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山族刺球发展分析

体育文化导刊 2013年6月 第6期  Sports Culture Guide No.6.June.2013
台湾高山族刺球发展分析
庄文杰
(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我国台湾高山族刺球源起何时考证不详。据考证,刺球是由古代猎头祭仪演变而成的,刺球的球头逐渐由人头改变为动物头及草球。民国以后刺球完全变为娱乐性的活动。当今刺球的形式有杆球和五年祭两种。刺球在高山族地区,在鲁凯人、卑南人、排湾人及平铺人呈现出不同的运动形式及文化内涵。
关键词:高山族;刺球;五年祭;竿球;起源;发展
我国台湾高山族流传着一项独特的球戏称刺球,又称“竿球”、“判球”、“顶球”、“卡隆不”球,也称“托篙”。“托篙"系汉语闽南话借词,是“描竹竿”的意思。这项娱乐活动源于一种叫“竹竿祭”(五年祭)的古老祭祀仪式。作为体育运动,每次参加刺球者为十几个人。刺球活动多流行于平铺人、卑南人和排湾人。
1 刺球的起源与发展
1.1 刺球源起的传说
刺球(五年祭)源起何时考证不详。有关刺球源起的传说主要有以下六种:
(1)从前有一住在Chalumak的族民,因人口越来越多,居住地不敷使用,于是头目就先派遣祭师带着随扈人员下山寻新的适合居住的地方,他们来到了一处叫Pasalisue的沼泽地,因为不适合人居住,祭司乃吩咐族民继续寻,而自己因年事已高,自愿留下来,交代族民五年后再来接他,族人继续到了一个叫做Chachilutan高台地的地方,族民用茅草来搭盖房屋,到了第五年时,头目派人去迎接老祭司Tisavuluvulun时,他住的地方已经长满了竹子,所以族民只好砍下一小段竹子带回禀报,头目见到这样的情景,只好吩咐族民准备祭典,以悼念这位老祭司,这就是刺球五年祭的由来[1]。
(2)刺球(五年祭)早先是三年一祭,后发展为五年一祭。传说排湾族的先祖到神界向女神学习祭仪以祈求五谷丰收,学习农作的种植、头目婚礼的仪式等,并与女神约定,在一段时间内以燃烧小米粳为记号,请神降临人间,接受人类的献祭。
(3)传说刺球是台湾屏东来义乡古楼村的排湾族在6年一次的年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这起源于一段古代的民间传说:大意是说在很久之前,高山族有一位勇敢的青年突然发现有一只猛虎想扑灭火种,为守卫人间的火种,他用长竿刺杀了老虎,从而使人间的火种得以保存。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的英勇行为,便在民间开展了这项运动[2]。
(4)相传在很久以前,在台湾东海高耸的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古代体育项目志(负责少数民族部分)(10&ZD129);2010年度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体育类):全球化视野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现代化发展
(2010GXQ5B308)
作者简介:庄文杰(1968-)男,安徽临泉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体育健康等研究。
131
石上,有一种名叫“古拉高”凶猛大鸟专爱掠食小孩,有时也捕食家禽。排湾人发誓要除掉“古拉高”。排湾人中有几个丰富狩猎经验的玛里登埃(上年纪的老人),平日留神观察“古拉高”的生活习性,知道它喜欢扑亮光。一发现有火光,就飞来转悠几圈,只要看见地上有猎物,就冲下来捉捕。于是排湾人的卡吉达安(头目)就要求乡亲们夜间在部落的土坪上点着一堆堆篝火。四周插遍一根根顶端削得十分锋利的长竹竿,“古拉高”闻到香味,看到火光,从远处飞来,在高空一阵盘旋后俯冲下来正好撞在高高耸立的竹尖上。这种用长竹竿来捕杀“古拉高”的办法,逐渐演变成排湾人的“竿球”传统活动项目[3]。
ocn(5)刺球是排湾族具有重要意义的祭典,族中的传说是排湾先祖为了避荒年,将七名子女分开各自谋生,并且约定每五年,长者必须手持竹竿带领全族大小回家团聚祭祖,于是有了刺球五年祭的雏形。刺藤球是“五年祭”活动的重头戏,分为两天举行,由部落里的成年男子参加,第一天是祈福,第二天则是卜算命运。不过,现在的五年祭,已成为族人门庆祝团聚的活动,其欢乐气氛大于原有的问卜意义[4]。
