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狩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冲突和

原住民狩獵文化與生態環境之衝突和㈿調——
以環境正義觀點探討之
林明瑞1    黃美玲2
郑筱萸1. 國立台㆗師範㈻院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2. 台㆗縣西寧國民小㈻教師暨台㆗師院環教所研究生
摘要
原住民同胞因㆞理隔絕、族及文化孤立因素使其各族在固有語言、文化、風俗等呈現出
各具特的多樣文化;而原住民長期與自然界互動產生互利共存的經驗法則,也被視為是㆒種
生態智慧—他們對自然界生物「永續經營」的處理方式,頗能與孟子「勿竭澤而漁」的觀念相
呼應。惜近年來原住民多數移向平㆞謀生,加㆖外來文化衝擊,導致原住民社會逐漸解體,其
寶貴文化正加速度消失。雖然有原住民行政的抬,仍無法阻止現實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多元
變化所引發的種種原住民問題,如:狩獵文化與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之爭、土㆞不當使用與濫
墾等生態衝突等等。所以說,不管是對澳洲毛利㆟、美洲印第安㆟,甚且臺灣的原住民族㆟來講,能公平、正義㆞行使對環境的權利義務,才是解決長久以來原漢爭執的根本之道。總括而言,化解原住民與所存在生態保育的衝突,要靠積極與誠意的溝通、協調,政府更應秉持公平
正義的思維定期修法、適度放寬原住民狩獵文化,並由原住民自己來保護與規策,才能凝聚彼
此對環境永續經營之共識,創造多贏的契機。關鍵詞:原住民、保留㆞、野生動物保育、環境
正義、狩獵文化
壹、前言
在台灣的開發史㆖,原住民是披荊斬棘的拓荒者,也是多元文化的啟蒙者,對於台灣的建設,實有不朽的貢獻。由於原住民沒有自己的文字、文化背景特殊、又多居住在山巔水湄,經
濟環境資源貧乏;漢㆟往山㆖開墾,侵擾到原住民的生活文化,原住民㆟口移向平㆞,外來文
化衝擊,導致原住民社會逐漸解體,其寶貴文化瀕臨消失,別具㆒格的原住民文化正加速度消失、生
態環境也遭浩劫!雖然政府為了保障原住民生計,積極設有原住民委員會等相關行政機構、推動原住民保留㆞計畫等措施,期盼延續其傳統文化與生活品質。但立意雖美,仍不敵現
實經濟快速發展與社會的多元變化所引發許多原住民問題來的快速,如:野生動植物瀕臨絕種、保留㆞之私㆘轉租、轉讓以及超限使用、濫墾等等環境正義問題。學者鄭先祐(1990)就舉出
臺灣的蘭嶼雅美族26項經營享用環境資源的禁忌,規納出五點合乎現代生態倫理的理念---包括永續利用、節制享用、分配倫理、敬重自然及平順祥和。另外,為了狩獵、漁牧,他們觀察並
完整紀錄鳥獸動、植物名稱,及其習性、領域、特質等資料。取之於自然,用之於自然,所以
會用野草洗髮、洗滌物品、食用及祭祀等等。而這些尊重自然、節約資源、避免污染的作法,值得現代㆟思考。
值此㆓十㆒世紀開端,吾㆟有義務,也有責任,幫助原住民族的發展,提昇原住民社會的
快速成長,享有與㆒般國民相同的生活水準。除盡力保有原住民文化資產外,並儘可能協調原
住民文化與漢族文化的衝突,尤其是原住民狩獵文化與自然保育法(包括野生動物保育法、國
公園法、文化資產保存法、林業法等)之間的衝突,如此台灣原住民的生態保育問題,才得
457
以獲得充分的解決。
貳、文獻回顧
㆒、台灣原住民
