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二章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三)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主要作家的创作;
掌握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
课时安排:8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数据库测试 
一、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后期现代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化倾向,它在70至80年代达到了高潮。
缪里森关于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文学,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它们涉及的主要是后期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后期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延伸,它继续了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文学实验。另一种意见,把后期现代主义归结为是对现代主义的决裂和反叛,表现了后期现代作家抛弃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的企图,因为在后期现代主义作家看来,不仅现代主义以前的文学传统已不合时宜,连现代主义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变得日益陈旧。人们已普遍认为,后期现代主义虽与现代主义有密切的联系,但它却又是与现代主义显然有别的新的文化倾向和文学思潮。
作为社会文化思潮的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特殊产物。后工业社会是持新保守主义立场的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1919—)首先提出的概念。贝尔把文化作
ati9600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为切入点,深入剖析西方后现代社会的特点和种种矛盾,他试图阐明科学技术对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影响,希望重建社会学理论,使之适应后工业社会并调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矛盾。所谓后工业社会,是针对工业社会而言的。
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深受各种非理性主义的影响,这和前期现代主义是相似的,但进一步看又有很大不同。现代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叔本华、柏格森、尼采、弗洛依德等人的思想和学说,而后期现代主义主要是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影响,并和后结构主义合流。
 
二、 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二次大战后的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它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后现代思想家主张“向同一整体宣战”,“持续开
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利奥塔德语),再者,后现代文学实践和后现代的理论表述者们的理论逻辑也显然存在矛盾,这些都使得把握后现代文学的特征颇为困难,我们下面要谈到的现代主义特征只能是对公认的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的倾向、风格的大体概括。
对文学的本质、社会与美学价值、艺术形式,二次大战后许多现代主义作家、批评家作出了与前期现代主义文学观念不同的阐释,我们通过和前期现代主义文学的比较,可以看出后期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更进一步把前期现代主义本来就很激进的反叛推向了极端。它不但从根本上否定“旧的”传统(虽然在事实上任何人,包括现代主义者都不可能不生活在传统之中),而且要摒弃现代主义的“新”的规范,尽管就某种意义说正是现代主义孕育了后期现代主义,后者是由前者脱胎而来。后期现代主义文学被视为一种“缺乏公认的父母亲的文学”,“无论死去或活着的都没有”,它试图对小说、诗歌和戏剧的传统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必然是一种无视任何既定规范的、极度自由的、“破坏性”文学,是“反小说”和“反戏剧”,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具有深沉的内容,存在一种隐藏在表面之下的意义,吁请读者理解,而且可以被理解。后期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消解或平面化;它怀疑乃至否定文学的价值论和本体论。在它看来,写作消失了内容,转向中立性,即所谓“零度写作”,换句话说,写作转向了它自身。作家只能把话语、语言结构当成他们为所欲为的领地,在形式上不断花样翻新,作家的创作和读者作为“创作”的阅读都是为了享受创作(阅读)带来的欢悦,是一种表演、操作。
如果现代主义毕竟还把世界看成是个整体,那么后期现代主义则干脆视世界为“碎片”,如果现代主义作品中还有一种中心意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那么后期现代主义则否定这种中心和结构的存在;不但如此,后期现代主义作家还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以寻求。在后期现代主义小说中,结构扑朔迷离,“故事”前后矛盾,难知究竟,人物的行为缺乏说得通的动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后期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
现代主义文学的精英意识和优雅的形式使它和通俗文学泾渭分明,而后期现代主义文学则要打破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的界线,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的作品干脆以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品的形式出现,并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线。
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的写作原则和风格显现出两种十分不同的趋向。一是抛弃前期现代主义作家的艰深的文学实验,从通俗文学、科幻小说、美国西部小说以及其他一些被看成是亚文学的体裁和作品中汲取养料,试图填平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鸿沟;另一种是继续推进现代主义的文学实验并且超越它。关于后者,除了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的以外,常见的情况还有:矛盾(文本中的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在文本中,甚至在文本的同一篇章中,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端的例子是“活页小说”)、极度(如有意识地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法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例如把确定的事实和明显的虚构结合起来使得无法对作品进行解析)、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的特点和边界,如把小说“理论化”)、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甚至“非文学”话语纳入主流)。冷漠性也是后期现代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
虚拟电话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有: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产生于法国,战后盛行于整个西方世界。存在主义作家并没有发表过共同的宣言或
