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摘要:通过分析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发展模式和中外对比,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探讨研究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比较“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之异同,阐述和思考“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发展的未来。最后强调文化和教育对于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亚模式;大国崛起;社会市场经济;理性政府;科教强国;兼容并蓄
lbe
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世纪。世界的重心也随着这波澜壮阔的画卷的展开,而悄然
改变着。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兴起,更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大步跃进,以及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向东亚的转移,无怪有人高呼:“亚洲时代即将来临!”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凭借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不同时期里领一时之风骚,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成为20世纪发展模式的典范。很显然因为国情以及国家目标的不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拿来主义”般地直接套用别国模式。但是全面了解这些模式,剖析其成功和不足,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模式”的发展,对于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东亚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从宏观上分析大国崛起的基本规律,然后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教育与文化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上述东亚国家,进而探究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一、“东亚模式”
面对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尽管东亚模式极大地繁荣了上述国家的经济,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了上述东亚和东南亚的亚洲经济大国,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东亚模式有了更多的质疑。因此对于如何看待东亚模式,我们需进一步认真思考。
那么,什么是“东亚模式”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东亚模式”的解释是观点不一的。主要的观点有:
1、它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它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指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文献综述的范文
4、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模式”,认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聚乙烯
中国再生医学国际有限公司5、它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具有众多的要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有其独有特。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侧重点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行总结与概括,有些观点与分析甚至相当的精辟和深刻。
尽管上述观点看起来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东亚模式的基本特点可以总
结为:政府主导或是国家计划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重视贸易、出口主导的外向型经济;依靠科技和教育。而且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兴起无一例外的都有着美国扶植的影子。最重要的是,东亚国家普遍有着理性的集权政府,这是其保证其国家政策和制度实行的根本原因。
再把眼光收回到如今高速发展的中国,由于自身国情、内外环境以及国家价值的实现目标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不同,东亚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中国实现大国崛起的要求。因此接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
二、大国崛起
国际关系学表明,大国崛起指的是新兴大国的实力赶超世界最强国,并改变国际格局的现象。需要指出的是,有些人将崛起理解为快速发展,这种理解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程度区别,而没有看到性质差别。
发展是指绝对实力的增长,而崛起是指相对实力的增长,而且特指新兴大国与世界霸主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因为大国崛起在本质上是零和性的,大国崛起的过程就是一个国际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而这种零和性决定了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的。所谓结构性,是指新兴大国的崛起成功必然改变该国与霸主国之间的实力地位关系。不可避免地,霸主国为了维护其在国际权力分配中的主导地位,会对新兴大国进行压制。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80年代美国通过汇率和贸易规则的调整造成对日本的压制,使得日本元气大伤;又有冷战后美国积极将战略重心向西太平洋转移,以其强大的政治和军事实力在第一岛链从东从南对中国进行全面军事封锁,同时还积极鼓吹“中国威胁论”、阻挠欧盟对华军售解禁等。
为了打破国际格局,进而实现崛起,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是需要建立在一些必要条件之上,采取适当的崛起战略。概括来说就是“内外兼修,刚柔并济”。必要的条件主要有:军事上无外部入侵之虞;外部获得国际承认,内部实现政治稳定,即无内战之虞;具有大规模出口能力和技术赶超能力。
从上述条件可以看出,虽然发展与崛起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不可一概而论。但是发展之于崛起的意义
