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拉美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当前拉美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自1994年墨西哥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开始,拉美地区关系进入了一个复杂的阶段,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拉美地区左翼政党的崛起和左翼政府的上台执政,地区关系的变动更加频繁,其中既包括贸易争端、能源与环境争议等不和谐成分,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南共市扩大以及南美洲国家共同体成立等地区一体化的新内容。总体而言,当前拉美地区关系的新变化只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拉美地区关系的新变化
1、“能源问题”成为近几年拉美地区关系中的重要主题
拉美是一个能源相对比较富足的地区,但是能源的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平衡性,其中既包括墨西哥、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石油、天然气出口大国,也存在巴西等能源基本自给的国家,同时也有牙买加、巴巴多斯、乌拉圭等严重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随着近几年能源价格的上涨,能源给拉美各国带来的影响各不相同,而拉美地区的一些能源强国所实行的能源新政策直接地影响了拉美地区关系的全局。在近几年中,能源问题给拉美地区关系带来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其一,委内瑞拉积极的能源外交政策巩固了与部分拉美国家的关系,并提升了本国在拉美地区事务中的地位。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上台执政6年以来,一直强调要实现所有南美国家的联合,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将石油作为本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基础,在外交上大胆地突出能源的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委内瑞拉基本上与所有的南美国家都展开不同程
度的能源合作项目,并且也加强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国家的能源合作:2006年3月,委内瑞拉与萨尔瓦多签署能源协议,双方将在萨尔瓦多建立一个能源合资企业;5月,查韦斯邀请海地加入加勒比石油计划(Petrocaribe)①;6月,委内瑞拉与巴拿马签署了能源合作框架协议,根据该协议,巴拿马将成为委内瑞拉的能源加工、储存和运输中心;8月,委瑞内拉与牙买加签署了多项经济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增加石油供应协议,根据该协议,委瑞内拉每日给牙买加提供的石油数量从21,000桶增加到23,500桶;另外还承诺向安提瓜和多米尼加提供1,700万美元的援助,等等。除了签署双边协定外,查韦斯还通过实施地区油、气管道的建设,将南美地区连成一个能源供需的网络,并以此带动南美地区一体化的发展。目前,由委内瑞拉牵头筹划的油气管道最北将抵达中美洲与南美洲交界的巴拿马,最南将延长至阿根廷,如果这些计划中的油气管道铺设工作能最终实现,那将成为南美地区一体化的另一次成功尝试。查韦斯的石油外交战略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实效,首先,能源成为了当前拉美地区(特别是南美地区)关系的新纽带,通过优惠石油价格以及能源合作项目,委内瑞拉在当前的地区一体化中扮演着枢纽的作用,不仅巩固了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等传统友好国家的联系,同时也改善了与哥伦比亚、秘鲁、乌拉圭、巴拿马等国的关系;其次,石油外交为委内瑞拉赢得了必要的支持,在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中,委内瑞拉基本上赢得了拉美国家80%的支持,南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的坚定支持是委内瑞拉最终没有在与危地马拉的竞选中败下阵来的最根本原因,最终只能通过推选第三候选国才打破僵局。
玻利维亚是拉美地区另一个打“能源牌”的国家。2006年5月1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签署第28701号最高法令,宣布将本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国有化。此项措施同样也引起了拉美地区关系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要涉及的国家是玻利维亚、巴西、阿根廷三个当事国和协调国委内瑞拉。巴西是玻利维亚天然气领域最大的投资国,同时也是该国天然气最大的进口国,因此天然气国有化政策对巴西的冲击是最大的。针对玻利维亚国有化政策,巴西政
