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考试重点

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1.大多数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呈是什么?有何例外?双缩脲反应出现在什么化合物中,该反应有何作用?
1,蓝紫。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与茚三酮反应则形成棕产物。而脯氨酸则与茚三酮反应则形成黄产物。可以用于蛋白质定量分析。      2,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也能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红紫络合物。
2.肽键有哪些结构特点?
答:一个氨基酸的α-羧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α-氨基缩合形成的化学键称为肽键。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构成的分子称为肽。
3.维持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化学键有哪些?
答:一级结构:肽键,二硫键
二级结构:氢键
三级结构:疏水作用,氢键,部分离子键和少量共价键(如二硫键)
四级结构:疏水键
4.α螺旋,β折叠结构有什么特点?
答:α螺旋:1.多态性:多数为右手(较稳定),亦有少数左手螺旋存在(不稳定);存在尺寸不同的螺旋。
2.主链呈螺旋上升,每3.6个氨基酸残基上升一圈,相当于0.54nm
3.每一个氨基酸残基中的NH和前面相隔三个残基的CO之间形成氢键,这是稳定α-螺旋的主要键,肽链上所有的肽键都参与氢键的形成。
Β折叠:1.肽平面之间折叠成锯齿状,相邻肽平面间呈110°角。
2.依靠COH形成氢键,使构象稳定
5.何为蛋白质的变性?变性蛋白质有什么特点?具有三级或四级结构的蛋白质变性后结构上有何变化?
1.蛋白质变性: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或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的丧失和一些理化性质的改变的现象。
2.特点:①某些理化性质的改变:有些原来在分子内部的疏水集团暴露出来,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粘度增加,扩散系数减小,溶解度降低,结晶性丧失,,蛋白质容易被蛋白酶降解。②生物活性丧失(主要)
一般认为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非共价键破坏,所以蛋白质变性一级结构不变,空间构象改变。
3.三级结构
4.四级结构
6.蛋白质的沉淀方法有哪些?
1)盐析: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的中性盐会破坏其胶体溶液稳定性而使其沉淀。盐析得到的蛋白质沉淀经过透析脱盐后仍有生物活性。
2)重金属离子沉淀蛋白质: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值>等电点,蛋白质带负电荷;PH<等电点,蛋白质带正电
3)生物碱试剂以及某些酸类沉淀蛋白质
4)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等电点条件下)
5)加热
等电点:在某一pH值下,蛋白质的净电荷为零,则该pH值为等电点
溧阳地震一级结构决定构象,进而决定其功能。直接改变一级结构可直接影响其功能。
大分子特性:不易透过半透膜,蛋白质溶液是胶体溶液,同性电荷与水化膜是其主要稳定因素。 沉降            沉淀
蛋白质含氮量16%,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样品含氮量*6.25
各种可抑性抑制作用比较
作用特征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反竞争性抑制
I结合的组分
E
E/ES
ES
Km变化
上升
不变
下降
Vmax变化
不变
下降
下降
第五章核酸化学
1DNA样品含腺嘌呤15.1%(按摩尔碱基计),计算其余碱基百分含量
A=T=15.1%  C=T=34.9%
2.DNA双螺旋结构是什么时候,由谁提出?试述其结构模型。
1953  WatsonCrick提出  右手双螺旋结构
3.DNA双螺旋结构有什么基本特点?其二级结构为右手螺旋结构
1DNA由两股链反向平行构成,两股链通过氢键结合在一起,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以两个氢键和T配对,G以三个氢键和C配对。
2DNA双链进一步形成右手双螺旋结构。
3)氢键(横向稳定性)和碱基(纵向稳定性)堆积力维系双螺旋结构的稳定性。
4.tRNA的结构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特点(2)含有715个稀有碱基,大多数分布在非配对区。
33’端都含有CCA-OH序列,是氨基酸结合的部位;5’端大多数是鸟苷酸。
4)都具有三叶草形的二级结构。
5)都具有倒“L”形的三级结构。
功能: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中,tRNA起选择性转运氨基酸和识别密码子的作用。
mRNA:把遗传信息从DNA带给核糖体,知道蛋白质合成
tRNA:蛋白质合成中转运氨基酸;将核酸语言翻译成蛋白质语言
rRNA:核糖体结构成分
5.DNARNA的结构有何异同?
