相同配置,依据VLAN提取对应信号。网管信号上联网管交换机与原省内网管信号实统一管理。两路12套广播电视信号(组播地址为225.0.0.2和225.0.0.3)以主备形式同时输入至数据交换机,与省内原四套电视节目复用后进行传输。此处,因台站发射机接口、解码器配置等因素,将数据交换机内的电视节目复用为3个组播流。原省内4套电视节目(山西卫视、黄河频道、中一、中七)形成组播地址为225.0.0.1的组播流,使用原MEPG-2解码器进行解码。中央12套地面数字覆盖信号复用成组播地址为225.0.0.4的8套和组播地址为225.0.0.5的4套电视节目信号,满足各高山台站发射机接口配置需求,使用AVS+解码器对地面数字覆盖信号进行解码。
为了能够保障中央12套地面数字覆盖信号安全传输,对
寿命预测
图1 备用信号源传输拓扑图
传输链路节点信号实时监测,太原微波站选取了两个监测节点。其一为光交换机输出信号,监测网络机房前段信号;其二为数据交换机和复用器之后信号,确保输出信号稳定。监测手段采用具有A VS+解码功能的解码器和VLC 软件,对码流解码监测。
3  传输关键配置
1. 节目输出带宽配置
国干网接入的两个E3码流包均为45Mbit/s,如果直接将其接入微波分差复用设备,不但造成了SDH 数字微波传输通道带宽的浪费,而且可能会因为接入带宽过高,在传输通道内形成网络风暴,与原来的省内广播电视信号产生干扰,危及安全传输。为了实现既经济又安全的播出方式,在太原微波站将组播为225.0.0.4和225.0.0.5的两个码流在广播电视节目复用器中进行压缩,减少节目中空包的传送。经试验,可有效减少节目占用带宽,并且不会对电视节目质量产生影响。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组播为225.0.0.4的8套节目码流为20.00Mbps ,组播为225.0.0.5的4套节目码流为17.00Mbps ,原省内4套电视节目码流为12.00Mbps 。
2. IP over SDH 配置
基于广播电视微波数字发展特点,采用IP over SDH 技术时,利用SDH 微波传输系统中分插复用设备C-Node/V-Node 完
求医不如求己4>扶壁式挡墙图2 太原站微波传输前段拓扑图
成有机融合,通过通信设置及网元时隙配置,实现业务综合接入与传输任务,本文采用太原微波站V-Node 加装的FE 接口板实现IP 信号接入。IP 码流信号按LAPS 或GFP 协议,WAN 口和LAN 口与VC 虚容器的捆绑,经虚级连映射到VC12、VC3或VC4内,在STM-1信号之间实现交叉互联,满足广播电视
业务固定或者可变带宽的传输需求。
太原微波站将STM-1的155.520Mbit/s 传输通道划分为63个VC12颗粒,通过VC 捆绑设定42个颗粒传输电视节目,剩余21个颗粒用于向高山传输办公用网、语音电话、监测信号等综合业务[2],实现高带宽利用和链路冗余。由此,将通过复用器之后的8套中央、4套中央及原省内组播广播电视信号在V-Node 分插复用设备中,划分VLAN 标记将广播电视信号与其他信号数据隔离,利用其以太网业务透传功能,直接进行协议封装和适配映射到SDH 网络,通过微波节点进行点对点传输,保障数据传送的安全性。
4  自台监控与集中监测管理
高山台站自台监控是以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方式对保障台站广播电视安全节目覆盖效果、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的重要手段,而集中监测管理更是对这种手段的拓展和延伸。集中监测管理利用省内微波干线反向通道,将各高山台站自台监控系统采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发射
机工作状态、动力监测以及烟感、浸水、温湿度等环境状况[3]监测回传至太原微波站,对回传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以告警指示、图形显示和运维报表等形式提供给安全播出管理人员判断决策,实现远程指挥调度、资源统筹配置。对推进健全广播电视“建管用”长效机制起到积极作用,为无线地面数字信号发送和覆盖的管理调度提供有效依据,为微波备用信号源高质量传输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5  结束语
省内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微波备份信号源建设完成以来,多次在省内各微波站进行测试,节目信号稳定、画面清晰,实现了信号的备份需求。同时,此次项目工程也是对省内干线微波电路传输内容提质增效的一次尝试。日后,我省将持续利用微波干线电路保障广播电视节目高质量传输,推动省内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满足广播电视节目传输需要。
参考文献:
[1] 杜静菊.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工作的通知》[J]传媒, 2016(9): 12.
[2] 郭祥武. 数字微波IP化扩容改造后综合应用探析[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4): 37-38.
[3] 陈功. 运用分布式IP画面云系统实现各类监测信号的智能化调度与展示[J]. 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8, 45(4): 120-124.
作者简介:
弓彦伟,男,198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山西广播电视无线管理中心微波部技术工程师,主要从
事微波技术和管理工作,曾参与国家干线微波电路机房搬迁、省内综合复用设备改造、省广播电视信号集中监测等项目。
图3 传输码流测试结果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3:19: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54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传输   微波   信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