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心理学里面的激励理论之一,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被观察者的行为,对环境加以控制和对行为加以激励或控制,而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很多专家对此理论有所贡献。比如,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哈罗德·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即“炻度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
  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氯化铵合剂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
甘肃农业大学图书馆>内含报酬率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的主要论点
  1、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2、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3、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编辑本段海德的动机归因理论
  1958年,海德(Fritz Heider)在他的著作《人际关系系理学》中,从通俗心理学(Naive psychology)的角度提出了归因理论,该理论主要解决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出事件的原因。海德认为人有二种强烈的动机:一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二是控
制环境的需要。而要满足这两个需求,人们必须有能力预测他人将如何行动。因此海德指出,每个人(不只是心理学家)都试图解释别人的行为,并都具有针对他人行为的理论。
  海德认为事件的原因无外乎有两种: 一是内因,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二是外因,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性格归因;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倾向于情景归因。
  海德还指出,在归因的时候,人们经常使用两个原则:一是共变原则(Principle of covariation),它是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这就是共变原则。比如一个人老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二是排除原则,它是指如果内外因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我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比如一个凶残的罪犯又杀了一个人,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就会排除外部归因,而归于他的本性等内在因素。
编辑本段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H·H·凯利提出,可以使用3种不同的解释说明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从事该行为的行动者。归因于行动者的对手 。归因于行为产生的环境 。这3个原因都是可能的,要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3种信息 :一致性 、一贯性和特异性 。凯利强调了3种信息的重要性 ,所以他的理论又称为三度理论。凯利又提出因果图式的概念。图式就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人们常以图式解释特定的行为。
什么是循证医学编辑本段阿布拉姆森等的归因理论
  L.Y.阿布拉姆森等人发展了维纳的理论。他们依据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作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
 
编辑本段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断理论
  这个理论主张,当人们进行个人归因时,就要从行为及其结果推导出行为的意图和动机。一个人所拥有的信息越多,他对该行为所作出的推论的对应性就越高。一个行为越是异乎寻常,则观察者对其原因推论的对应性就越大。
  影响对应推论的因素主要有 3个:非共同性结果:指所选行动方案有不同于其他行动方案的特点。例如,一个人站起来,走去关上窗户,穿上毛衣,此时我们可以推断他感到凉了。单是关上窗户的行动也可能表示防止窗外噪音,而穿上毛衣这个非共同性结果就可以使人推断这个行动是由于凉。社会期望:一个人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动时,我们很难推断他的真实态度。如一个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对晚会很感兴趣,这是符合社会期望的说法,从这个行动很难推断其真实态度。但是当一个人行为不符合社会期望或不为社会所公认时,该行为很可能与其真实态度相对应。如上述参加晚会的人在离开时对主人说晚会很糟糕,这是不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它很可能反映出行动者的真实态度。选择自由:如果我们知道某人从事某行动是自由选择的,我们便倾向于认为这个行为与某人的态度是对应的。如果不是自由选择的,则难于作出对应推论。
编辑本段卡内曼和特威斯基的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去进行因果分析。而要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后者指易于进入头脑的信息往往被利用。
编辑本段观点总结
上述这些归因理论都是继承海德的“朴素心理学家”的传统,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在归因上是进行因果分析的。事实上人在归因时并非总是按理性行事。D·卡内曼和A·特威斯基(1973)特别指出了这一点。他们不把人看成是“朴素心理学家”,而看成是认知经济学家,在归因上注意节约能量,走近路达到结论。卡内曼和特威斯基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两种启发法进行推理判断:一是代表性启发法,二是可得性启发法。前者指人们在进行推理判断时往往选择有代表性的事例。如某地家庭都有6个孩子,多数是3男3女。问你这3男3女的出生顺序,男男男女女女和女男女男女男哪个可能性大。一般倾向于认为是后者。实际上这两种顺序有同样的可能性。因为3男3女的出生顺序有20种可能,其中类似前者的只有两个,其余18个都是混合型的,混合型有代表性。可得性启发法指易于进入头脑
的信息往往被利用。如果问你班上哪个同学影响大,那么你首先想到的是那个人往往被认为影响大。可得性启发法可以解释归因上观察者和行动者的差别。对于行动者来说,情境是突出的,对于观察者来说,行动者是突出的。突出的东西容易被记住,从而容易回忆起来。这个例子也说明突出性影响归因,突出性使观察者倾向于个人归因,而行动者倾向于情境归因。   
自我设障(Self---Hadicapping),又名自我设限、自我妨碍,是低自我概念者表现出的一种心理障碍。西方心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国内只有 深圳大学李晓东教授等少数学者在近几年内进行了研究。国外最早对自我妨碍进行研究的 是Berglas和Jones,其主要表现为意识或潜意识中对自己正常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抗拒与阻碍,它包括心理和行为上的自我设障两个方面。
  心理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思考问题负面多,经常由于失败唤起消极的情绪,对自己进行惩罚或批评,自我贬抑和自我否定。行为上的自我设障表现为怯于表达与展示自己,行为退缩,通过身体不适或其它方式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自我设障不但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影响他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及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编辑本段定义
吸式挖泥船  关于自我设障的定义有很多,它是一种行为策略,可以影响到对自我的认知,中外很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国学者黄希庭人认为,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1]。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
编辑本段案例
  建功30多岁,却已拥有一个不小的公司,事业有成。可是,他却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心理咨询中,他说:“做事的时候,我总是不能当机立断,总把事往后拖。比如,一次我们和一家公司谈某个项目,人家都说对方是个很难搞定的人,但是我们的第一轮谈判很成功,对方也很赏识我。可是该第二轮谈判了,我却开始拖延,好多理由迟迟不采取行动,不和对方联系,最后还是对方主动。经过第二轮谈判,终于合作成功。可是,这种情况经常发生,每次遇到一些重要事情我总会理由拖延。我这是怎么了?”
  建功为什么遇事总拖延呢?心理学上称拖延为“自我设障”。所谓自我设障,就是面临被评价时,为了维护或提高自尊而做出的对成功不利的行为或言辞,给成功预先设置了一个障碍。比如,临近考试了,有些学生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四处游玩,或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这都是自我设障的表现。
  心理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把被试分为两组,通过暗示让第一组被试相信他们在测验中很有可能会成功,让第二组被试相信他们成功的可能性不大。然后,两组被试同时被告知,实验是为了测试两种新药物在测验成绩上所起的作用,一种药物被认为能促进测验成绩,另一种药物可能会削弱测验成绩。然后,实验者让被试自由选择服用哪一种药物。结果,第二组比第一组更愿意服用可能削弱测验成绩的药物。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第二组被试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宁可服用削弱成绩的药物来自我设障,给可能的失败预备一个“借口”。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30: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11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行为   归因   理论   影响   进行   人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