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Vol. 29  No. 1 Jan. 2007
第29卷 第1期 2007年1月42
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技术和改进
能源利用装备来实现的节能
实施多联产战略是
21
世纪实现能源综合利用
并通过与分产的进
一步比较
计算的基
础是1kg
空气收到基干煤粉
由于是
理论计算
热平
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
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邢秀峰
金  燕
太原理工大学热能工程系
特别是以联产甲醇和电为代表的多联产是
最典型的多联产系统
进一步将联产和分产进行了节能效果比较
节能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IGC
2006-11-30
基金项
973
作者简介:
邢秀峰
现在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热能工程系
衡计算主要针对煤气流程本文采用浙江大学在Merrick建立的煤热解模型的基础上对
ifs系统
析出的挥发分成分作了改进
CH
OH2
H2S
和焦油
依据文献和浙
江大学1MW蒸汽煤气联产装置试验台上所
得试验数据,典型烟煤所得的半焦和焦油的元素分析可以取为如表1所示的数
别为
0.91
0.22
其中焦
油平均分子量11.76
煤热解过
程是在流化床气化炉中完成的
左右温度
下对煤进行热解干馏
  研究与探讨  Research and Approach
Vol. 29  No. 1 Jan. 2007第29卷 第1期 2007年1月
43
气化炉内主要发生热裂解反应
再循
环煤气气氛在90
气化
炉可以作为流化床热裂解炉处
不参
加化学反
可以建立气化炉能量平衡
1.3  粗煤气净化
高温煤气的显热由于后续
净化工艺要在低温下进行
激冷过程用于降低粗煤气
温度
表4显示了煤气激
冷前后的温度和显热
脱硫去水
的全部清洁煤气可以一次通过
甲醇合成反应器
催化剂表面接
触面积大
因此先进的低温液相
反应器出口甲醇含量已经十分
接近平衡态
由于CO
认为在甲醇合成过程达到平衡态时
CO
计算中
假定出口甲醇含量可达到平衡
态90
可以
忽略不计
合成
气摩尔数再
次下降
成气热值
有下降
1.5
  发
电系统
余热锅炉的主要热源是燃气轮
机排气
温煤气在净
化前也可以回收其中的热能
本文采用以下简化办
法:考虑所有的换热器热效率均为95
汽轮机选择双压或者三压中高参数机
而中高参数的汽轮机
热效率也能够达到44%
以上
kg
气体
12.230.874.682.5940.132.50.1121.481.174.32------100
表2  粗煤气成分及半焦量
能量名称煤的低位热值
循环灰热量
总计半焦热值煤气热值煤气显热排半焦带走的热值
散热损失
再循环气带走的热损失
总计
227301446.9536924176.9536917126.38694695.5741.865749.8302656
77.6289785.734013524176.95369
百分
kJ/kg
激冷前1073
激冷后498
激冷前796.77
激冷后369.8
可回收170.788
 温度kJ%
kJ/kg
    Research and Approach  研究与探讨
  Vol. 29  No. 1 Jan. 2007
第29卷 第1期 2007年1月44
量在半焦里面
从锅炉前
墙进入
90
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取89
汽轮机效率为
44%热功转换6433.699577
kJ
热功转换
1145.97
kJ
果考虑发电机效率为98
根据实际电厂运行估计厂用电为438
kJ
由此
多联产系统热效率为39.4
在本文以当前的
工业系统能够达到的最佳工况
象甲科
为基准
与分产进行了比较
多联产
系统通过1kg 
煤生产甲醇和电
并且可以满足更高的尾
气排放标准
降低气化
多联产系统
将会有更大的开发价值
左右激冷到
30
所以高温脱硫技术的开
展非常重要
CO和CO2
含量的提高
所以大规模煤气化及重整技术
是实施多联产战略的关键所在
焦炉
煤气
进一步使气化煤气中的
CO2和焦炉煤气中的CH4转化成
合成气
调解氢碳比
王勤辉玩偶之城
化学工业出版社
[1]
[2]
[3]
[4]
[5]
[6]
我国只注重
出口的快速发展
面对
目前的外贸形势
注重产品及行业竞
争力的提高
中国药理学通报
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扩大高新技术
产品
这不仅
有利于我国处理和化解国际贸易参考文
献实
现CO
减排
争端
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的热效率分析
作者:邢秀峰, 许相波, 雷小云, 金燕, 杜少俊ioa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热能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24
刊名:
中国能源
英文刊名:ENERGY OF CHINA
年,卷(期):2007,29(1)
被引用次数:1次
1.Merrick 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coal 1.theevolution of volatile matter[外文期刊]
1983(05)
2.高福烨燃气制造工艺学 1992
3.Gurura V S;Agarwal P K;Agnew J B Mathematical modelling of fluidized bed coal gasifiers 1992(A)
4.骆仲泱;王勤辉;方梦祥;岑可法煤的热电气多联产技术及工程实例 2004
5.Jiang L;Lin R;Jin H Study on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d optimizationof steam cycle system in IGCC[外文期刊] 2002
6.张学仲我国第一套20万t/a甲醇国产化装置设计特点 1996(02)
1.王明华.李政.王哲.倪维斗“双气头”甲醇-电多联产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会议论文]-2009
2.罗方涛.徐开峰.陈建利.张玉堂.LUO Fangtao.XU Kaifeng.CHEN Jianli.ZHANG Yutang煤基发电与甲醇多联产系统运行灵活性分析[期刊论文]-中氮肥2010(3)
3.伍天洪.关平.WU Tian-hong.GUAN Ping恒温时间对煤热解实验开放性的影响[期刊论文]-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1)
4.金红光.高林.郑丹星煤基化工与动力多联产系统开拓研究[会议论文]-2001
5.温亮.岑建孟.石振晶.方梦祥.王勤辉.王树荣.骆仲泱.岑可法热电气焦油多联产系统气化炉床温的影响研究[会议论文]-2009
6.王五一大力推广应用热电煤气多联产技术为发展我国的循环经济作贡献[会议论文]-2008
7.张旭.郑伟.李云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串联系统研究[会议论文]-2009
8.孙士恩.林汝谋.金红光.高林焦炉与气化煤气互补的多联产系统集成机理与特性规律[会议论文]-2009
9.金红光.孙士恩.林汝谋.高林焦炭和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与特性[会议论文]-2007
10.金红光.孙士恩.林汝谋.高林.JIN Hong-Guang.SUN Shi-En.LIN Ru-Mou.GAO Lin焦炭和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集成与特性[期刊论文]-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29(7)
1.王伟东.邹春玉.赵建涛高温再热对依兰煤低温干馏产物及结焦行为的影响[期刊论文]-煤化工 2010(2)
引用本文格式:邢秀峰.许相波.雷小云.金燕.杜少俊以煤热解为基础的多联产系统的热效率分析[期刊论文]-中国能源 2007(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5:31: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42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煤气   系统   期刊论文   热值   技术   半焦   分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