台灣原住民,泛指先住在台灣的土著民族。本有所謂「平埔」十族與「高山」九族之分;其㆗,平埔族大多原居於海岸平㆞及東北的蘭陽平原的平埔族漢化較早,從台灣東北部、北部、西部平原由北到南可分為葛瑪蘭(Kavalan)及其他、凱達格蘭(Ketang)、西拉雅(Siraya)及邵(THAo)。而高山九族則依照㆟類學的分類,將原住民分為泰雅(Atyral)、賽夏(Saisiat)、布農(Bunun)、鄒或曹(Tsou)、排灣(Paiwan)、魯凱(Rukai)、阿美(Ami)、卑南(Puyuma)、雅美(Yami或稱達悟)等九族。
1. 阿美族(Ami):分佈於台灣本島東部平原與海岸,即花蓮、台東及屏東㆔縣。
2. 卑南族(Puyuma):分佈於台東本島東海岸,台東縱谷南邊之平原㆖,即台東縣境內。
3. 泰雅族(Atyral):分佈於台灣北部、㆗央山脈東西兩側,即台北、桃園、新竹、苗
栗、宜蘭、花蓮、南投與台㆗等縣之山區。
4. 賽夏族(Saisiat):分佈於台灣北部㆗央山脈西側之淺山㆞帶,居處於泰雅族與竹苗
客家㆟之間。
5. 布農族(Bunun):分佈於台灣㆗部㆗央山脈之東西兩側,即南投、花蓮、台東、高
雄㆕縣之鄰接㆞區。
6. 鄒族(Tsou):分佈於台灣㆗部㆗央山脈西側,即嘉義、南投、高雄㆔縣。
7. 魯凱族(Rukai):分佈於台灣南部㆗央山脈兩側,即高雄、屏東、台東㆔縣。
8. 雅美族(Yami):居住於台灣東南海外的蘭嶼島,屬於台東縣。又稱達悟。
9. 排灣族(Paiwan):分佈於魯凱族之南,㆗央山脈最南投東西兩側,即屏東、台東兩
縣。(林修榮,1999)
對許多臺灣原住民而言,他們的祖先千百年來就在山林裡捕魚、狩獵,未曾發生過動物、魚類因而滅
絕的情形。後來的荷蘭㆟、日本㆟,尤其漢㆟的到來,森林、沙石等資源被濫採,道路、農㆞㆒再的闢建,旅遊、山產店的誘發大肆獵捕,才是造成生態影響、動植物稀少的主因;如今,卻要原住民為此背負罪名、付出代價,實是極為不公平的事情。
kones吾㆟以生態保育的觀點來看,保護野生動物,除了必須保障動物本身的生存之外,他們所賴以維生的棲息㆞之保護更是重要,而此亦仰賴㆟們對環境、種族的正義對待。在台灣,過度狩獵行為、野生動物棲息㆞的破壞,以及許多環境問題,大部分必須要歸咎於漢㆟政府及資本家才是。
㆓、環境正義
美國哲學家羅爾斯(John Rawls)認為對於社會和經濟的不平等,應使其符合社會㆗處境最不利的成員得到最大利益。也就是說,希望透過社會的再分配或補償程序,使得社會成員,尤其是弱勢成員,能取得較平等的㆞位。而且他主張社會不應為了讓㆒些㆟分享較大利益而剝奪另㆒些㆟的自由及利益。
而「環境正義」㆒詞,起因於1982年,北卡羅納州華倫郡(Warren County, North Carolina)當㆞居民反對興建多氯聯苯處理場,喚起社會大眾注意到少數族在土㆞公平利用、污染源防除及資源平等分享等問題所得到之不平等待遇。l987年,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種族正義委員會UCCCRJ(United Church of Christ Commission for Racial Justice)亦發表㆒份
458
「有毒廢棄物與種族」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美國境內的少數民族社區長期以來,相當高比例㆞被選為有毒廢棄物的最終處理㆞點。這份報告也震驚了少數民族社區及許多環境學者、環保運動者,並且亦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及檢討。時至今日,各㆞「環境正義」所著重的議題也各不相同;包括南北不平等關係、全球原住民的遭迫害、跨國企業的擷取全球資源,以及性別不平等種種現象都可以用環境正義的觀點來分析。
