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视角下重庆形象的他者建构

2021·2(下)《科技传播》
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他者’视域下的城市纪实影像建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18YBCB095;重庆工
商大学科研启动经费项目“战略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对周边国家传播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1555010。
作者简介:黄小洁,硕士研究生在读,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为新闻媒介与新媒体。
纪录片视角下重庆形象的他者建构
保利民爆济南科技有限公司黄小洁
摘  要  近年来,城市形象的建构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纪录片作为城市形象的视觉载体,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具有突出作用。文章以外国人摄制的重庆纪录片为代表,探究他者建构重庆形象背后的原因,并对他者视域下纪实影像的重庆形象进行考察,得出关于重庆形象建构的启示。关键词  纪录片;重庆形象;他者建构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1)277-0114-03
一个清晰而又独特的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 表现,同样,一座城市形象的好坏,也与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此种情境下,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城市形象的建构和传播,关于城市形象建构的话题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最早提出城市形象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他在其专著《城市意象》中指出: 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其中每一个都反映了相当一些市民的意象[1]
。我们对城市形象的认知,除自身旅游实践外,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传播的新闻报道或影像文本形成认知,而纪录片作为影像文本中感染力最强、传播力最广的方式,俨然已成为展示一座城市
形象的最佳载体之一。1  “他塑”之因:他者视域下重庆形象的建构机制美国政治学家摩根索(Hans J. Morgenthau)认为,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同我们的实际情形一样重要, 我们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中的身份[2]
。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他塑比自塑往往更有说服力,他者视域下的重庆纪录片研究呈现井喷式发展。1.1  综合实力发展促使重庆进行纪录片表达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综合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极大提升。党的十九大以来,重庆立足于“两点”,将建设“两地”,实现“两高”作为新的历史
时期发展的战略定位。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重庆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努力充当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与“两点”“两地”“两高”相互贯通,习总书
记在新时代还标注了重庆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赋予了重庆重大使命。新时期的新使命不仅意味着重庆的综合实力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认可,同时也为重庆指明了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诚
然,担当这一重大使命不仅需要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上稳步发展,城市精神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对城市的发展也具有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样需要注重。
1.2  纪录片是建构传播重庆形象的重要载体纪录片作为传媒艺术中较为特殊的影像形式,
相较于虚构类的影视作品,因其真实、客观的特征,
成为受众可靠的信源。因此,纪录片可以客观、系统地呈现一个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空间。城市纪
录片不仅是城市文化传递的重要载体,更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利器。与重庆城市宣传片不同的是,重庆城市纪录片
更能穿越重庆华丽的城市外表,以小个体映衬大
体的方式展现重庆的精神人文气息。此外,重庆城市纪录片能够深度挖掘文化风俗,反映精神风貌、感受众生活、放眼城市未来等,以重庆为主要拍
摄内容的纪录片的播映,有利于通过镜头挖掘重庆的文化特,从而帮助人们客观全面地了解重庆的整体形象。
《科技传播》
115