阿尔福斯①加勒比石油计划(Petrocaribe)是有查韦斯发起的旨在向加勒比海国家提供廉价原油的计划。计划规定,如果油价涨至每桶40美元以上,加勒比海地区和中美地区国家将用商品换取石油,或享受价格优惠。该计划成立于2005年6月29日,目前已有14个国家签署该项计划。计划详情请参阅委内瑞拉能源和石油部网站(b.ve/petrocaribe/estatutos.petrocaribe.pdf)。
府、巴西石油公司和反对派三方的立场各异,这种立场上的分歧甚至引起了巴西大选中有关外交政策的论战。社会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尔克明认为,卢拉政府的立场是“模棱两可和卑躬屈膝的”,卢拉政府应该表明立场,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履行作为总统的职责。“总统应该捍卫巴西的一切,工人、国家、公司、巴西石油公司(的利益),这是巴西总统的职责。”②曾在卡多佐政府中担任外交部长的兰普雷亚认为,卢拉在玻利维亚天然气国有化问题上的表现“是一种将意识形态与正当捍卫国家利益混为一谈的典型行为”。③在辩论中,卢拉则反复强调,“玻利维亚实行的国有化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对本国石油采取的通用政策,在谈判上,巴西应该公平对待玻利维亚,以往我们总是威胁那些处于被支配地
位的穷国,现在不能这样,今天它(玻利维亚)成为(我们的)伙伴”。④除天然气问题外,巴西与玻利维亚还在侨民、土地等问题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局面,加之2006年是巴西的大选年,两国因天然气价格的谈判一度陷入僵局,直到巴西总统选举的第二轮结束的前夕,两国才就天然气价格达成一致。相比而言,阿根廷与玻利维亚的谈判进展得比较顺利,两国在10月19日就天然气价格达成了协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委内瑞拉在玻利维亚天然气国有化问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委内瑞拉所给予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是玻利维亚能够成功推行国有化政策的重要因素,其次,委内瑞拉在玻利维亚与巴西、阿根廷两国的谈判中也起到了一定的协调作用。
2、“美国因素”是造成拉美地区出现新分歧的原因之一
美国所采取的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推进美洲自由贸易的方案不仅取得了“较好”的实效,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裂拉美的作用。2003年,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陷入僵局后,美国改变谈判策略,以双边谈判的方式达到分解拉美的目的,在攻克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后,美国将重点放在了安第斯地区。在是否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这一问题,安共体内部出现了针锋相对的两派。查韦斯认为,安共体应当致力于建成把美国排除在外的地区经济一体化,反对安共体成员国单独与美国展开自由贸易谈判。查韦斯的主张基本得到了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的响应,莫拉莱斯上任后不久便表示,玻利维亚将不会与美国签署任何自由贸易条约。另一方面,哥伦比亚、秘鲁和厄瓜多尔三国政府则认为,与美国的自由贸易能够推动各自国内经济的发展,拓宽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吸引更
多的外国投资。正是基于这几点考虑,上述三国从2004年5月便开始与美国进行自由贸易谈判。哥伦比亚和秘鲁分别在2006年2月27日和4月12日同美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种内部意见的分歧直接造成委内瑞拉于2006年4月22日正式退出安共体,查韦斯认为,美国产品进入安共体市场后,将严重削弱委内瑞拉产品的竞争力,破坏安共体的一体化进程,安共体存在的基础事实上已经被破坏。
气液混合器在南共市内部,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乌拉圭、巴拉圭这两个较小的成员国一直抱怨另两个成员国对自己缺乏照顾,就曾多次威胁将与美国展开美洲自由贸易谈判。乌拉圭与阿根廷造纸厂争端中,与美国展开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甚至成为了乌拉圭对阿根廷的警告。委内瑞拉加入南共市后,五个成员国之间对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态度呈现出更为复杂局面,如果委内瑞拉在南共市继续保持那种过激作风,势必影响南共市的团结。而如果南共市出现危机,那将是对拉美地区一体化的重大创伤。
