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革命”论与重提革命史

告别革命 论与重提革命史∗
兼论新革命史研究何以可能
常利兵∗∗
摘㊀要㊀革命可谓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向来为国内外学者所重视和研究㊂20世纪的中国,在某种意义上是革命展演中的中国㊂近年来,中国革命史的书写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趋势,不仅试图突破传统革命史观的政治架构,也积极地将革命与社会变迁关联起来,以新史学视野重新解读中国革命,为中国史研究的纵深发展开辟了新愿景㊂本文对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基础上,又对李泽厚 告别革命 说的主旨及其引发的多种争论做了重新解释;进而提出了重提革命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对今后新革命史研究的可能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㊂
关键词㊀ 告别革命 ㊀新史学㊀新革命史
引㊀言
革命可谓20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㊂中国与西方都深处革命时代,诉诸革命,成为最强的时代表征㊂20世纪的中国,也主要是革命展演中的中国㊂由晚清向民国转型中,革命不断凸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革命更加广泛和深入㊂两次大的社会转型,均与革命紧密关联㊂传统帝制㊀㊀㊀㊀㊀
古拉米什维利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中共党史学学科发展史研究 (项目批准号:16BDJ014)的阶段性成果㊂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教授㊂
告别革命 论与重提革命史
倒塌,中华民国建立,得益于革命;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同样来自革命的成功㊂甚至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被称为又一次革命㊂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出现了对革命的全面反思,代表者为李泽厚的 告别革命 ㊂他试图对一个世纪以来的革命实践进行全面彻底的检视和批判,告诫人们,不能再革命了,应走改良的路㊂李泽厚为什么要 告别革命 ?其理由是什么?他能够 告别 吗?取而代之的又是什么呢?事实上,李泽厚的 告别革命 论不可能真正地告别革命,也不是一种积极面对过去和历史的选择㊂假使真的要 告别 革命,也只有在剖解革命时代的实践逻辑过程中才可能实现;相反,如果只是立足当下去简单地宣扬所谓的 告别革命 ,恐怕是难以奏效的一厢情愿罢了㊂
所以,面对 告别革命 论及其引发的各种争论,我们尚需重提革命史,对革命问题进行再解读,运用新资料㊁新方法㊁新视角,超越传统的革命史架构,将革命与具体的时空情境结合起来,注重对革命
与政治㊁革命与社会㊁革命与文化㊁革命与观念的综合性研究㊂只有对革命时代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其内在展演的逻辑和理路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解构之后,那时, 革命 才可能走进历史的垃圾堆㊂致命游客
虚拟博物馆当前,学界时有 新政治史 ㊁ 新革命史 ㊁ 新党史 的提法,①试图对传统的政治史㊁革命史㊁党史国史研究进行解构,而建构出一套新的史观,对政治㊁革命等问题进行再研究,以重新书写中国近现代史㊂这既得益于近些年来不断有地域化新资料的发掘与利用,也是现实社会变革的内在诉求使然,正可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㊂本文即是以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最新代表性成果为切入点,对其史料与史观进行了分析讨论,并通过重新审视 告别革命 说及其争论,提出了重提革命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问题,进而对新革命史研究的可能路径提出了系统深入的思考,希望能对深化中共党史学科发展史和中共史学的学术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㊂
①详见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福建论坛“2009年第6期;李金铮‘向 新
革命史 转型:中共革命史研究方法的反思与突破“,‘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1期;
曹树基㊁刘诗古‘历史学的研究方向与范式  曹树基教授访谈“,‘学术月刊“2012年第12期㊂
一㊀ 静悄悄 的革命史研究热
近年来,关于20世纪中国革命史研究再次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㊂①20世纪的中国革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辛亥革命,二是国民革命,三是中共革命㊂王奇生指出: 长期以来,国内学界习惯将辛亥革命㊁国民革命㊁中共革命视为性质完全不同的三次革命,而很少关注三次革命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没有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性的革命来考察㊂其实正是这三次革命的相互关联㊁递进,共同构建了 中国革命 这一历史事件㊂前一次革命如何为后一次革命 预留 了空间,后一次革命如何在前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推进㊂只有将三次革命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才能洞察20世纪中国革命的总体特征㊂ ②就革命史而言,其研究架构大致体现了革命史观(1949年后的30年间)㊁去革命史观(1980年后的近30年间)㊁重构革命史(2010年以来重新审视中国革命)三个相对分明又互有交叉的时代特征㊂接下来,以第三阶段研究状况为讨论对象,以展现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最新趋向,尤其是与传统革命史观的异同㊂