纲领,在存在主义这个大概念下他们对许多重要问题的观点往往有很大差异,甚至常常争论不休,但尽管这样,存在主义文学仍然表现出明显的共性。存在主义文学的题材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神话的、虚构的,但不管怎样,它总表现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这一点和许多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不同)。存在主义哲学决定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揭露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荒诞性,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这是存在主义文学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最突出的特点。存在主义者抽出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对它们作架空的、抽象的、超历史的推论;他们还把人的自由绝对化,否定人的思想和行为要受外部世界和客观规律性的支配与制约,这正是历史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但存在主义关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论定,显然又包含着对西方社会的清醒认识。存在主义还反对宿命论(萨特甚至否定上帝的存在),它并不只是要人意识到自己陷入了精神的绝境,还试图以自我选择给在荒诞中苦苦挣扎的人们指出一条出路。这是它的积极意义所在。在战争中和战后年代饱经苦难和精神挫折的西方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很容易接受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决非偶然。法国的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1913—1960)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德·波伏瓦(1908—1986)的《女客》(1943)、《他人的血》(1945)和《一代名流》
(1954),诺曼·梅勒(1923—)的《白黑人》(1957)和《一场美国梦》(1965)都是存在主义的重要作品。法国的雷蒙·盖夫、莫里斯·梅尔洛*.蓬蒂(1908—1961)和美国的索尔·贝娄、英国的戈尔丁等是具有存在主义倾向、彩的作家。
荒诞派戏剧。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首先产生于法国,而后流行于许多西方国家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使荒诞本身戏剧化,使戏剧形式荒诞化。它的主要特点是:它是“对某些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之后的哲学概念的艺术吸收”(阿尔比),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它突破了传统戏剧的一切基本规律,如完全丢弃了在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情节和结构,以破碎的舞台形象代替性格鲜明生动的人物,以荒诞的甚至语无伦次的“梦呓”代替传统戏剧中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等。从这个角度说,荒诞派戏剧也是存在主义在舞台艺术上的变体。法国的欧仁·尤奈斯库(1909—1994)和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让·热奈(1910—1986)的《女仆》(1947)、阿瑟·阿达莫夫(1908—1970)的《弹子球机器》(1955),英国哈洛尔德·品特(1930—)的《生日晚会》(1953),美国的爱德华·阿尔比(1922—)的《美国之梦》(1960)等均是重要作品。
新小说。新小说50年代形成于法国,它并不具有统一的美学纲领,严格说来,它只是一个
松散的俱乐部式的文学团体。它的成员对很多问题的观点并不一致,但他们对小说和小说技巧的看法,他们的文学实验都是激烈反传统的,他们要彻底打破传统小说模式,全面革新小说艺术。新小说的主要特点有:新小说家贬低文学的思想性和倾向性,对文学的社会意义和道德功能没有兴趣(当然,在我们看来,没有任何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的),他们关切的是技巧和表现手法。萨洛特把传统小说的格局概括为:叙述一个虚构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些人物在行动和生活,为了让读者相信故事和人物的真实性,要求助于可信的细节,新小说家为了“摆脱这一套”,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如取消人物在小说中的中心地位;情节往往含混不清,甚至互相矛盾,难以确定;完全打乱传统小说中那种井然有序的结构;在人称、视点上进行各种新颖的实验;有的甚至把绘画的原则应用到小说创作中去,要把小说由“时间的艺术”变为“空间的艺术”等等。新小说家对“真实”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传统作家。以萨洛特为代表的一些作家主张写人物意识深处的、原始状态的真实,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敏感的感应关系;而以罗伯*.格里叶为代表的“视觉派”则强调写外在的真实,热衷于对“物”作细致的描绘,为此还特别注意运用表明视觉的和纯描写性的词汇进行写作,有“物本主义”的倾向。他们还大胆进行各种语言革新。娜塔丽·萨洛特(1902—)、阿兰·罗伯*.格里叶(1922—)、米歇尔·布托尔(1926—)、克洛 德·西 蒙(19
13—)是最重要的新小说家。萨洛特的论文集《怀疑的时代》(1956)被人们视为新小说的宣言书,她的代表作是《无名氏肖像画》。罗伯*.格里叶的《橡皮》(1953)、《窥视者》(1955),布托尔的《变》(1957),西蒙的《弗兰德公路》(1960)等都是最重要的新小说。
“垮掉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于美国,这是一松散地结合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唯一共同之处是他们对社会公认的一切都抱背道而驰的态度。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倾向上,“垮掉的一代”深受欧洲存在主义的某些观念的影响,他们关心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抗议社会对他们的压抑,但往往以颓废、堕落、犯罪来表现他们的“脱俗”,和传统的价值与行为规范抗衡;在艺术上,他们标榜“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追求无节制的自我放纵,作品的结构无拘无束乃至杂乱无章,语言粗糙甚至粗鄙。“垮掉的一代”虽然包含了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但这些作家要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通过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反叛和他们焦灼、寻求、迷茫、悲凉的眼光,我们可以加深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理解;它的粗犷自然的风格在当代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一定的影响。杰克·凯鲁亚克(1922—1969)的《在路上》(1957)、艾伦·金斯堡(1926—)的《嚎叫》(1955)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作;此外,威廉·巴罗斯和格雷戈里·柯尔索也是有影响
的“垮掉的一代”作家。
连承敏黑幽默。黑幽默是60、7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它的基本特征是:在思想上,它也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大多数黑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荒诞有一种深沉的痛苦和恼怒。所谓黑幽默,就是阴郁的幽默、绞刑架下的幽默。它以表面上轻松、调侃、玩世不恭,实则无可奈何的语调叙述沉郁而可怖的故事,从而产生荒诞不经、滑稽可笑的喜剧效果。它既是一种带悲剧彩的喜剧,也是以喜剧形式“上演”的悲剧;小说的主人公往往是性格乖僻的“反英雄”,作者既同情他们的处境,又对他们加以适度的嘲弄;情节结构具有非逻辑性,作者甚至有意识地突出情节中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小说寓意的基础。约瑟夫·海勒和小库尔特·冯尼古特(1922—)是黑幽默的代表作家。托马 斯·品 钦(1937—)的《万有引力之虹》(1973)、约翰·巴斯(1930—)的《烟草经纪人》(1960)都是重要的黑幽默小说。唐纳德·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的故事含义晦涩,往往是一些片段的拼贴,难以理解,他曾说:“拼贴原则是20世纪所有艺术手段的中心原则”。他的文体奇特,风格怪异。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3:2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15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