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

一.糖无氧氧化反应(分为糖酵解途径和乳酸生成两个阶段)
(一)糖酵解的反应过程(不是限速酶的反应均是可逆的)
1.葡萄糖磷酸化为6-磷酸葡萄糖                                                     
[1] 己糖激酶(hexokinase)催化,I-IV型,肝细胞中为IV型,又称葡萄糖激酶
区别:前者Km值小、特异性差。
意义:浓度较低时,肝细胞不能利用Glc。 
[2]需要Mg++参与,消耗1分子ATP
[3] 关键酶(限速酶):己糖激酶。 [4]反应不可逆,受激素调控。
[5]磷酸化后的葡萄糖不能透过细胞膜而逸出细胞。                        2. 2. 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果糖
[1]醛糖、酮糖异构体互变,需Mg++参与   
3. 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F-1,6-BP ))
[1]关键酶: 6-磷酸果糖激酶-1( PFK-1),主要调节点。.
[2]需要Mg++参与,消耗1分子ATP    [3]反应不可逆。
4.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5. 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
          糖酵解途径上半段完成,消耗2分子ATP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1]胞浆中脱氢(无氧氧化不产能,有氧氧化产生2.5×2或1.5×2分子ATP)
[2]生成高能磷酸键 
7.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
[1]. 生成1×2分子ATP,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磷酸甘油酸
9. 2-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
[1]生成高能磷酸键
10.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ATP和丙酮酸
[1] 关键酶:.丙酮酸激酶[2]反应不可逆[3]产生1×2个ATP(底物磷酸化)
      至此完成糖酵解途径
(二)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
[1]缺氧时进行。  [2]反应由乳酸脱氢酶(LDH)催化
[3]2H来自于3-磷酸甘油醛脱氢  [4]反应可逆
糖酵解的特点:
[1]细胞内定位:胞浆(cytosol)
[2])限速酶(3个):己糖激酶, 6-磷酸果糖激酶-1(石家庄城域网 PFK-1), 丙酮酸激酶
[3]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
数量:2×2-2=2个ATP(从Glc开始)
      2×2-1=3个ATP(从糖原开始)
[4] 终产物:lactate(乳酸循环)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1、在缺氧情况下供能: 如高原缺氧、心肺功能不全时缺氧。
高岗之子高毅
2、有些组织即使不缺氧时也由糖酵解提供全部或部分能量:如成熟红细胞、神经、白细胞.骨髓。
3、在肌肉收缩情况下迅速供能
重要的名词解释:糖酵解,底物水平磷酸化
[1] 糖酵解(glucolytic):在机体缺氧情况下,葡萄糖经一系列酶促反应生成丙酮酸(pyruvate)进而还原生成乳酸(lactate)的过程称为糖酵解。亦称糖的无氧氧化(anaerobic oxidation),其全部反应在胞浆中进行。
[2] 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ADP或其他核苷二磷酸的磷酸化作用与底物的脱氢作用直接相偶联的反应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二.糖的有氧氧化(分为糖酵解途径,丙酮酸氧化脱羧,TCA及氧化磷酸化)夏商周断代工程
(一)葡萄糖循糖酵解途径分为丙酮酸
(二)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COOH
  |   NAD 硫辛酸 NADH+H
  C=O    CO~SCoA
|   HSCoA TPP FAD CO 
CH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CH
特点:
[1] 脱羧, 脱氢(NAD+),产生2.5个ATP(氧化磷酸化)。
[2]关键酶(1个):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3]反应不可逆、  [4]产生高能硫脂键。
酶和辅酶:
1、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1)丙脱酸脱氢酶(E1)
2)二氢硫辛酰胺转乙酰酶(E2)
3)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E3)
2、辅酶
1)TPP(E1)          维生素B1(由于丙酮酸堆积,导致维生素B1脚气病)
2)FAD (E3)        维生素B2
3)NAD+(E3)           维生素PP
藏文网站4)HSCoA     泛酸
5)硫辛酸(E2)
(三)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 TCA)
又称:柠檬酸循环(Citrate acid cycle) Krebs 循环(Krebs cycle)
1.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1]. 关键酶:柠檬酸合酶 [2]乙酰基进入三羧酸循环
[3]反应不可逆。(线粒体)
2. 柠檬酸顺乌头酸酶转变为异柠檬酸
3. 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1]第一次脱羧              [2]第一次脱氢(NAD+,2.5ATP)
[3]关键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4]反应不可逆
4. α-酮戊二酸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坎儿井英文[1] 关键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2]第二次脱氢(NAD+,2.5ATP) .
[3]脱羧    [4]反应不可逆
[5]产生高能硫酯键。
5. 琥珀酰CoA合成酶催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1]唯一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分子ATP。
6. 琥珀酰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1] 第三次脱氢(FAD,1.5ATP)
7. 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8. 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
[1]第四次脱氢(NAD+,2.5ATP)
TCA的特点:
[1] 细胞内定位:线粒体
[2]限速酶(3个):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3] 三羧酸循环每进行一周: 有2次脱羧,4次脱氢,共生成10个分子ATP
[4]草酰乙酸的回补:
丙酮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丙酮酸羧化酶            苹果酸脱氢酶     
糖有氧氧化过程中生成的ATP:30或32个ATP(具体计算过程参考书100页)
TCA生理意义:
1、是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
2、为氧化磷酸化提供还原当量。( NADH + H+和FADH2)
3、为其它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
4、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重要的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TCA)
TCA: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开始,经4次脱氢、2次脱羧,生成4分子还原当量、2分子CO2,重新生成草酰乙酸的过程称为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Krebs循环。
                糖酵解和糖有氧氧化的比较
糖酵解
糖有氧氧化
反应条件
缺氧情况
有氧情况
进行部位
胞液
胞液和线粒体
关键酶
3 个
7 个
产物
乳酸、2ATP
CO +H中大网络电视O、 32(30)ATP
能量生成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
氧化磷酸化+ 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理意义
迅速供能,缺氧供能,某些组织供能 机体获取能量的 主要方式
机体获能的主要方式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1:3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52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生成   糖酵解   氧化   反应   分子   缺氧   底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