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第10章  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一、传统教育的危机和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长春新文化报
1.明末清初西学的输入
“西学东渐”是指近代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西学的输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西方国家的商务往来,以及伴随着商务往来的传教士的传教活动。虽然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不是中国社会从自身的文化教育发展出发的主动交流与引进,而是一种缺乏自觉的被动输入,传教士宣传科技知识也仅是以其新异性来吸引中国的学者和皇帝,减少在中国传教的阻力,但它毕竟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和渠道,也有利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更新。
但是清朝统治者实施了一系列禁教和闭关政策,阻止了“西学”的传入,把中国与世界隔绝开来,使中国的文化教育拒绝了西学的影响,依然沿着传统的方向孤立地发展着。
2.传统教育的困境
由于缺乏对外的文化教育交流,自身也不注意变革,到战争前后中国教育依然保持传统封建教育的特点,甚至呈现病态发展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下:
(1)官学教育有名无实
战争时期的教育制度,与清朝前期一脉相承,在形式上是相当完备的。但是各级学校中,除初等教育和部分私学进行正常教学外,其余学校特别是官学已徒具虚名,甚至很少从事教学活动。
(2)教育内容不切实用发展业务
当时人们热衷的学问有义理、词章和考据等,实际上都没有超出传统儒学的范畴。这些学问在封建统治面临“内忧外患”之际,它就一筹莫展,日益显露出陈腐和无用。
(3)科举考试弊病丛生冰岛ion冒险酒店
科举考试的弊病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科举使教育成为其附庸;
其次,科举考试的弊病还来自其空疏的内容、专制的形式以及考试过程中种种作弊行为。
今日五金网
3.太平天国运动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中国传统教育也受到来自农民革命的冲击。太平天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革命运动。它不仅冲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文化教育领域也引起强烈的震撼。
(1)对儒学的批判
太平天国对儒学及其创始人孔子的无情批判,动摇了儒学在教育内容中的核心地位。
(2)对文字、文风与科举制度的改革
为了有利于广大众掌握文化、理解和接受革命道理,有利于发动和组织众参加革命,太平天国对文字、文风的改革表现出简易、通俗化的倾向。这些改革无疑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平民化发展。其主要改革措施有:
吸收民间常用的简体字作为官方用字,便于书写。
仿照西方的做法,在书写、印刷时引入标点符号,便于识读。
改革文风,要求文章的内容反映现实生活,做到“文以纪实”,提倡使用“俗语”即大众化的语言,反对言不从心和各种阿谀奉承的文字。
1953年定都天京起,太平天国开始利用传统的科举考试形式为革命收罗人才。考试的程序基本沿用明清旧制,但对考试的内容和对象则作了重大改革。
(3)建立普及教育组织,改革教育内容
①教育的组织形式
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全国政权,在天京政权存在的10余年间,又忙于战事,管辖区域不定,因此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教育制度。太平天国规定或实行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教堂兼学校、育才书院、育才馆和义学。
②教育的基本内容
教育内容主要是在“拜上帝教”的名义下,以宗教教义的形式组织起来的,把政治思想、道德教育融汇到宗教教育与宣传之中,同时也可达到初步读写和文化知识教育的目的,其基本材料主要有以下两类:众性的宗教、政治思想教育读物;儿童启蒙性读物。
太平天国运动对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展开批判,建立了普及教育的组织形式,同时子教育,允许女子参加科举考试,还提出了学习西学等发展资本主义教育的主张。这些都对传统教育体系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并具有近代教育的因素。
4.改革派的文化教育主张
战争前夕,封建社会已显露“衰世”的景象,列强的炮火更加剧了清朝统治的危机。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一批先行觉醒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主张。
(1)“不拘一格降人才”
以揭露封建“衰世”的黑暗腐朽著称的龚自珍,将人才问题作为批判现实社会各种弊端的出发点。龚自珍人才观包括两个基本方面:①他强调人才品质中可以“经世致用”的智能因素。②他提出了人才多样化的主张。在这种人才观下,龚自珍对以科举制度为主体的人才选拔和晋升制进行了批判,提倡“不拘一格”的选取人才的途径。
(2)复兴“经世致用”学风
自然码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龚自珍指出有关民生日用的知识都是士人应当学习研究的。首先他认为儒家只是百家中的一家,所以儒学不能作为教育之惟一独尊的内容;其次他认为儒经也应随世变通,因时制宜。
魏源也主张恢复古代“以经术为治术”的“通经致用”的经学教育传统,倡导“经世致用”的学风。魏源还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指出当时的科举教育完全不从治事出发,必然导致士人对政事的轻视,缺乏事功能力,入仕后也不能给治国安民带来实际功效。
(3)“师夷长技以制夷”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重,“制夷”成为举国注意的焦点,“经世致用”思想也沿着制夷、悉夷、师夷的路径发展。在介绍西学方面,林则徐和魏源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林则徐组织专人翻译外文书刊,编译《华事夷言》、《四洲志》和《各国律例》等,以了解外国情况。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增补中外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在介绍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历史概况和社会现状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魏源还希望通过改革科举制度,以选拔精通西洋军事技术的人才。
以上这些改革人士们在知识观上突出“经世致用”的标准,不拘泥于夷夏之辨,把被人们视为奇技淫巧的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当成可以师、可以学的内容,这是促使中国教育由以民族文化为中心的传统封闭型向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开放型转变的重要一步。