除了对美洲自由贸易区谈判的不同态度外,与美国关系也成为了拉美地区关系中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查韦斯就曾指责墨西哥总统福克斯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称秘鲁总统托莱多是美国总统布什的“翻版”,委内瑞拉议员弗朗西斯科·奥尔塔甚至说:“全世界都知道,秘鲁总统是北美政府的走狗。”委内瑞拉的这种做法引起了上述两国的强烈不满,甚
②ioweb.br/hotsites/eleicoes2006/noticias.htm?ultima=2683671
③dn.sapo.pt/2006/06/23/internacional/antigo_ministro_critica_politica_ext.html
④eleicoes.uol.br/2006/campanha/ultnot/2006/10/08/ult3750u1310.jhtm
至出现双方互相召回大使的局面。
拉美地区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在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中也得到鲜明的体现。本次拉美地区的新非常任理事国的原候选国是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委内瑞拉政府表示,危地马拉只是美国的“代言人”,这场选举实际上是委内瑞拉和美国之间的较量。事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博尔顿也承认自己接受阻止委内瑞拉在联合国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获胜的任务。拉美地区国家与美国的复杂关系在投票中得到了体现,支持危地马拉的拉美国家主要是中美洲国家、哥伦比亚、墨西哥,而委内瑞拉的支持国则包括南共市国家和加勒比共同体成员国,剩余的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投“弃权票”。虽然委内瑞拉在投票中一直处于落后,但相对稳定的票源也使危地马拉无法获得2/3的多数支持,最终两国双双退出,由第三候选国巴拿马担任拉美地区的新非常任理事国。这次非常任理事国的选举过程不仅反映了美拉关系中的多层次格局,同时也体现了拉美地区关系的复杂性。
3、历史遗留问题仍旧是地区关系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哥伦比亚和厄瓜多尔两国的边界地区是“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等游击队组织的主要活动区域,也是
和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2006年1月28日,哥伦比亚武装部队的两架飞机和3架直升机在与厄瓜多尔接壤的西南边境地区追击游击队组织时侵入厄瓜多尔领空。两天后,厄瓜多尔政府正式照会哥伦比亚政府,对哥伦比亚的入侵行为提出强烈抗议,两国关系一度出现紧张。2月6日,乌里韦总统承认哥伦比亚军用飞机曾侵入厄瓜多尔领空,认为这“绝不是故意的或事先筹划的行动”,且请求厄瓜多尔政府予以谅解。2月8日,乌里韦却发表讲话,指责厄瓜多尔允许 “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在其领土进行活动,从厄瓜多尔领土对哥伦比亚军队和警察发动进攻。乌里韦的讲话引起了厄方的不满。2月9日,厄瓜多尔召回其驻哥伦比亚大使,两国关系再次因边界问题而恶化。
此外,智利和玻利维亚两国关于出海口的争议一直没有解决。1978年,智利的皮诺切特军政府与玻利维亚的班塞尔军政府试图解决玻利维亚出海口要求的谈判宣告失败,两国从此中断了外交关系。莫拉莱斯就任玻利维亚总统后,两国关系出现了改善的趋势。莫拉莱斯与智利新总统巴切莱特、以及其前任托莱多就有过多次接触,双方都参加对方的就职典礼。2006年3月21日,玻利维亚提出了与智利恢复外交关系的可能性,并要求恢复出海口;智利力求首先恢复外交关系,然后再讨论两国关系中这一十分棘手和复杂的问题。3月23日,莫拉莱斯要求与美洲国家组织秘书长因苏尔萨举行一次紧急会议讨论向玻利维亚归还出海口的问题。对于莫拉莱斯的提议,智利表示不同意采取这种方式,认为这是两国间的一件事情,而不应该在美洲国家组织内部解决。两国关系的改善同样表现在民间层面上,智利《第三者报》的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三的智利人同意向玻利维亚提供出海口,但是在领土主权上不应当做出让步。
4、拉美国家间的分歧原因出现多样化的趋势
南共市自1995年成立以来,内部的分歧和争端一直没有间断过。其中以巴西和阿根廷两个主要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最为突出,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双边的贸易纠纷上。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阿根廷与乌拉圭两国关系因为乌拉圭坚持在边界兴建两座造纸厂逐渐疏远,阿根廷认为乌拉圭政府单方面批准外国公司在两国边界地带兴建造纸厂违背国际条约并破坏生态环境,并于2006年5月,阿根廷政府向海牙国际法庭递交诉讼书。2006年7月13日,海牙国际法院作出初步裁决,驳回阿根廷要求乌拉圭停止在边境的乌拉圭河一侧修建两座造纸厂的起诉。
