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究
葎叶蛇葡萄
0引言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部门、研究者,还是一线教学实践者,对混合式教学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常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理解的局限性以及学生体的复杂性,混合式教学下的学习还停留在浅层学习阶段,未能走向深度学习,未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混合式教学的浅层化表现
流浪的王妃1.1表层化
从外在表现形式看,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将线上和线下两种物理教学空间结合起来。但部分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仅停留在外在表现层面,将线上教学视为一种教学手段和途径,作为线下课堂的补充。在线上教学阶段,教师只是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视频、
课件或慕课资源等补充性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由于缺少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学生的在线学习通常停留在浅层学习的层面。
1.2形式化
部分教师将混合式教学视为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形式的简单叠加,看作是线上和线下两种物理教学空间的机械相加。这种观念导致教师在进行混合式教学时,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割裂,没有认识到线下教学是线上教学的延伸,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线上学习的反馈情况实施线下教学,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是有机统一的。否则,混合式教学将流于形式,达不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目的。乔榛近况
1.3碎片化
上海大学成才服务中心信息化学习存在知识获取碎片化和浅层读图的弊端[1]。在传统课堂中,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督,能够较为及时、有效地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连贯地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但是,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则不同。由于学生对混合式教学的线上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且缺乏自主学习的自制力,不少学生会选择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零散地完成在线
学习任务,无法完全沉浸于线上学习内容,无法完成系统化在线学习,不容易实现深度学习。要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必须克服当前存在的表层化、形式化和碎片化等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2深度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的相关性
2.1深度学习
1976年,马顿(Marton)和萨乔(Säljö)针对只是孤立记忆和非批判性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提出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指出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有助于学习者提高解决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2]。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三个角度对深度学习进行界定[3]。霍顿(Houghton)认为,深度学习是学生通过分析、理解、决策和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理解知识,并且能够在高水平思维的学习活动中主动、批判性地理解和运用知识[4]。景洪娜、陈琳、赵雪萍认为,深度学习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并从特征上对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进行了对比[5]。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将深度学习能力分成三个维度:认知领域、人际领域和个人领域[6]。美国研究院的SDL项目从学习结果的纬度诠释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主要包括掌握核心学科知识、批判性思维和复杂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学习毅力六个维度的基本能力[7]。从以上概念的厘定可以看出:深度学习是在学科核心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理解的深层学习方式,在信息加工、批判分析、知识重构、知识迁移过程中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着重强调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提高学习者的高阶能力。许多研究重点关注的是知识结构的重构、知识的迁移以及高阶能力的培养,但深度学习还应注重促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价值和情感的升华,这是深度学习更高层次的要求。当前,我国教育界正在开展的课程思政充分体现了深度学习的这一要求。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实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的目标。深度学习的价值和情感目标与课程思政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升华这三个维度考虑,才能促进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2.2深度学习与混合式教学的契合性
1)深度学习是混合式教学的目标。
1978年12月发生了什么大事混合式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将浅层学习有效提升为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混合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反思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这些高阶能力正是深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深度学习的目标。
2)混合式教学是深度学习的有效手段。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先学后教”,学生需要在课前阶段进行自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在线下课堂教学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线上自学的情况组织课堂活动,通过教师进一步讲解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个人展示、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所学知识。在课后巩固阶段,教师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定的实践活动或者模拟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所学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深度学习。
3)深度学习过程与混合式教学过程的一致性。
布鲁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首先通过线上自主学习“记忆”和“理解”浅层基础认知知识。课堂上,在师生和生生互动交流中,学生通过“应用”和“分析”内化所学知识,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在课后线上学习阶段,学生一方面可以无限次重复使用线上学习资源,反思“评价”所学知识,进一步强化认知;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拓展性和探究型任务及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实现知识迁移,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由此可见,深度学习和混合式教学的过程具有一致性。
2.3深度学习对混合式教学的要求
1)认知结构的重构与完善。
学习促进认知结构的变化,但单纯的知识量变不会引起认知结构的改变,新知识需要与原有知识有机融合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质变。深度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累积,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新知识进行创造,寻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将新知识融入原有知识结构中并进行重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混合式教学下,深度学习始于课前的线上学习阶段。教师首先对学习者进行前端分析,根据学生现有认知结构设计线上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在新旧
知识之间建立初步联结。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和批判性思考,激活原有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初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堂讲解和讨论阶段,教师通过组织探究型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内化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合理完善的认知结构。但是,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本身,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掌握核心学科知识,而是要学会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2019年度作品回顾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51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   知识   教学   学生   深度   能力   教师   进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