(6)传说和日月潭的名字有关。以前,有个大潭里住着两条恶龙,一天太阳走过天空,公龙将太阳吞食。晚上月亮走过天空,母龙将月亮吞下。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当地一对青年男女——大尖哥和水社决心为人世间回太阳和月亮。大尖哥摘下公龙的眼珠吞下肚,水社摘下母龙的眼珠也吞下肚。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民族的斗志,每年秋天,人们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以求一年的日月昌明,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逐渐演变成平铺人传统刺球活动[5]。
1.2 刺球(五年祭)的演变与发展
据考证,刺球是由猎头祭仪演变而成的[6]。高山族历史上有猎头以祭神灵,馘首者视为豪杰的习俗。猎人头的也称做出草。考古学与民族学家研究证实,“百越”是台湾原住民的主要族源[7]。台湾少数民族除雅美人外,历史上均有猎首之风。对于高山族猎头的习俗在《魏书》(卷10)[8]《僚
传》[9]中记载:“所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三国时亦有记载,据佘文仪[10]《续修台湾府志》记载:“(夷州)得人头,砍去脑,剥去面肉,留置骨,……战得头,着头还,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人头次挂之,彰示其功”。《临海水土志》[11]记述夷洲人的“猎头”习俗:“得人头,斫去脑,驳其面肉,留置骨,取犬毛染之,以作须眉发,编其齿以作口,自临战斗时用之,如假面状,此是夷王所服。战得头,著首还,于中庭建一大材高十余丈,以所得头,差次挂之,历年不下,彰示其功。”《明史》[12]记载:“既收获,即标竹竿于道,谓之插青,此时逢外人便杀矣。村落相仇,刻期而后战,勇者数人前跳,被杀则立散。其胜者,众贺之。”曰:“壮士能杀人也。”其负者,家众亦贺之,曰:“壮士不畏死也。次日,即和好如初。地多竹,大至数拱,长十丈,以竹构屋,覆之以茅,广且长,聚族而居。”明末张燮《东西洋考》[13]记载:“收稻讫,乃标竹竿于路,谓之插青,此时逢外人便杀”,并用此人头来祭祀神灵,以此祈祷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这种在秋收后举行的“刺草人头”活动,明末张燮《鸡笼淡水》则有“真人版”的记载:谷种落地,则禁杀人,谓行好事,从天公乞饭食。比收稻讫,乃标竹竿于路,谓之“插青”,此时逢外人便杀矣[14]。
康熙年,高拱干在《台湾府志》卷七[15]记载“性好杀人,取其头剔骨饰金悬于家,以示英雄”。雍正二年1724年)黄叔璥卷七《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记载[16]:“山前、山后诸社,例于五年,土官暨众番百十围绕,各执长竹竿,一人以藤毬上掷,竞以长竿刺之,中者为胜;番众捧酒为贺,名曰托高会。酒酣,各矜豪勇,以杀人头多者为雄长;故杀人之案,岁不绝书。”乾隆年佘文仪《续修台湾府志》
[17]说凤山县有“山猪毛”、“傀儡”诸社,每年举行一次“托高会”,酒酣,“各夸雄勇,以杀人众、得人头多者为酋长”。林惠祥[18]《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说泰雅人盛行“杀人馘首之风,以得人头多寡定勇武等级……猎首多者,被称为勇敢之壮士,极为光耀”。起初,当他们猎首回来时,要用人头来从事祭祀活动,一是告慰亡灵[19],祈祷被杀的人不要报复。二是
132
祭祀神灵[20],以预测来年的收成如何。高山族猎人头是刺球最早的雏形。后来高山族以猎取动物的形式来代替[21]。“人头”演变为用草、藤、竹编的“藤球”代之,祭祀意义日见淡薄,这一变化过程大致在清代完成。清人黄叔璥卷七《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也记载[22],刺球在清代有的地方已经成为高山族聚众集会的一项民俗。比赛时社人各持长竿,一人将藤球抛起,众人以长竿竟相刺之。“中者为胜,番人捧酒为贺”。《重修凤山县志》记载[23],南部凤山县琅墧十八社的土著“收米三次为三年,则大会;“束草人为人头,抛于空中,各番削竹为,迎而刺之,中者为‘(麻丹毕’华语好汉也)。各番以酒相庆,三日乃止”。与傀儡番略同”。其中“束草为人头”清楚地说明,草球是人头的替代物。由此可见,刺球的各种形式在清代的康熙末年时已经形成了。而凤山县的傀儡番称刺球为“托高会”,据《台海使搓录》[24]载:“山前山后诸社,例于五年,土官暨众番百十围绕,各执长竹竿,一人以藤球上掷,竞以长竿刺之,中者为胜,番众捧酒为贺,名曰托高会”。
