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开宝九年

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南工业专门学校,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历经千年,弦歌不绝,故世称千年学府
旅游景区
  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大部分为明清遗物,主体建筑有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等,各部分互相连接,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除建筑文物外,岳麓书院还以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洁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岳麓书院古建筑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建筑格局。
教学建筑
 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的教学重地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书院的核心部分。自北宋开宝九年(976)岳麓书院创建时,即有讲堂五间。南宋乾道三年(1167),著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
  檐前悬有实事求是烟气分析”匾。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实事求是源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校长将其作为校训,旨在教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大厅中央悬挂两块鎏金木匾:一为学达性天,由康熙皇帝御赐,意在勉励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原额被毁,1983年依康熙字迹重刻;二为道南正脉,由乾隆皇帝御赐,它是皇帝对岳麓书院传播理学的最高评价,表明了岳麓书院在中国理学传播史上的地位,此额为原物。
  讲堂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这些都是我国书院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史料,在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讲堂屏壁正面刻有《岳麓书院记》,为南宋乾道二年(1166)书院主教、著名理学家张栻,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基本大纲,对书院教育有重大影响,该文由湖南大学校友、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昭怡1983年书。屏壁背面刻有麓山全图,摹自《南岳志》。
三相全波整流教学斋\半学斋:
  讲堂两旁有南北二斋,分别为教学斋和半学斋,均为昔日师生居舍,过去学生大量的活动
时间就是在这里自修。书院建斋舍历史悠久,自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始建斋舍52间,现存建筑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学堂时改建,始定名教学斋、半学斋,以适应教学、办公的需要。张远国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
湘水校经堂:王庆爽简历
  现存建筑位于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清道光十一年(1831),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湘水校经堂,设于今船山祠处,并亲题门额。湘水校经堂在岳麓书院内办学前后共魏笑雨45年,清光绪元年(1875)从岳麓书院迁到城南天心阁附近。原堂址改建为船山祠,并将吴荣光亲题的湘水校经堂堂额留于明德堂以作纪念。
藏书建筑
  御书楼:
  藏书楼是体现我国古代书院讲、藏书、祭祀三大功能之一的藏书功能的主要场所,岳麓书院创建始即在讲堂后建有书楼,宋真宗皇帝赐书后更名御书阁,元明亦称尊经阁,位置有所变动,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抚丁思孔从朝廷请得十三经、二十一史等书籍,
建御书楼于今址。清代中期,岳麓书院御书楼已发展成为我国民间一座较大型的图书馆,藏书14130卷。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古籍图书馆供书院教研人员使用,藏书数量已逾五万册,大型工具书如《四库全书》、《续解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等均有珍藏。
名学者王夫之。祠庙原为清道光十三年(1833)创建的湘水校经堂。光绪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4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33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书院   教学   讲堂   建筑   湖南   经堂   湘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