同:都由磷酸,戊糖,含氮碱基构成
异:DNA的戊糖是脱氧核糖,RNA是核糖
降膜吸收塔
DNA是双链结构,RNA是单链结构
DNA碱基是A,G,C,T碱基,RNA碱基是A,G,C,U碱基
7.名词解释:
解链温度:使DNA变性解链达到50%时的温度
变性:双链DNA解旋,解链,形成无规则线团,发生性质改变,伴随增效应
复性:缓慢降低温度,恢复生理条件,变形DNA单链会自发互补结合,重新形成原来的双螺旋结构。伴随减效应。不同来源的两股DNA只要存在互补序列就可以形成分子杂交
核酸分子杂交:不同来源的核酸链因存在互补序列而形成互补双链结构。
增效应:单链DNA的紫外线吸收比双链DNA40%,所以DNA变性导致其紫外线吸收增加。
  核酸的一级结构是指核酸的碱基组成和碱基序列,核苷酸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构成核酸。核酸链有方向性,5三区革命′为头,3′为尾。
DNA二级结构是右手双螺旋,两股链反向平行构成,通过氢键结合,氢键按AT,CG
mRNA的特点是种类多,寿命短,含量少。真核生物mRNA5′端有一个帽子,3′端有一段聚腺甘酸尾。
rRNA在细胞内含量最多,原核生物有三种,真核生物有四种。rRNA与蛋白质构成核糖体。参与合成蛋白质
第六章酶
1.名词解释:
1同工酶:指能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组成,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和电泳行为都不相同的一组酶,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基因分化的产物。
2竞争抑制性:有些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也能与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所以能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抑制酶与底物的结合,从而抑制酶促反应,这种性质称为竞争抑制性。
当有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时,表现为Km上升,Vmax不变
2.酶的专一性有哪些类型?
(1)绝对特异性(2)相对特异性(3)立体异构特异性
3.全酶组成?各部分有何作用?
组成:脱辅基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脱辅基蛋白:决定酶的特异性    辅助因子:传递电子、原子或基团的作用
4.酶原激活的本质是什么?
马英林
形成或暴露酶的活性中心的过程。
5.有哪些因素能影响酶促反应?
酶浓度,底物浓度,温度,PH值,抑制剂和激活剂
6.Km有哪些意义?
米氏常数(1)是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2) 是酶的特征常数。
3)反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其值越小,酶催化活性越高亲和力越大
酶促反应特点:催化效率极高(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有很高特异性,酶蛋白易失活,酶活性可调节(改变酶蛋白结构)
第八章生物氧化
1.什么是生物氧化?有何特点?
生物氧化是指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H2O并释放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
生物氧化的特点
                      体内                体外
不同点 反应条件  中国慈善总会温和(酶催化)            剧烈
      反应过程  分部反应,能量逐步释放  一步反应 能量突增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产物生成    间接生成                  直接生成
      能量形式    热能 ATP                  热能 光能
相同点(1)生物氧化方式:加氧 脱氢 失电子
      (2)物质氧化时消耗的氧量,得到的产物和能量相同
    2.简述两条呼吸链的组成,排列顺序及各组成成分的递氢,递电子机制??
NADH氧化呼吸链:NADHFMN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FADCoQCytbCytc1CytcCytaa3O2
呼吸链组成:和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呼吸链复合体(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ce-cytc还原酶、cytc氧化酶)
3.哪些化合物含高能磷酸键?P104表格
磷酸肌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乙酰磷酸 ATP 乙酰CoA
4.什么是底物水平磷酸化?什么是氧化磷酸化?有何不同?简述两条呼吸链受哪些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
底物水平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反应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基团,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营养物质氧化释放的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O2生成H2O,所释放的自由能推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5.线粒体外NADH+氢离子怎样氧化磷酸化??P/O比值测定可产生多少ATP
呼吸链中有三个阶段即NADPHQCyt bCyt cCyt aa3O2有较大的氧化还原电位差,分别为0.270.220.53V,释放的自由能分别为52.140.5102.3kj/mol;因为合成ATP约需30.5kj/mol的自由能,所以呼吸链传递2e时以上三个阶段释放的自由能均足够推动合成一个ATP。其中第三个阶段释放的自由能虽然足以推动合成三个ATP,但研究表明这一阶段也只合成一个ATP
3-磷酸甘油穿梭:在细胞液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催化下,细胞液NADH将氢转给磷酸3-磷酸甘油,二羟丙酮生成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细胞液NADH将氢转给草酰乙酸生成苹果酸
解偶联剂:这类物质能解除氧化与磷酸化之间的偶联,并不阻断电子传递
第十章 脂类代谢
1.名解:酮体:包括乙酰乙酸,羟丁酸和丙酮,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正常产物。
2.试述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1)电泳分类法  α脂蛋白,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
2)超速离心分类法 (按密度从小到大)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3.试述脂肪酸怎样完全氧化。
(1)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2)脂酰CoA进入线粒体——以肉碱为载体
(3)脂酰CoA降解成乙酰CoA(也称β氧化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
4.十六碳的脂肪酸彻底氧化产生多少ATP
129个。8个乙酰辅酶A*12=96分子ATP7分子NADH+H*3=21分子ATP  7分子FADH*2=14
分子ATP,共产131分子atp,有因为活化过程消化2ATP,所以净生成129ATP,一份子软脂酸完全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26: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58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蛋白质   结构   氧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