张侍御有诗云:“藤球掷罢舞秋千,世外嬉怡别有天。月几回圆禾几熟?岁时频换不知年。”[25]这里举行的刺球,即把球抛到空中后,用长竿在空中顶球,让球在空中弹跳。谁将球落下地就算输,输者以喝酒作为“惩罚”,纯粹只是为了娱乐。虽然清政府一再禁止猎人头,但是猎人头的习俗清以后在台湾的一些地方依然盛行,据《诸罗县志》[26]记载:“以杀人为雄长,自相攻。或伺客放径,阴射之,取其首烹剥去皮肉,骼骸以金;持以夸众,众则推以为长”。《海上事略》[27]也有类似记载:“其俗尚杀人,以为武勇。所屠人头,挖去皮肉,煮去脂膏,涂以金,藏诸高阁,以多为较胜,称为豪杰之”。因此在清《重修台湾县志》[28]中记载:“捕鹿名曰出草”。日本人占据台湾以后禁止猎头,但并未根除。
2 刺球的流传形式
2.1 竿球
竿球又叫顶球,盛行于平铺人,竿球本身是藤扎成直径10厘米大小的圆体,或者用树叶做球心,然后用棕皮把它包裹起来,再扎上一条一米
长的绳子制成。打竿球没有严格的人数限制,可以是几人、十几人甚至是几十人不等。打竿球时首先要选一名抛球手专门抛球,其他人拿球杆争抢刺球以刺中多的人为胜。最后要结束的时候,要抛一个插有羽毛的竿球,刺中便宣告结束。
2.2 五年祭
高山族语叫做“卡隆不”球[29]。每隔五年就要隆重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祭祖典礼,这也是全族人祈求丰收的一次盛会,盛行于排湾族。在庆祝“五年节”的盛大活动中,各乡村都要组织一个队伍参加一场舞竹抛球的表演活动。节日前,部落的青年从南大武山上砍来许许多多的竹,在公房前的空坪上搭起大竹台,采来松树皮,由姑娘们编织成圆圆的“卡隆不”球。老人杀猪、杀羊、杀鹿,妇女们忙着酿米酒。
3 刺球的共性与个性发展
刺球流行高山族地区[30],并且在鲁凯人、卑南人、排湾人及平铺人呈现出不同的运动形式及文化内涵。早期日本学者森丑之助曾将排湾、鲁凯、卑南地缘相近的三族合称为“排湾”,后来才区分为现在的三族。[31]因此在鲁凯人、卑南人及排湾人都有关相近的刺球流传形式的文献记载。竿球(托球舞、顶球及抛球)主要流传于平铺人。五年祭(五年节、竹竿祭)主要流行于鲁凯人、卑南人和排湾人。
3.1 鲁凯人刺球
黄铜矿
鲁凯人在丰年祭上通常举行刺球活动。刺球是鲁凯族丰年祭的重要比赛[32],部落的头目贵族代表在
祭场集合,每人拿一根长竹竿,坐在事先搭好的木架上,等待祭司将福球——一种藤材所编的球抛向天空,各部落的代表仰视福球的方向,持着长竿指向飞落中的福球。丰年祭展现鲁凯男子刺球的荣耀和尊严,是备受嘱目的活动之一。
3.2 卑南人刺球
在卑南族的初鹿部落族人,在夏季收获祭会举行刺球的活动,根据长老说[33]:最早刺球用的福球是进贡用的礼品,随着时代的改变,这项传统的习俗流失,而初鹿部落还保留下来。初鹿部落七月的收获祭在九号陆续登场,部落的长老们忙著作“tinivu”也就是福球,还有“dulas”刺球误判率
133
用的竿子,“tinivu”福球是用月桃叶包着年糕跟肉,在刺球的活动中谁刺到了表示今年会有好彩头,不过更早以前老人家说“tinivu”是进贡的礼品,是向知本部落主家表达的谢意,有引水思源的意思。
3.3 平埔人的刺球
刺藤球是平铺人在酬神谢祖、欢庆丰年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古代习俗,通常在秋后与秋千同时举行。[35]平铺人又称之为竿球、顶球、福球等。器具是实心球和竹竿。球由青藤或棕树皮将树叶紧紧地包扎而成,直径10厘米大小。竹竿长达七至八米,一端用刀刮削得十分尖锐,或者装上铁刺。据清人黄
叔璥《番俗六考》[35]记录及六十七在《番社采风图考》[36]记载“番以藤丝编制为球,大如瓜、轻如绵,画以五彩。每风日清朗,会社众为蹋踘之戏。先以手送于空中,众番各执长竿以尖托之;落而复起,如弄丸戏弹。以失坠者为负,罚以酒。男女堵观,以为欢娱。”[37]侍御张湄有诗云:“藤球掷罢舞秋千,世外嬉怡别有天。月几回圆禾几熟?岁时频换不知年”。[38]可以看出顶球在清代已经形成,并且成为番人聚众集会的一项民俗体育活动。陈国强、田富达在《高山族》记载“平铺人嬉游刺球、秋千、斗捷等。刺球是用藤丝编成的球,大如瓜,轻如帛,上画五彩。当清朗日时,将藤球抛上空中,众人持长竿以尖端托之。落而复起,如弄丸戏弹,以失坠者为负,需罚酒。”[39]平铺人增加了刺球的竞技性、娱乐性和趣味性。