无异于跬步之于千里、细流之于江海,只有逐步积累量变,才能达到实力逆转之质变。简而言之,崛起是最终目标,发展则是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可以说要想实现崛起,我们首先必须考虑如何发展,如何快速发展,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解决因为这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的、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成败和发展模式中汲取经验,启发灵感。知识管理系统
三、政治与经济
发展的过程中当然有所侧重,但也不可偏颇,因为根据木桶原理,制约任何一个事物达到新的高度的原因只有可能是其最薄弱的一环,对于人是,对于国家亦然。
首先谈谈政治与经济这传统上归于“硬实力”的两方面,其中先谈政治。
1、政治
前述东亚模式成功的核心要素是理性的集权政府,这在东南亚国家以及“江汉奇迹”期间的韩国体现得尤为明显。这样的政府形式有利于集中力量,保证政策和制度的实施。政府通过权利高度集中,摧毁一切不利于发展的障碍,使得经济在高度威权主义下飞速发展。
但是这要求政府的高度理性,而一般而言,这种政体和相应制度安排下的政府理性和自律性是脆弱的。尤其是当这种集权性达到一定高度后,由于政府手中的权利过度集中,将会损害经济增长的自然秩序,给一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严重破坏。泰国和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拉美就是前车之鉴。
而怎样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缓解政府和民众、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矛盾呢?韩国和新加坡采取了不同的方式,但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韩国是通过民主政治改革,从权威集团内部改革派代表卢泰愚开启先河,在文人出身的金泳三、金大中等民主人士的努力下,现代韩国从威权主义向民主政府转变,虽然在此期间出现了很多问题,而且现今保留了浓厚的权威政治的特征,但确实从根本上改变了韩国传统政党的格局,并不断使韩国政坛走向制度化。
而新加坡则是另外实现了“新加坡式”的民主。虽然保持着一个强有力的集权政府,但在高度集权之下却能保证清廉执政,这不得不对“腐败来源于高度地集权”的传统说法提出了挑战。新加坡的反腐倡廉工作的成功一方面来源于其长久以来提倡的廉政文化,另一方面来源于其合理的保廉机制,具体包括高薪养廉、以规固廉、以法保廉三个方面。
对于现在的中国政府来说,盲目地推行民主化进程是不理智的。因为我国在意识形态上与资本主义国家有本质上的不同,国民素质也不足以清醒地发挥民主的正面效用,而且我国更不可能如上述国家般
得到美国的扶持,因此可以说我国如果盲目地推行民主,那么最终的结果将是社会的不稳定甚至国家的分裂。更不用说社会上许多别有用心之人鼓吹的“废除一党制”的言论了,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
在我看来,一党制不是目前问题的根本,因为新加坡也是一党制,不设反对党,但照样有着廉政政府,因此根本在于文化问题和纠错机制问题。文化问题暂且放下,后文再说。先谈纠错机制的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善的纠察以及治理腐败的制度,这不光是实施不力,也有体制的缺陷。香港和新加坡是反腐倡廉的良好学习对象,但是由于大陆的地域以及人口远大于香港和新加坡,实现和完善这样一个机制难度将远超想象,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但是只有切实解决共产党及中国政府自身的不足,削弱高度集权带来的负面效果,我们才能在这样的党和政府带领下缓步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体制改革,进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
2、经济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普遍是依靠两件法宝:一个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主要是借鉴了这两点成功经验,效果显著。在此不细说这两件法宝的巨大作用,而谈谈其弊端以及解决办法。
首先是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由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市场制度,为了使市场更加良好的运行,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政府未能很好地平衡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关系,阻碍了市场经
济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过多地扶持和保护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削弱了企业自身竞争和生存能力,这显然不利于市场的活力和进步;另一方面损害了市场制度原则,在市场经济还不够成熟时,政府参与资源配置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但是当市场逐渐接近成熟时,这便成了市场完善的最大阻碍。而且政府过分干预市场,往往造成政治权利渗入市场,官商勾结,又将重提腐败问题。
其实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上,德国一直做得很好。“社会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也是用来形容德国经济模式上的,以其很好的平衡了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国家调控的关系。
其次是出口主导型的贸易政策。一个国家具有大规模的出口能力,意味着该国能对世界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意味着该国的经济深受国际市场的制约,而且容易带来贸易纠纷以及经济制裁。明显的例子:1985年发达国家经济紧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降至2.3%;从60年代到80年代,日本与美国、西欧贸易摩擦从纺织品到钢铁,从汽车到家用电器,愈演愈烈直至白热化,直接导致了日本放弃“贸易立国”的政策,转而向内需型经济。
对于中国而言,刚过去的经济危机反而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本来危机就是说的危险与机遇并存。首先,中国可以借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顺势放慢经济增长速度,避免“经济泡沫”
的形成,进而切实解决重点是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诸多问题;其次,经济重心逐渐向国内市场转移,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进而带动国内各个产业的发展;再次,加速产业升级,从劳力密集型经济
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变,积累科技实力,进而改变出口商品的产品构成,从而在出口贸易中占得主导,避免经济摩擦;最后,考虑经济对于环境的影响,逐渐使经济模式绿化、节约化。
切实来说,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上碰到的问题都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应该这样说,目前中国遇到的一切问题都不是简单的单方面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汇率改革、房地产热和世界多国对于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贸易限制问题上。因此对于经济方面的论述简单到此为止。
yy盗号器四、教育与文化