1.3  他者视域下的重庆纪录片折射多重意蕴 所谓“他者”,指的是一种文化为确立自身为中心的价值与秩序,而塑造的一个与自身对立并低于自身的文化影像,更多地表现着文化主体的观念、想象、价值、信仰与情感[3]。他者纪实影像中呈现的重庆形象一方面是外国人在主观意识支配下建构的充满异国情调的镜像,表达着外国人对“重庆”这个他者的理解,另一方面它也作为重庆形象的镜像折射,在反映重庆形象的同时,更代表着西方社会对重庆的期许与阐释。综观目前外国人拍摄的重庆记录片,他者身份表现为多种情形:一是作为个人的他者,如挪威青年Christian Henrik Nesheim 拍摄的纪录片《重庆——不为人知的中国大都会》;二是作为官方机构的他者,如英国BBC 拍摄的纪录片《全球成人文学论坛
变化最快的地方》;三是作为中外合作的非纯粹他者,如由中共重庆市委外宣办、重庆市旅游局与美中友好协会、美国广播公司(ABC)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巴渝山城-美丽重庆》。2  “他塑”之实:他者视域下重庆形象的媒介呈现纪录片创作者由于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文化经验,使其在对重庆题材纪录片的把握上有所差异。重庆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的结合体,现正处于城市化的急剧发展过程中,因其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学者崔之元将之称为“中国的缩影”。与本土纪录片不同,外国导演拍摄的重庆纪录片,摆脱了文化负担的束缚,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文化体系的视角,但受到各国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以及个人偏好的制约,外国人拍摄的重庆纪录片建构并输出不同的重庆形象。
2.1  “问题重庆”形象在国外涉渝纪录片里,文化误读和文化偏见的问题根深蒂固。近年来,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中国形象在国际社会上逐步变得清晰、明朗起来,但在纪录片领域中,仍不乏对中国形象乃至城市形象的扭曲和误读。长期以来,西方以“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关注中国,以西方文化为中心来解构与建构中国城市形象,因而在其话语体系中,建构的城市形象难免有些变形。外国纪录片中构建的“问题重庆”形象主要围绕重庆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环境污染严重、贪污腐败问题严峻、城乡贫富差距悬殊、宗教信仰盲目、忽视人权等社会话题进行。例如美国探索频道 Discovery 播出的专题纪录片《资本主义的人民共
渭河谷地和国》中第二集《由主义到利己主义》揭示了重庆发展过程中存在崇洋媚外的消费观、灌输式
教育、无人道的计划生育等社会问题;第四集《这是经济,》中表明重庆发展与矛盾并存,环境污染、贪污腐败等问题日趋严峻。又如由张侨勇导演拍摄,后于加拿大上映的纪录片《沿江而上》,该片以三峡大坝工程的大规模移民给重庆人民带来的不便为议题,塑造了破环自然环境、社会金钱至上之风盛行、政府暴力强制移民搬迁的重庆形象。这些纪录片并非单纯的向观众传播一个快速发展的重庆形象,而是意图让观众意识到重庆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更加严重,总体上呈现了一个病态发展的“问题重庆”形象。 2.2  “发展重庆”形象近年来,对“发展重庆”进行形塑的作品日渐增多。如上文中提到的《重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中国大都市》,该片全面地展示出了一个全新的蓬勃
发展的重庆形象:在重庆市区有1 800万人口,与
纽约大城区相当,还有1 400万人口住在重庆市辖区里,使得重庆总人口与加拿大大致相当;与此等
空前规模的城市化潮流相匹配,重庆市区每天建造13.7万平方米的住房、办公室、工厂,大约相当于23个足球场;重庆轨道交通网最惊人的地方并不是它现在的样子,而是将来的规模,市政府计划在未来15年额外建造13条轨道交通 ……重庆市与美国广播公司(ABC)合作拍摄的纪录片《巴渝山城—美丽重庆》通过展现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繁华的都市风貌、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等特,描绘了重庆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片中多次对重庆的发展表示称赞,如“在中国西南深处,有一座飞速发展的城市”“重庆是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国际影响力与深厚的自然文化底蕴相得益
彰”,此外,该片还将重庆与美国纽约进行对比,认为“同纽约一样,重庆也是主要的制造业枢纽, 吸引世界各地来客观光旅游,到此经商”。 从上述话语可以看出,该纪录片对重庆的发展持肯定态度 ,另外,该片在叙述中也插入了采访片段,这些采访使整个影像文本更加完整。2.3  “开放重庆”形象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 作为中国的战时陪都,一举跃升为大后方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从一个内
陆山城跃升为国际名城,其文化的开放性、容纳性不言而喻。同时,重庆又是一个移民城市,各地外来的移民带来不同的地域文化,在重庆这方土地上,各种文化相互包容并焕发出新的光彩。
2021·2(下)《科技传播》
116
以中国和荷兰联合拍摄的纪录片《沧浪万里长》为例。该片以荷兰籍华裔青年张克雷寻根重庆为切入点,采用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叙事方式,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荷兰王国在重庆设立外交机构,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从而建立起深厚友谊的故事。《沧浪万里长》在片中表现历史事件的时候并非用抽象的手法,而是用平实的、原生态的叙事方式,去表现中国人民、重庆人民以及和中国人民共同承受战争考验的外交官们的坚韧顽强、乐观豪迈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该片在追溯历史