3.4 排湾人刺球
排湾人[40](Paiwan;Payuan)发源于北大武山,目前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区。以台湾南部为活动区域,分布北起大武山地,南达恒春,西自隘寮,东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包括高雄市、屏东县、台东县境内,2008年人口为87709人,为台湾第二大原住民族,拥有台湾原住民少有的贵族制度,并以巫术出名。排湾族在每五年举办一次盛大的五年祭。刺球是五年祭的重要活动,刺球有刺人头的象征意义[41]。排湾人的刺球主在高雄市、鼓楼村、土坂村及武夷山等地区保存得最为完整。
3.4.1 高雄潮州排湾人刺球
高雄潮州排湾人刺球djemuljat)是排湾族[42]五年祭里最重要的活动。从制作球及竹耗时有数月,而每个动作都由巫师主持祭仪,祈福刺球活动顺利。竹[43]是由不同的竹子接合而成先端称为curu用aqauan的细长竹子削尖,用火勋烤坚硬;中段称qalu,用ljumaljumai的竹子制作;基部称为qapulu,用kavayan的竹子制作;近代麻竹传入部落就不用结合制作,高约15公尺。刺球时,用传唱、吟诵预卜部落及族人未来的命运,而刺球的意涵与数目因祭团而异,但大体上皆指涉“作物丰收”、“猎物丰富”、“风调雨顺”、“健康”、“运气”、“猎首顺利”等相关意涵。
3.4.2 屏东来义乡古楼村的刺球
古楼部落位于屏东县来义乡,在大武山系高山地区散居的排湾族部落中,以古楼部落的人口最多,刺球是台湾屏东来义乡古楼村的排湾族在6年一次的年祭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刺球工作的流程是:刺球前:山上修路,砍竹子作刺球杆、立剌球架、作刺球用的藤球。刺球:招请祖灵、进行刺球仪式、送恶灵、到刺中最后一球的勇士家跳舞。刺球后:解除五年祭的禁忌由女巫作祭、男子出猎,交还护身符。古楼部落对传统习俗最为坚持,也是目前排湾族部落中,传统文化习俗活动保留较多的部落,以保有原始风味的刺球最为隆重。
3.4.3 土坂村排湾人的刺球
土坂村[44]隶属达仁乡,座落于大竹溪中下游处,大武山自然生态保护区之范围内。土板村虽是和屏
东县古楼村唯一仍举行(Maljeveq五年祭)的村落,但它却没有完整的传说故事来诠释祭仪。他们在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开始祭仪。其仪式的传承完全依靠(puringau女巫)、(parisirisi男巫)、(parhakaljai祭司)和(mamadjangiljan头目),从不间断的依据口传和参与中学习。祭典的第一天,排湾人的贵族、巫师齐集在大头目家中,举行祈祷仪式,然后,在户外清理出一块祭祀场地,并把竹竿排列在祭场内。参加者各就各位后,由大头目的弟弟在祭场中,向空中抛出10个藤球,让参加祭祀的人用竹竿竞刺。
3.4.4 台东的南太武山排湾人刺球
台东的南太武山排湾人[45]每隔五年就要隆重
134
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祭祖典礼,这也是全族人祈求丰收的一次盛会。在庆祝“五年节”的盛大活动中,各乡村都要组织一个队伍参加一场舞竹抛球的表演活动,这是排湾人的独特的体育表演项目。竿球[46]南太武山的排湾人语叫做“卡隆不”球。
4 结语
刺球活动是一项集民俗、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体育项目,又是成年仪式活动。祭仪十分隆重,由
女巫师及男性司祭率领子裔在祖灵屋前献供,先祭拜天地男女神,创造宇宙之神,自然神,精灵、妖怪和山、水、风、火、谷等神。仪式开始时,全村社男女穿上民族盛装,踩着古老的舞步,随着歌声和鼓的节奏,绕成一长排蛇形队伍,一圈又圈地回转,象征高山族的祖先图腾“百步蛇”的再现,气势磅礴、甚为壮观。刺球者用刺球竿迎刺象征祖灵恩赐的藤球,表现慎终追远及争取福分的活动,五年一次的祭典活动凝聚高山族人之向心力和文化认同。利用刺球竿、藤球及刺球架等有形器物,运用身体活动来完成仪式动作并遵照传统身份地位及规则等各种规范在规定场地内进行活动,与运动的体系息息相关。刺球活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及娱乐价值,具有延续、强化社会组织秩序的功能。这种人神共娱的活动凝聚了族人的情感,具有社会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1][2]台湾高山族民间传统体育.