再谈谈教育和文化这两个“软实力”范畴的部分。而这也是我所认为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也是中国这个“木桶”的短板所在。由于在之前的读书报告《大学之道,大国之兴——观<;大国崛起>有感》中对于大国崛起中教育因素以及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有详细的阐述和分析,故在此部分不过多分析。
1、教育
“科教强国”,这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诸多数据表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于教育的投入增长远高于其经济的增长以及世界的平均水平。
借鉴其经验,结合实际,我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加大对于农村和教育不发达地区以及成人教育的投入。这为的是不使教育的“贫富差距”也拉大。
2、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这点中国在义务教育方面做得较好,而且鉴于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水平各地区不均衡的国情,关于人才的选拔,目前除了高考没有更有效的办法。而且高考的改革也应谨慎。
3、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个人认为大学的扩招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由于大学教育的普适性,反而不利于科技人才和熟练工人的培养,却使得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而职校除了家长和学生所想的脸面上的原因,反而更加适合一部分学生体。
4、选拔高精尖人才。我曾经说过,由于中国有着过于庞大的人口,国民素质良莠不齐,那么对于精英的要求则需要更高。评判精英的标准显然不仅仅是能力上、才华上,更要求在精神品质上、人格素养上能够达到领导中国各个阶层前进的要求。
总的来说,无论是总结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教育政策,还是分析中国教育的现状,我都认为中国需要重塑具有真正高等教育神韵的精英教育,再凭借精英的才华和品德,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等媒体以及精英们的实际行动来逐步改变以中产阶级为中坚、工农阶级为最终主体的广大民众的观念和心态,进而实现“自上而下”的教育改良和全民素质的提高。
2、文化
再谈文化,由于东亚地区长期以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且在近代历史进程以及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又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逐渐形成了所谓的“孔子文化模式”或是说“亚洲价值观”。
这点对于中国而言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国除了是传统儒家思想的发源地,除了在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思潮的强烈冲击之外,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在长期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体氛围下,人们越来越功利、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只将经济因素视为唯一价值观。中国无疑处于一个价值观破碎缺失的年代。因此怎样将传统的中国文化、西方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形成特有的、能够成为广大众精神力量来源的新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具有相当价值的论题。
首先是儒家思想。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中体现的集体主义精神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好的契合,而传统的“忠、孝、礼、义”的道德观在这样一个思想混乱的社会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我想说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需要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经世致用”的精神。“经世致用”是实用的、是功利的,但此功利却非私心利己之功利,而是一种士大夫为天下而鞠躬尽瘁的功利。这点也是和解决腐败、明确教育目的有紧密文化联系的一点。
然后是西方文化的科学、竞争和创新精神。西方一直以来信奉的都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当今
中国,虽不至于要这样残酷地区别精英或是有能力者与普通民众或是平庸者,但是起到“鲶鱼效应”,使得整个社会有更多活力和创造力,这也未尝不可。如此当利于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更深刻学习,这也是我国不同于其他东亚国家以及历史上崛起成功的大国的根本。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诞生了思想和理论,如明灯般在不同时期对于中国革命和发展起到了纲领性的作用。因此难以想象,如果失去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庇佑,中国将会变成一个怎样不堪的景象。就今日之中国而言,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仍然是一项长久而具有非凡意义的工作。
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中国文化也是具有包容性的,因此对于文化,我们的态度应当“兼容并蓄”,如此才能融会贯通。
五、小结
上述文字从“东亚模式”亦即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模式出发,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四个方面谈论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其中实在有诸多主义而少谈问题,不免空洞。但是我以为解决问题非一朝一夕,亦非此寥寥数千字能加以概括,而且对于这些问题本身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只有等到今后亲身接触的这些问题,才能有更好的理解,从而解决之。
不管怎样,模式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虽然大放异彩但仍然缺陷很多的“中国模式”最终还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双手去实现、去改变、去完善。
参考文献:
1、沈云锁、陈先奎主编:《中国模式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曾庆祥、陈自元等著:《亚洲虎日韩新》,海天出版社,2010年版。
3、阎学通、阎良著:《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赵丕、李效东主编:《大国崛起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3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89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经济   发展   模式   政府   教育   东亚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