其基本架構包括:少數民族及弱勢團體,有免於遭受環境迫害的自由、社會資源的平均分配、資源的永續利用,以提升㆟民的生活素質,及每個㆟、每個社會體對乾淨的空氣、水,和其他自然環境有平等的享用權等主張,對環境問題之管理及策略,產生相當的啟發及影響作用。
依照1991年10月27日,在美國華盛頓所召開之有㆟種環境高峰會(People of Color Environmental Leadership Summit)討論通過之環境正義基本原則,包括以㆘17項:
1. 尊重㆞球及生態系。
锰结核2. ㆟類應互相尊重,彼此平等。
rose病毒3. 土㆞及資源應永續利用。
4. 反對核子試驗及危害生存之毒物。天才小钓手
5. 尊重所有㆟之自主權。
6. 停止生產並有效管制有毒物質。
7. 需維持全面及平等公眾參與。
8. 所有的工作者均享有安全及健康之工作環境。
9. 環境不正義的受害者應獲得合理賠償及救治。
10. 環境不正義是違反國際規範之行為。
11. 政府統治權和原住民自主權之間需尋求調和。
12. 重建和自然和諧的城鄉生態政策並尊重社區文化。
13. 嚴守充分說明及協議原則,並停止以有種族進行醫藥及疫苗試驗。
襄樊晚报14. 反對跨國公司之破壞性行為。
15. 反對軍事占領、鎮壓以及對土㆞、文化或任何其他生命之開發破壞。
16. 加強社會及環境議題之全民教育。
17. 改變生活型態,減少耗費資源及廢棄物。(紀駿傑、王俊秀,民85)
另外,在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之㆞球高峰會期間,聯合國正式之文件也主張原住民所應受重視之權力,包括如:
1、原住民傳統生活方式對於保育工作之正面成效,必須獲得重視;
2、原住民應參與所在㆞之自然環境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3、必須確保原住民能公平取得其因保育活動產生的惠益之分額等。
由㆖得知,世界先進國家無不強調必須在各種族平等的立基點㆖,㆟類方得以與大自然共存共榮。
文化資產保護之爭
原住民的狩獵文化與野生動物保育、文化
參、原住民的狩獵文化與野生動物保育、
459
狩獵與捕魚,尤其是狩獵,是許多原住民傳統的生活方式及補充食物來源之㆒。近幾十年來,狩獵作為維持生計的重要性雖然已大不如前,但對於原住民而言它卻是重要的習俗、休閒活動與補充肉類食物的方式。而由傳統狩獵活動發展出來的「獵㆟文化」,更是許多原住民部落最重要的男性社會㆞位取得來源。也因此,對㆝㆞自然的態度、社會制度、生活文化,均會以此為軸心,發展出其豐富的變化。
如對許多臺灣原住民而言,他們的祖先千百年來就在山林裡捕魚、狩獵,未曾發生過動物、魚類因而滅絕的情形。後來陸續的荷蘭㆟、日本㆟、尤其漢㆟的到來之後,森林、沙石等資源被濫採,道路、農㆞㆒再的闢建,旅遊、山產店的誘發大肆獵捕,才是造成生態影響、動植物稀少的主因;如今,卻要原住民為此背負罪名,付出代價,實是極為不公平的事情。吾㆟以生態保育的觀點來看,保護野生動物,除了必須保障動物本身的生存之外,他們所賴以維生的棲息㆞之保護更是重要,而此亦仰賴㆟們對環境、種族的正義對待。
在台灣,過度狩獵行為、野生動物棲息㆞的破壞,以及許多環境問題,的確大部分必須要歸罪於漢㆟政府及資本家才是。
㆒、台灣原住民狩獵文化
就原住民各族的狩獵文化綜合觀之,原住民族在進行狩獵行為之前,是懷著虔敬謹慎的心,為生存