网,www.taiwan/twzlk/ty/200712/
t20071212_500448.htm.
[3] 云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网.福建
省—杆球[N].福建日报 2002,12,19.
[4][5][41]原住民族電視台.五年祭將至白鷺
[Z].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www.
t i p p.o rg.t w/f o r m o s a n/n e w s/n e w s_d e t a i l.
jspx?id=20090123000012.
[6] 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M].北京:九洲出版
社, 2009,09:78-88.
江西食品网[7] 史式,黄大受.台湾先住民史增订本[M].北京:九
州出版社, 2006,04,01.[8] 三国志卷十·魏书十.
[9] 中国历史·两晋南北朝史·周书卷·四十九·僚传.
[10] 清·佘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余志.
[11] 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
[12] 明史列传·第二百十一•外国四.
[13][14] 明·张燮,东西洋考[M],台北正中书局,
1962,09:209-210.
[15] 清·高拱干·台湾府志.
改变一生的闪念[16] 清·黄叔璥·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
[17] 清·佘文仪·续修台湾府志[M].台北:台湾文献丛
刊, 121,51,04.
[18][20] 林惠祥.台湾番族之原始文化,据国立中央
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专刊1930年上海版影印. [19] 民国·金组同.台湾高山族[M],1937:09-10. [21] 石奕龙.别具一格的高山族传统体育活动─
刺球[J]台声, 1999,09:24-25.
[22] 清·黄叔璥·卷七·台海使槎录·番俗六考.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
[23][24] 清·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
[25] 清·黄叔璥等撰.六十七·番社采风图考,(1644-
1911).
[26] 清·周锺瑄主修,陈梦林等编纂.台湾文献丛
刊·第141种·诸罗县志. 
[27] 清·郁永河·海上事略.
[28][47] 刺球.福客民俗词典,dict.folkw/.
[29] 姚同发.台湾历史文化渊源[M].九洲出版社,
2002,09.
[30] 森丑之助,台湾蕃族志第1册,台北:临时台湾
旧惯调查会,大正6年, 1917,01:23.
[31] 台湾原住民族文化园区.news.iqilu/
china/gangaotai/2011/0823/537566.shtml.
[32] 台湾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台湾原主民族资
讯网.
[33] 刘如仲,苗学孟.清代高山族社会生活[M],福建
人民出版社.
[34] 清·黄叔璥·番俗六考.
[35] 清·六十七在·番社采风图考.
[36] 清·清稗类钞·戏剧类9.
[37] 清·白麓,六十七·居鲁甫·番社采风图考·台湾风
土杂咏,38-49.
[38] 郭则沄·十朝诗乘·卷七.
(下转第139页)
135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3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996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刺球   活动   台湾   部落   竹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