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5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民主革命
命题时空定位
第5讲 列强入侵与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考试要求:(1)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①战争的背景(b);②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③《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④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①黄海海战(b);②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③左宗棠收复新疆(b)。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战争的背景——(b)
(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于巨变的前夜。
2.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b)
(1)1840~1842年中英战争
(2)1856~1860年英法对中国的第二次战争。
(3)1883~1885年中法战争。
(4)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97干干
(5)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微点拨 英国向中国走私的直接目的是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源不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而是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是中国战败的关键所在。
3.《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c)
条约
主要内容
危害
俄狄浦斯情结
《南京条约》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银元
(3)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4)议定关税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国的干涉未能得逞)、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从此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辛丑条约》
(1)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4)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迫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c)
(1)国民生活方面: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造成深重灾难;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方面:列强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领事裁判权)、关税等主权的完整。
(3)经济方面: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政治贷款、赔款、在中国开设工厂、修筑铁路等方式输出资本,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总之,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中国由原来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左宗棠收复新疆——(b)
戒严
(1)背景
①第二次战争后英、俄力图在新疆扩张侵略。
②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略新疆,获英法支持。
③1871年,俄出兵强占伊犁。
(2)目的:驱逐阿古柏,收复新疆。
(3)过程
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全部新疆地区。
②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收回伊犁。
③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2.黄海海战——(b)
(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
(2)经过: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
成长第一课堂
(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山东威海卫之战最终全军覆没。
特别提示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互有胜负,日舰最先逃离战场。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b)
(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2)经过:邱逢甲、徐骧领导台湾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
(3)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考点一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列强侵华的阶段性
侵华战争
烟气烟碱量
发展阶段
条约体现
外相
两次战争
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要求扩大商品倾销的愿望
开放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甲午中日战争
以扩大资本输出为目的,反映出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期的要求
开放通商口岸;在中国内地开办工厂,免征内地税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以镇压中国革命和瓜分中国为主要目的,是资本输出导致领土瓜分的必然反映
对中国进行经济、军事控制;严禁中国人民的反抗等
2.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战争的影响
(1)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变化,中国步入近代历史。
(2)社会政治:导致晚清政局的变化,出现洋务派。
(3)社会经济:开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兴办,有利于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4)阶级关系: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先后产生。
(5)社会思想:一批爱国的封建士大夫(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觉醒,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芽,产生了“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
(6)对外关系: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外联系加强,中国被迫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对外关系逐步近代化。
(7)社会生活:西方的生活习俗、交通工具等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3.资本输出的含义和影响
(1)资本输出概念
资本输出是指一个国家对外投资放贷的一种经济活动,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2)导致双重后果
①对输出国:一方面,增强了输出国的财富和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也造成输出国的实体
经济发展停滞和缓慢。英、法两大资本输出国的经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缓慢发展便是很好的证明。
②对输入国:一方面,推动了输入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方面,导致输入国的经济畸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和贫穷落后。
1.(2018·11月浙江选考)有学者指出:“今日没有人会替一手持、一手兜售的恶霸行为辩护;但这一众所认同的观点,依旧未把本身当作问题的关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人们不应忘记,近代历史上,以维护可耻的贸易为目的发动的两次侵略战争发生在(  )
A.1840年、1856年    B.1840年、1883年
C.1860年、1894年    D.1860年、1900年
[抓题眼] 战争以维护可耻的贸易为目的是题眼所在,由此可推知为两次战争,分
别爆发于1840年和1856年。
[析错因] 对近代列强侵华战争时间记忆不准确是失分原因。
答案 A
2.(2017·江苏高考)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贫富不均    B.莠民作乱
C.民性懦弱    D.吏治败坏
答案 D
解析 耆英认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官员掩盖社会阶级矛盾(“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欺压良善”、自骄自大(官犹诩诩自得……自命为能员)。D选项“吏治败坏”可涵盖这些意思,为正确选项。材料所
述的“贫富不均”“莠民作乱”现象是官员所掩盖现实,立意在于说明官员腐败而不是揭示战争失败的原因。“民性懦弱”是官员粉饰太平、掩盖百姓“闹事”的理由,这都是耆英用以说明吏治败坏的论据,而不是战败的论点。故A、B、C项都为错误选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5:39: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列强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