以往有关辛亥革命研究大多集中于宏观性的探讨,如其性质问题即是争论焦点之一㊂此种争论集中体现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两种革命史观的影响上㊂对此,黄克武指出: 国民党的革命史观围绕孙中山先生,以及同盟会等革命团体,却忽略了其他革命领袖与社团,如湖南的华兴会与浙江的光复会,以及立宪派的角㊂ 而 共产党的史观则是典型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发展的阶段论 ,也是出于特殊的党派视角㊂他们认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这是所谓的 旧民主主义 革命,由于资产阶级的民主推翻了封建专制,使 被压迫的无产阶级  认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㊀2017年第1辑[总第5辑]
①②主要代表性著作有: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 193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从国际大背景看中共成功之道“㊁‘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㊁‘国民党的 联共 与
反共 “㊁‘西安事变新探:张学良与中共关系之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等‘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九州出版社,2012;ElizabethJ Per⁃ry,Anyuan:MiningChina sRevolutionaryTradi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12;王奇生‘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新史学“第7卷,中华书局,2013㊂
王奇生:‘高山滚石  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王奇生主编‘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中华书局,2013,导言㊂
清自己的地位,组织起来,掀起反对资产阶级的世界工人运动 ,所以辛亥革命是有功的㊂但是,辛亥革命是由 资产阶级 领导的革命,因此具有 历史的局限性  ㊂①这两种史观对辛亥革命的认知均出于党派视角㊂ 此一线性发展的观念都是为了强调在 不成熟 的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共产党承接孙中山的未完成之志业,继续努力,发动 新民主主义 革命㊂辛亥之后接续的是1919年的五四运动,它不仅
带来了民主与科学,也造就了中国共产党㊂成立于1921年的中国共产党,自认继承了孙中山民主革命的遗志,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㊂ ②由此可见,共产党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诠释与国民党类似,都是为了阐明自身政权的历史合法地位与政治正当性㊂章开沅认为 辛亥革命是一次不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而张玉法则坚持辛亥革命是一场 全民革命 ,与其展开辩论㊂
可喜的是,当下重新审视辛亥革命的多重意涵和复杂面相,突破单一的意识形态制约,深入历史细节,已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史观的新图景㊂杨天石对辛亥革命领导阶级问题的讨论就给人耳目一新之感㊂他认为究竟谁领导了辛亥革命这个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问题至今仍未明了㊂通常流行三种说法:一是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二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三是由资产阶级中下层领导的㊂各说法间言词有异,本质上却主张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㊂ 这些说法本身存在难以解释的问题有三:一个是反对革命的阶级,被说成了革命的领导阶级;另一个是一种批判资本主义且向往社会主义,反对在中国充分地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力量,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㊂第三是把在学校里边读书的学生,还有一批新型文化人,勉强定性为资产阶级分子㊂结果导致有关辛亥革命的理解更加混淆不清了㊂ ④为此,杨天石从活跃于晚清政治舞台上的新型知识分子着手,将其分为 洋务知识分子 ㊁ 维新知识分子 ㊁ 共和知识分子 ㊁ 无政府知识分子 和 共产知识分子 五种类型,并重点通过对以梁启超为代表的
旧金山和约 全文
告别革命 论与重提革命史
①②③④黄克武:‘辛亥革命是怎么成功的?回顾与反思“,等:‘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第95㊁96页㊂
黑河学院学报黄克武:‘辛亥革命是怎么成功的?回顾与反思“,等:‘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第96㊁97页㊂沁水阳光农廉网
章开沅:‘辛亥百年遐想“,‘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㊂
杨天石:‘谁领导了辛亥革命“,等:‘不确定的遗产:哈佛辛亥百年论坛演讲录“,第163 164页㊂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6:48: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研究   中国   进行   历史   世纪   史观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