秘鲁与智利两国关系是拉美地区较为敏感的一对双边关系,两国间的领海边界争端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今年更是因为藤森的引渡问题使得两国关系更加紧张。2006年3月,两国甚至因为争夺土豆的原产地而闹得不可开交。土豆起源的争论已经不限于智利与秘鲁两国的学界,也导致了两国关系的紧张。秘鲁外长毛尔图亚在28号表示,相关的科学研究和
发现都表明,土豆的原产地是秘鲁。秘鲁还威胁要把两国的这个争端提交给联合国,由联合国的有关机构进行裁定。
5、一些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得到改善
2006年1月26日,智利总统拉戈斯和墨西哥总统福克斯签署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这是第一对拉美国家签署这类确立战略协作关系、推进全面合作的双边协议。根据协议,两国不仅继续扩大双方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而且还将建立政府间的高层对话,并保持在国际组织中协调立场,实施政治磋商、科技合作与文化交流的计划和战略。2006年3月,阿根廷总统基什内尔和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联合声明说,阿智两国重视双边政治磋商和协调机制,决心继续推动战略一体化进程。两国政府官员还签署了加强双边合作关系的一系列协议。双方今后将在能源、防务、边境交通、矿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加强合作。
航空装备表面处理技术此外,委内瑞拉与秘鲁的关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2006年4月,秘鲁外交部宣布,鉴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对秘鲁内政“持续不断”地干涉,秘鲁政府撤回驻委内瑞拉大使,两国关系也因此出现短时期的恶化。2006年7月,秘鲁当选总统加西亚和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都表达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愿望。
6、拉美国家对地区一体化模式的选择仍未达成共识
当前拉美的地区一体化进入一个这样的怪圈:南共市内部纷争不断、美洲自由贸易区不能打破僵局、安第斯共同体正在分裂、而南美国家共同体也缺乏实质性进展。
南共市成立至今已10余年的时间,成员国和联系国都得到了增加,特别是2002~2003年,随着卢拉和基什内尔的相继上任,南共市重新恢复了活力,改变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之初因巴西金融危
机、阿根廷经济危机所面临的困境。2003年10月,卢拉与基什内尔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定,旨在协调两国的经济政策,尤其是针对美洲自由贸易区所应采取的共同立场。巴西外交部长阿莫林明确表示,增强南共市的目的在于“强化我们与其他国家和贸易集团讨价要价的能力”⑤。尽管,南共市走出了前几年的停止状态,但是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依旧为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既包括巴西与阿根廷两个主要成员国的贸易争端,同时也包括了巴拉圭和乌拉圭对南共市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的不满。很多西方国家的分析家认为南共市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未完成的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⑥
虽然南美国家共同体也于2004年年底成立,但是在合作日程上,还有许多要完善的地方。在合作机制等一些问题上,成员国之间未达成一致。 首先,南美国家首脑会议没有制订取得实现目标的时间表。其次,在合作机制问题上,南美国家并没有达成一致。因此,南美国家共同体虽然是近几年来拉美地区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囊括了所有南美洲国家,但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缺乏真正具有实效的深层次推进,许多计划依旧是流于形式。
与此同时,拉美地区出现了诸如“玻利瓦尔替代计划”、“人民贸易协定”、“南方电视台”、“能源一体化”等多个地区一体化计划。新模式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拉美国家在实现地区一体化作出的积极探索,但也说明了拉美地区当前缺乏一个真正具有共识的一体化道路。2006年11月21~22日,联合国拉美经委会召开了“十字路口的地区一体化进程:未来展望”讨论会,讨论会对当前拉美地区一体化的判断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各式各样的一体化道路各不相同,并且比欧洲一体化更缓慢得多。此外,也缺
球极投影乏一种实现地区经济联合的共同模式。⑦
二、拉美地区关系产生新变化的原因
⑤Matthew Flynn, “Bush and Lula: A Collision of Two Worlds,” Global Policy Forum, July 10, 2003.