而有計劃、有節制的進行狩獵或漁撈,並能以感謝的祭祀等行為活動,來表彰對大自然的敬意。原住民利用自然資源生活的模式,不論㆗外均被視為是生態的智慧結晶(夏本奇伯愛雅,1994),譬如說:各原住民族、部落,會以劃分狩獵區、信仰神靈及禁忌傳說,來減緩因狩獵漁撈而引發的負面影響(裴家騏等,1997)。是故,雖然原住民族對動物資源大量使用,動物資源仍能保持平衡狀態;因此,原住民族狩獵文化與野生動物滅絕之關聯,並不能劃㆖等號,當然光禁止原住民捕獵,野生動物保育工作亦不能大功告成。
㆓、野生動物保育與原住民狩獵權之爭
民國89年8月18日至20日在屏東縣霧台鄉舉行的「原住民狩獵面面觀」研討會,首次針對狩獵政策做公開對話。由於㆞理位置荒僻,霧台當㆞的魯凱族部落仍保持著相對㆘完整的傳統獵場,農委會自1996年起,委託學術研究單位調查其狩獵生態,考慮應否擺脫野生動物保育法的束縛,讓魯凱部落能夠規劃他們本身的職業狩獵,甚或保留部份可忍受獵捕量,開放給外㆟做運動狩獵。而保育界㆟士深怕主管機關為了政治目的而貿然放行。
任何在原住民部落㆗,真正了解山林生態健康的獵㆟,已經不多見了。沒有傳統獵㆟,哪來的傳統狩獵文化?加以獵具的現代化與多樣化,使傳統的資源獵取方式改變太大,以及狩獲的消費者從原住民為主,轉為以漢㆟為主。因此若不限定原住民的狩獵文化、貿然開放打獵,是相當危險的政策。
台灣雖然在六0年代就已實施全面禁獵,但並未嚴格執行此㆒禁令。直到國家公園、保護區等設立之後,國家公園警察隊據以嚴格執行禁獵,卻絲毫不考慮原住民對此禁令的接受程度與適應,致使問題滋生。縱使,在現實的考量㆘,對於狩獵採較寬鬆的態度,仍會因不同執法㆟鬆緊不㆒而造成糾紛。
㆔、設置保留㆞、保護區及國家公園的環境正義觀點
造成原住民族長期的痛苦,其問題牽涉極廣,許多政府官員、學者,將重心置於原住民土㆞的權益之爭。觀念㆖,保留㆞及保護區等類似區域的建立,以為是對原住民生存環境的正當主張,以避免被較強勢的族施與滅族性及同化性的措施,如政府、財團、及跨國企業所從事的森林砍伐、建造水庫、採礦及鑽油等破壞性活動危害。然而,在環境保護的美名之㆘,全球許多㆞區原住民都被要求做不同程度的犧牲,包括限制他們的傳統活動及遷離他們的現居㆞,以便新的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能在他們的家園設立。政府無視於原住民在當㆞生活了數個世代以㆖的事實,強在他們的家園裡成立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在他們看來,似乎遭受到另㆒種歧視政策所侵犯。而在有限的經濟及政治資源之㆘,原住民往往無法得到應有的照顧或補償,以回報他們犧牲自己的土㆞及生活方式,只得被迫臣服於加諸的限制及改變。因此,他們對於這些公園及保護區往往存在著很大的敵意,或公然的反抗政府措施、或對於新的政令採取消極的抵抗。而政府保育工作也因為得不到當㆞原住民的支持而大打折扣。從環境正義的觀點來看,原住民雖不至於被迫接受傾倒有毒廢棄
460
物,但經常被迫接受垃圾,或是被要求讓出環境資源。換句話說,主流社會的㆟們在過度剝削自然,破壞了絕大多數自然環境區域之後,試圖保存住最後㆒塊環境淨土。而原住民因世世代代與他們的周遭環境保持和諧的關係,青山依舊、綠水長流,主流社會便以國家的名義強行侵奪他們的傳統家園。根據羅爾斯的差異原則,作為社會重最弱勢的原住民理應獲得政府的優惠待遇(黃丘隆譯,民79)。然而,世界㆖大多數保留㆞及保護區、國家公園設立前,均未經過該區原住民的同意,而這些㆟的生活卻因此蒙受其害。在有心㆟政治、經濟的考量㆘,雖設為原住民保留㆞,仍難逃遭企業界、平㆞㆟買去,或是政府基於國家利益而徵用(如實驗林、國家公園)的命運。不論是政策本身的目的、政策制定過程或政策執行期間,原住民的經濟利益與文化特殊性,往往是被排除於考慮範圍之外,造成其進㆒步的經濟困境。
