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毒理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 离子刻蚀绪论
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外源性化学物质对生物机体的损害作用的学科(传统定义) 。鄂尔多斯现象
现代毒理学(modern Toxicology ):研究所有外源因素(如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对生物体和生物系统的损害作用/有害效应与机制,以及中毒的预防、诊断和救治的科学。
现代毒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大研究领域:描述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机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
描述毒理学工作者直接关注的是外源性物质的毒性鉴定,以期为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法规与措施的制订提供基础资料。机理学的研究重点旨在识别和了解外源和内源因素对生物系统产生损害作用的细胞、生化和分子机制。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毒理学和机理学工作者提供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订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品、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健康的目的。
毒理学研究方法:动物实验或体内试验、体外试验、人体观察和流行病学研究。
毒理学应用:安全性评价、危险度评定、危险性管理与交流。
毒理学替代法▲“3Rs”法,即优化实验程序,提高实验动物福利,降低或消除动物疼痛或痛苦的方法;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并能实现预期研究目标的方法,替代整体动物实验的方法,例如采用细胞、组织或特定的动物器官等进行的体外试验,选用昆虫等模型生物进行的体内试验,以及利用理化技术和计算模型预测独行的方法。
第二章 毒理学基本概念
外源化学物(xenobiotics):是在人类生活的外界环境中存在、可能与机体接触并进入机体在体内呈现一定的生物学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又称为“外源生物活性物质”。
毒性(toxicity)摇滚狂潮:指化学物质引起有害作用的固有能力。剂量相同时,对机体损害能力越大的化学物质,毒性越高。相对于同一损害指标,需要剂量越小的化学物质,其毒性越大。
毒效应(toxic effect):又称为毒作用,是化学物质对生物体健康引起的有害作用。毒效应是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在作用部位达到一定数量并停留一定时间,与组织大分子成分互相作用的结果。当改变暴露条件时,毒效应会相应改变。
中毒(poisoning):是指生物体受到毒物作用而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后出现的疾病状态。
毒性是一种能力,中毒是一种状态,毒效应是一种表现。
毒物(poiso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就能干扰正常的生化过程或生理功能,引起暂时的或永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损害作用(adverse effect):指影响机体行为的生物化学改变,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或者降低对外界环境应激的反应能力。
非损害作用(non-adverse effect):机体发生的生物学变化应在机体适应代偿能力范围之内,机体对其他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易感性也不应增高。
毒效应谱(spectrum of toxic effects):机体接触外源化学物后,取决于外源化学物的性质和剂量,可引起多种变化,称为毒效应谱,随剂量增加可以表现为:①机体对外源化学物的负荷增加;②意义不明的生理和生化改变;③亚临床改变;④临床中毒;⑤甚至死亡。毒效应还包括致癌、致突变、致畸胎作用。
剂量(dose):▲决定外源化学物对生物体损害作用的重要因素。分为:①暴露剂量:表示个人或人暴露的物质的量,此定义普遍适用于职业和环境暴露;实验情况下,动物的量被称为给予剂量。 暴露剂量又分为:潜在剂量和应用剂量。
埃及祖玛3
社交网络模型
机体实际摄入、吸入或应用于皮肤的外源化学物的量 直接与机体吸收屏障接触可供吸收的
雷锋有老婆吗
②内剂量:为经吸收到机体血流的外源化学物的量。③靶器官剂量:为发生损害作用部位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可更好地反映剂量-效应之间的联系,也称为到达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与健康效应机制联系从低到高:潜在剂量,应用剂量,内计量,到达剂量,生物有效剂量。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5: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703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机体   作用   剂量   毒理学   生物   外源   损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