泰国屠杀(/socecon/ffd/2003/0710collision.htm)
⑥ Justin Vogler, South America: towards union or disintegration?, openDemocracy,
www.opendemocracy/democracy-protest/union_disintegration_3756.jsp
⑦转引自联合国拉美经委会网站。
我们在日常的研究工作中,通常把拉美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分析的。事实上,我们使用的“拉美”概念既包括整个南美大陆,同时也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所有国家,以及加勒比地区的众多小的岛屿国家。从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等方面,这些国家确实存在着一些共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们之间同样存在很多差异,并且这种国家间的差异呈现出增多的趋势。笔者认为,造成当前拉美地区出现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国家实力差距拉大是当前拉美地区分歧增多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拉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既有经济总量排名在世界前15名之列的巴西和墨西哥,也有像阿根廷、委内瑞拉、智利这样经济总量居中的国家,同时也存在像海地、玻利维亚等排名世界经济总量最低行列的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各国GDP统计数据来看,墨西哥(当年位居拉美国家首位)的经济总量是阿根廷(排名第三位)的4倍多,更是海地(排名拉美地区最后一位)的192倍。从人均GDP来看,拉美国家之间的差距同样比较悬殊,巴哈马岛是2005年拉美国家人均GDP世界排名最高的国家,人均GDP为15870美元,其次是巴巴多斯与安提瓜和巴布达,这两个国家人均GDP将近10000美元,而在拉美地区人均GDP排名最末位的依旧是海地,仅为380美元,其余几个人均GDP未达到1000美元的国家分别是尼加拉瓜(730美元)、玻利维亚(890美元)和圭亚那(900美元)。经济实力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拉美国家政治、经济诉求上的不同,这些国家既有经济非常开放的国家,同时也包括经济非常闭塞的国家,由于政策理念上的较大反差势必造成国家间隔阂,甚至是分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这种分歧呈现出增多,并且激化的局面。
2、在地区内部事务中,缺少一个真正的主导国家。从经济实力来看,墨西哥和巴西应该是拉美地区领导国的最合适的选择,但是由于墨西哥长期的亲美政策使得它与南美国家的地区认同感越来越小,一些拉美国家甚至认为墨西哥不再属于拉美国家,因此墨西哥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不是在上升,而是在逐步的下降。巴西是目前拉美地区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在世界GDP排名中位居第11位,虽然巴西
的经济对整个地区经济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作为一个地区大国来说,其经济示范作用仍显不够。另外,巴西雄心勃勃的大国外交战略的野心引起了拉美其他国家的不满,很多拉美国家抱怨巴西以拉美领导国自居,而实际上并没有承担起作为领导国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地区领导国来说,除了发展本国经济外,促进本地区共同发展、协调地区内部纷争也是其应尽的职责,而巴西在这方面做得无疑是不够的。
3、左翼政府的上台,不仅没有形成预期的联盟,相反有使分歧增多的趋势。左翼兴起是近几年来拉美非常突出的政治现象,一些左翼政党赢得了国家的大选,成为执政党;另一些左翼政党的实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并在大选中成为重要的一股力量。但是从政策理念和执政实效来看,拉美左翼可以分为多个类型,其一是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这部分属于务实、温和的左翼,或者称之为“中-左翼”;其二是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国,他们属于比较激进的左翼;此外还有个别国家的执政党从竞选时的“左翼”转变为执政后的“右翼”。左翼派别的增多本身就是拉美地区内部分化的一个体现。此外,由于激进的拉美左翼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带有较强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倾向,这也是直接造成了拉美内部出现分歧的原因所在。巴西著名政治学家穆尼兹·班德拉(Moniz Bandeira)⑧在分析当前拉美一体化时表示:“整个地区并不是一致的,存在不同(甚至是对立)的利益。一些地区领导人缺乏战略视野,经常屈从于短期的和本国的利益”。⑨
4、美国在拉美地区关系中扮演着“分裂”角。美国在拉美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都占
⑧穆尼兹·班德拉(Moniz Bandeira)是巴西最为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现为巴西利亚大学巴西外交政策史教授。总共出版了20多部著作, 2005年凭借《美帝国的形成:从美西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一书被评为当年巴西才智人物。研究范围主要是巴西外交、巴美关系、南美洲外交关系,等等。
⑨ Justin Vogler, South America: towards union or disintegration?, openDemocracy,
www.opendemocracy/democracy-protest/union_disintegration_3756.jsp协查通报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2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35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国家   委内瑞拉   巴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