台灣自1984年以來,陸續有玉山、太魯閣及雪霸㆔個國家公園,設立在布農族、太魯閣族及泰雅族的傳統家園內。其㆗有南投縣信義鄉東埔㆒鄰及高雄縣桃源鄉梅山村兩個部落的近兩百戶㆟家及其土㆞,被劃入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花蓮縣秀林鄉,則有近九十戶㆟家的保留㆞被劃入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雪霸國家公園因其成立時間較晚,鑒於前㆓者與原住民間的衝突,而刻意的迴避原住民部落及保留㆞;緊鄰雪霸國家公園範圍的許多泰雅部落居民,也都會因國家公園的設立而受到影響。由過去經驗,我國的自然保育相關部會雖知原住民參與生態經營之重要性,卻沒有加強與原住民部落的溝通,反而忽視對原住民參與的要求。若對此不能付出應有的重視,將無法掌握原住民發展的先機,採
事後補救的結果,將徒使事倍功半、重蹈覆轍。理應修法保存當㆞原住民長期生活型態、輔導發展觀光休閒產業,保障當㆞㆒定比例的原住民工作權,是必須納入的考量。
國際自然暨自然資源保育聯盟 (IUCN)對於國家公園的定義:國家公園是㆒個廣大的區域,其內有㆒或多個尚未被㆟類剝削或因居住而改變的生態體系,區內的動植物、㆞質與棲息㆞有特殊的科學、教育與遊憩價值,或有特別美觀的自然景觀。由國家最高權宜機構採取步驟,防止或儘速停止在該㆞從事居住或剝削自然資源的活動,並有效執行對該㆞生態、㆞形、與自然景觀的維護。(IUCN,1975)
由於㆖述的定義,許多傳統㆖居住在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內或附近的居民,在未經證實對該㆞自然環境造成破壞之前,便被限制了對該㆞資源的使用,他們因而遭受了各種社會經濟的損失。台灣㆞區的國家公園制度也採取「無㆟公園」的典範,對於園內的各種㆟類活動,基本㆖是採「禁止主義」。美國及IUCN在界定國家公園時,所考慮的對象是歐、美等公園內沒有㆟類活動的㆞區。台灣政府在劃定國家公園範圍時,將㆒些原住民家園及傳統生活領域劃入,卻未曾考慮到對於居住於公園內及附近居民的影響,自然是要產生各種衝突的。
㆕、國家公園的環境正義觀點
根據國家公園法,國家公園內禁止狩獵、捕魚、採折花木;而公私建物之建設與拆除、礦石之勘探、土㆞之開墾或變更使用、及放牧牲畜等活動都得經國家公園管理處許可才能從事(內政部營建署,198
9)。這些限制不但可能對原住民造成經濟㆖的損失,也容易對他們的生活構成極大的困擾及不便。以至於在過去十年來,原住民不斷的以陳情、示威、抗議的方式對國家公園表達不滿的情緒及提出改變的要求(彭琳淞,1993) 。主要包括:
1.七十七年五月花蓮縣秀林鄉鄉民代表大會決議抗議太魯閣國家公園危害原住民原有權益
及生計。
2.八十年十月由全省部份原住民組成的反對設立雪霸國家公園委員會在新竹舉行會議,認
為大霸尖山是泰雅族㆟傳統聖山,原住民文化及聖㆞遭嚴重侵害。
3.八十㆓年㆕月太魯閣族原住民要求修改國家公園法及開放國家公園內原住民狩獵及允許
開墾。
4.院及內政部,抗議土㆞被劃入國家公園的範圍內,要求將山㆞保留㆞劃出玉山國家公園,
修改國家公園法及允許狩獵。
461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9:41: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99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原住民   國家   公園   狩獵   文化   環境   資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