二、教会学校的兴办和西方教育观念的引入
1.从英华书院到马礼逊学校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进一步扩展,海外传教事业也随之兴盛,也有为数不少的西方传教士受不同宗教组织的派遣秘密地来中国沿海一带进行传教活动。兴办学校,传播西学,是传教士藉以扩大影响,进一步达到传教目的的重要手段。在早期的教会学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英华书院和马礼逊学校。
(1)英华书院
1815年马礼逊提出创办马六甲书院的设想,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学校最终定名为英华书院,于1818年11月11日在马六甲奠基,同年开学。伦敦会的传教士米怜任院长,马礼逊任校监。英华书院尽管不是设在中国本土,办学目的也只在“为宣传基督教而学习英文与中文
”,但它是第一所主要面向华人的新式学校。该校毕业的部分华人学生,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批西学的知情者。从传教士方面说,英华书院也为战争后教会学校的大量设立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准备了人才。
(2)马礼逊学校
马礼逊学堂是最早设立于中国本土的比较正式的教会学校,因纪念马礼逊而得名。马礼逊学校是一所专门为华人开办的学校,它以丰富的西学课程,充实了在此求学的中国青年,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形成了他们近代社会观念的基础。有些人从此出发,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高层次西学人才。
2.教会学校的竞相设立
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华传教、办医院、办学校。早期教会学校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早期的教会学校集中在五个开放通商的沿海城市和香港。大多附设于教堂,规模小,程度低,绝大多数是相当于小学程度的学塾。
(2)办学目的是为“传播福音开辟门路”,在中国人中培植一批传教助手,从而扩展传教的范围,加快宗教影响的速度。
龙羊峡电站(3)招生对象以贫苦人家的孩子为主,有些学生父母已经信教成了教徒,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难童。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和路费等。
(4)早期教会女学堪称是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先声。
(5)早期教会学校程度虽浅,但一般都设有数学、天文、地理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别于传统蒙学,有的学校还开设外语课程。从中毕业的学生常在当时日益纷繁的中外交往活动中充当通事(译员)的角。虽然对于他们的表现批评之声颇多,但在当时中国官办新式学堂尚未设立的情况下,他们毕竟多少弥补了这方面人才的空缺。
3.教会学校的发展
第二次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与清朝政府新签或修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又进一步夺取了自由进入中国内地传教、通商、租买土地建造教堂、学校等特权,教会学校也随之由原来的五个通商口岸发展到内地,数量迅速增加。同时,西方列强在中国开办的企事业
日益增多,洋务派兴办的洋务事业也不断发展,这些都需要越来越多的新式人才,因而促进了教会学校的发展。
4.从“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到“中华教育会”
(1)“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1877年5月,第一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举行。为适应教会学校的发展,规范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大会决定成立“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当时中文名称为“益智书会”。这是近代第一个在华基督教教会的联合组织。“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成立后,极大地推动了教会学校的教材编写工作。
(2)“中华教育会”
1890年5月,第二次“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在上海召开,将18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议定每三年召开一次大会。“中华教育会”标榜“以提高对中国教育之兴趣,促进教学人员友好合作为宗旨”,对整个在华基督教教育进行指导。通过对中国教育进行调查,办杂志和各种讲习会、交流会、演讲会,并鼓励个人之间以通信联系的
方式来推广教育经验,策划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还在基督教教会学校推行公共考试计划。
从“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到“中华教育会”,一方面是扩大了工作范围,另一方面是强调了工作的经常性和规范性。“中华教育会”后来实际上成为中国基督教教会教育的最高领导机构,并对当时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
5.教会学校的课程
教会学校的课程设置经历了由各自为政逐渐走向统一的过程。在1877年之前,各校基本由主办者自行选择、编写教材,自行安排课程。设哪些课程和不设哪些课程,随传教士个人对教会教育目的的理解不同而各异。1877年第一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设立“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就是希望通过统一编译教科书的方式引导课程朝规范化发展,这对于规范课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1890年第二次基督教传教士大会开始,对课程统一问题有了较多的关注并成为“中华教育会”努力推行的事项。考察洋务运动时期比较著名的教会学校,其课程设置一般包括宗教、外语、西学、儒学经典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6.教会学校的性质和影响
(1)教会学校的性质
教会学校是西方世界殖民扩张的产物,其根本目的是进行宗教和文化扩张。教会学校的存在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在教育上的反映,是教育主权不能独立的表现。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2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26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中国   教会学校   学校   传统   发展   传教士   课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