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江苏省2021年新高考适应性考试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 西周以前,图书属于国家秘藏,由史官掌管。春秋开始,各诸侯国拥有自己的藏书所,士阶层也已经能够读到官方藏书。进入战国时期,图书流通的速度大大加快,士阶层中私人藏书逐步增加。这一变化
A. 表明私人讲学日益普遍    B. 具体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状况
C. 实现诸侯富国强兵要求    D. 有利于文化传播与学术繁荣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藏书从周天子的官府行为下移到诸侯,再下移到士大夫甚至
私人,这促进了书籍的流动及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学术的繁荣,D正确;材料与私人讲学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A;“具体反映”的说法表述有误,排除B;材料与诸侯的富国强兵无关,排除C。
2. 汉高祖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郡国庙。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郡国庙制的兴衰,主要反映了西汉
A. 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 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 神化刘氏家族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主张,汉元帝主张废除郡国庙制也是沿袭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的政治意图,故B项正确;儒家独尊地位在汉武帝时期已完成,故A项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故C项错误;废除郡国的宗庙与神化刘氏家族的统治不吻合,故D项错误。
3. 海尔大王子冰箱唐中期以来,城隍神成为官府所规定祭祀的神衹。各座城市的行政首脑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城隍的仪式。城隍已被民众奉为专门守护城池的神衹,而且其神格及影响超过土地神。当时,大众的城隍信仰浓烈是源于
A. 官府推崇神灵崇拜    B. 儒学正统面临挑战
C. 土地财富作用削弱    D. 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城市经济功能凸显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城隍神成为官府所规定祭祀神衹。各座城市的行政首脑每年按时举行祭祀城隍的仪式”可以看出,政府在城隍信仰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与儒学面临挑战无关,排除B;从材料中看不出土地财富作用削弱,排除C;宋朝时期,城市商业打破了原有的时间空间限制,城市经济功能凸显,排除D。
4. 如图为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 印刷技术发展    B. 城市经济繁荣
C. 科举制度完善    D. 市民文艺兴起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白话小说大量出现”“民众喜闻乐见”等信息可知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部分情况折射出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并发展壮大,因此推动了宋代文学艺术领域的这种变化,B正确;印刷技术发展、科举制度完善有利于宋代文学艺术的发展,但是对题干上所述的变化并不起直接作用,AC排除;市民文艺兴起是宋代文学艺术领域变化的表现,而非因素,D排除。故选B。
5. 明代中后期出现一批要求冲破“天理”教条束缚的思想家,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这说明
A. 封建等级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B. 文学创作迎合市民需要
C. 心学的发展影响到戏曲创作    D. 宋明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其中罗汝芳以人之“赤子之心”来诠释“良知”,肯定人性中正常情欲的合理性。深受罗汝芳影响的戏剧家汤显祖在作品《牡丹亭》中彰显一个“情”字。”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市民要求冲破“天理”的束缚,追逐商业利益,因此出现了一批符合市民需要的文学作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排除A;材料反映的不是心学的发展,排除C;D项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
6. 魏源建议设立造船厂制造战船。他认为,“舟舰缮矣,必练水师”,在武举考试中增设水师一科,“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并且特别提出,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魏源的构想
pc3
A. 尚未突破天朝上国思想潍坊日向友好学校束缚    B. 强调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完整
C. 反映了洋务派专业人才的匮乏    D. 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
【答案】D
【解析】
京华时报 农夫山泉
【详解】依据题干“舟舰缮矣,必练水师”“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出洋贸易的商船,经商家禀请,可派战舰护航,以保安全”等信息可知魏源已经具有初步的海权意识,着眼于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维护中国的领海主权和海洋利益,D正确;题干没有体现魏源仍然受到天朝上国思想的束缚,而是体现其具有务实的海权意识,A排除;魏源的构想强调抵抗西方国家海上侵略、捍卫国家的领海主权和海洋利益,B排除;魏源属于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代表,而洋务派出现于第二次战争后,C排除。故选D。
7. 武昌起义“第一”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如表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
出处
观点
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
城外起义总指挥升指挥罗金玉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时间是10月10日晚上6时零5分
dpph自由基清除率
孙中山《建国方略》
为自存计,熊秉坤首先开发难
史学家章开沅等主编《辛亥革命史》
届时,罗金玉首发一,辎重队的革命者即将马草房点燃,举火起义
A. 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    B. 革命家的观点具有权威性
C. 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可信    D. 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表格中的材料可以看出,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与《建国方略》,《辛亥革命史》中的论述都有出入,由此反映出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而不能听信版面之词,故D项正确;当事人的回忆并不一定更接近史实,排除A项;革命家的观点也不一定更具有权威性,排除B项;史学家的著作并不一定更为可信,排除C项。故选D。
8.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A. 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 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 助力中国政府成功收复山东主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可知,中国劳工为一战协约国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故B正确;列强放松对中国侵略的原因是忙于战争,无暇它顾,而不是由于华工的缘故,故A错误;华工虽然做出贡献,但是不能够改变欧洲格局,故C错误;巴黎和会上,中国并未收复山东主权,故D错误。
9. 如图是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受到抗日根据地老百姓的广泛欢迎。该作品重在
A. 宣传民众拥护国共合作抗日    B. 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C. 激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    D. 动员根据地民兵参加八路军抗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革命艺术家彦涵创作的新门神年画将八路军和民兵置换为门神形象,生动反映了八路军和民兵的英雄气概,有利于倡导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击日寇,B正确;依据题干年画上“抗战胜利”“军民合作”等信息可知该作品宣传军民合作抗日,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抗日,A排除;题干信息没有体现鼓励军民效法古人保家卫国或民兵要参加八路军抗战,CD排除。故选B。
10. 1991年末,中国人发现,在他们的西边突然多了几个邻国,而这时新版的世界地图还没来得及印刷。对中国边境上行匆匆的人们来说,这一变化并没有那么可怕,生活更忙了,有更多的生意在等他们去做。这反映出
A. 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 中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国策
C. 苏联解体并未影响到中国社会    D. 改革开放的国内阻力大为减少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中的时间是1991年末,背景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所以中国“多了几个邻国”,但是“这一变化又没那么可怕……更多的生意”一处体现出中国并没有因为苏联解体而放弃对外开放的步伐,而是继续坚持这一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共识的问题,故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有更多的生意去做”说明还是有影响的,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的视角是中国的邻国变动,而非是国内方面,故D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5: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5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排除   材料   市民   没有   反映   城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