的同时也关照现实,在片子结尾处,描绘了重庆在开辟“渝新欧” 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当中, 推进重庆与欧洲特别是荷兰的经济贸易关系,努力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蓝图。
3  “他塑”之路:他者视域下重庆形象的建构思考
3.1  以他者叙事勾勒重庆形象
1976年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在《超越文化》中提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在高语境文化里,信息的表达较为含蓄,而低语境文化则强调开门见山、直接明了。外国人拍摄的重庆纪录片擅长使用西方受众习惯的低语境模式进行叙事,从而将表现宏大主题的“大叙事”向“小叙事”转换, 弥合了传播过程中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差异。
低语境文化叙事模式中,外国人拍摄的重庆纪录片将目光转向了普通人物,如重庆棒棒军、农民、农民子女等人物皆为其关照的对象,并且通过情节化、故事化的处理手法,不仅使叙事更流畅,也让故事更有观赏性。在叙事视角上,外国人拍摄的重庆纪录片采用多种视角相结合的方式,联结起重庆各个区县、不同时空的组接画面,通过画外音带动观众融入故事场景,通过这种全知视角与内外视角的相互配合,呈现的重庆形象也更为全面和客观。
3.2  以他者视角传播重庆形象
霍尔曾提出了文化符号学中的“三种解码”理论,即对抗式解码、主导式解码及协商式解码,其中对抗式解码主要是指观众选择与制作者完全相反的立场解读文本,这种解码方式带有一种针锋相对的意味。目前大多数的国产纪录片多以中国人的视角出发进行自我叙述,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形态彩,容易让国外受众产生距离感和对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因此也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对抗式解码”,不利于城市形象传播。
在“他者”视域下记录的重庆人物故事、文化
风俗、社会发展更能让国外受众形成共鸣和认同,在讲出重庆特的同时又容易让海外受众易于接受,从而降低了“对抗性解码”的可能性,这种视角既展示了重庆的风貌,又让国外受众乐于接受重庆形象。
3.3  以他者之镜提升重庆形象
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 他认为 每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反映他人形象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4]。
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对重庆形象的认知。 外国人拍摄的重庆纪录片中,他们对重庆的评价、态度等也是反映重庆的一面“镜子”, 我们透过这面“镜子”可以从另一角度认识和把握重庆当前的发展状况。客观
来说,由于价值观念不同导致创作者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定偏颇,是难以避免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撇开那些偏颇和恶意,这些来自“他者”的声音也正是重庆经济飞速发展的成果及与其相伴而生的弊端的形象呈现。倘若以宽容的态度倾听“他者”的声音,辩证对待外国人对重庆的历史及发展的评价和态度,有利于重庆形象在本土观众乃至世界观众的心中得到提升。
4  结语
纪录片中的城市形象是一种表象的物质内容反映,他者镜头下折射出的重庆形象,渗透着视觉文化主导下的重庆形象建构,而影像背后的多元文化表达,不仅可以向人们展示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展潜能,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和情感的表达,同时,他者视野中的重庆形象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重庆发展,个体、他者与城市关系的思考。
dxs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第二版.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7:35
[2]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 among Nations: the
高尔夫公司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The Mc Graw-Hill Companies Inc,1985:86-97.
[3]周宁.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七百年来西方中国观的两个
极端[J].学术月刊,2005(8):11-18.
[4]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黑涩会apple
源,译,华夏出版社,1989:1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51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重庆   纪录片   形象   文化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