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周测(七)历史试卷

2023届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六中学高三上学期周测(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1.明后期宗族建祠祭祀祖先更为普及.祭祀始祖的统宗桐堂更多,江南地区仍是宗族建设兴盛的地域,其中族谱更加盛行,表现出强烈的以谱法接济宗法的观念。这说明(     
A.市镇经济冲击了社会观念    B.宗族共同体意识增强
C.观念更新带来宗族组织化    D.理学影响社会的变迁
2.西周时期的祭祀、宴享、丧葬等所有礼仪活动,都要按等级使用以鼎为核心的成套青铜礼器,天子、诸侯、大夫、士使用鼎的规格和配套的其他礼器都有明确规定,构成了以鼎为核心的严密的礼乐制度。这种独特的礼制文化
A.对君主的权力起制约作用    B.有利于国家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统一
C.标志着贵族等级制度解体    D.促进了中央集权机制的建立和强化
3.秦国规定东方各国来秦的移民可以享受免税免租的优惠,任其开垦荒地;同时,对秦人采取奖勤罚懒的法治,用严刑峻法来处罚惰农。这一做法(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破产    B.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
C.有力维护了土地国有制    D.加剧了各阶级间的对立情绪
4.汉元帝时,根据刺史所监察的郡国大小,设置专门的辅佐人员,俸禄百石,开始有了固定的幕僚;汉成帝时,刺史可以选择所在州郡的统帅,根据自己的意愿任免官员。这表明当时(     
A.朝廷中枢权力出现转移    B.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C.郡县和刺史间相互制衡    D.政府监察效能得到强化
5.汉代画像石《讲经图》,教师与学生席地而坐。《北齐校书图》,一名北齐时期的文人坐在胡床上聚精会神地读书。从汉到北齐的变化,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主题是(     
A.经济开发    B.国家统一    C.儒学复兴    D.民族交融
6.《通典》记载唐玄宗“天宝八年(749),通计天下仓粮屯收并和籴等见数,凡一亿九千六百六万二千二百二十石”。有学者认为,唐朝此阶段的实际人口数字在7800万左右,人均粮储2.5石,足够当时全国人吃上4个月,据此可知(     
①农业经济繁荣                 ②政府重视粮食储备
③两税法实施的效果显著   ④政府开始成为社会救济主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唐朝前期,御前会议由皇帝亲自主持,五品以上官员参加政事讨论和决策,每月一日和十五日定期举行,称为朔、望朝参。到了唐中期以后,御前会议逐渐演变成少数更高级官员参加的、日期不固定的延英会议、翰林学士会议等。这一转变(ufc116     
A.表明官僚机构膨胀得到了有效遏制    B.反映出中央运行机制更具随意性
C.利于适应唐朝政治形势演变的需要    D.推动了中央行政权与决策权分离
8.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三武一宗”的政府“反佛”活动,民间也有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观和封建
纲常反对佛教。古代的反佛主要是因为佛教(     
A.冲击了儒学正统地位,导致道德沦丧    B.耗费了社会资源,影响了政府税收
C.威胁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社会的动荡    D.宣扬的形神分离,不容于传统文化
9.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    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10.“四等人制”一词最早是由学者屠寄(1856-1921)在《蒙兀儿史记》中提出的,学术界迄今并没有发现元代实行过“四等人制”的法令,但这种划分却反映在一些政策和规定中,例如汉人打死蒙古人需要偿命,而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汉人如当兵则不许充宿卫,如当官也往往只能做副贰。据此可知“四等人制”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A.是后世学者虚构出来的一个历史概念    B.处在最底层的南人指的是南方的汉人
C.反映了元朝统治时期尖锐的民族矛盾    D.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11.目前所见的传世朱元璋画像多达十余种,且差别较大,国家博物馆所藏的相貌丑陋,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的面貌端正、俊朗。有人认为,丑陋的画像不是朱元璋的真容,而是朱元璋怕有人刺杀他,故意让画师画得难看。也有学者指出,丑陋的奇人异象出自朱元璋死后,是明成祖试图用相学理论重新阐释开国历史。这说明(     
A.遮蔽于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真相难以考辨还原
B.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重于史料搜集
C.历史探究应具有价值关怀,关注现实问题
D.联系特定的时空,可以加深对史事的理解
12.17世纪80年代后期,康熙帝下令:出海贸易的商船,载重量限于500石以下,横梁不得超过一丈八尺,船身前后须刻有“商”字样,两旁刻省州县几号货船,且须由地方官印烙。
海商须预先取具连环保结,才能向州县申领执照。这表明当时清政府(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废止“闭关锁国”政策
C.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D.赋予地方贸易自治权
13.相关研究显示:流行时尚的服饰妆扮、精致可口的美味佳肴,出外游山玩水、庙会进香……都成为明至清中叶江南妇女生活中的精彩部分。富贵人家自不必说,就连中产之家的妇女也起而效尤,争相比美。这些研究可以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升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市镇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D.社会风气崇尚奢侈浪费
14.战争后,在实体银两、银币流通的同时,在商业活动中又产生了一种只作为计算单位的虚银两,如汉口的洋例银、天津的行化银、征收关税的海关两等。这些虚银两的产生(     
A.削弱了清政府中央权威    B.适应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D.开启了中国金融近代化
15.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经济发达的汉口、苏州、南京等地,专门经营汇兑业务的金融机构“票号”陆续消失了。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长江下游地区受列强侵略最深    B.新式银行已在各地普遍建立
C.传统金融机构不适应城市发展    D.农民起义对经济的巨大冲击
16.在严复看来,竞争的基本准则有两个:其一,竞争必须是以正途进行实力、智力和能力的角逐,这已规定于“优胜劣败之公例”中,胜者,必须是优者。其二,竞争只肯定最大的且最有效的付出,只要比对手付出更多的努力,就能在竞争中获胜。严复的上述主张(     
A.直接批评了中国儒释道传统观念    B.从体用关系角度论证竞争的残酷性
C.强调开启民智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D.意在激发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热情
17.清政府在1901年发布上谕称,“现在振兴庶务,亟应加意澄清,嗣后无论何项事例,
均不准报捐买官,自降旨之日起,即行永远停止”;还规定以后官吏主要从专门学校的毕业生中挑选,并且须参加招聘考试,合格者方可录用。这些举措(     
A.解决了清政府内忧外患困局    B.改变了原有的社会结构
C.有利于现代官僚体制的形成    D.开启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18.1903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国民之品格》一文中,列举了国民品格的四大缺陷,即: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柔脆、公共心之缺乏、自治力之欠缺,认为这是民主共和制在中国难产的重要原因。梁启超意在(     
A.倡导国人理性认识品格    B.改造国民以求救亡图存
C.培育大众的民族认同感    D.强化百姓共和制的理念
19.在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看来,思考辛亥革命必须要“上下延伸”和“左右会通”。辛亥革命不只是1911年10月10日那一天发生的……它也是一场世界级的革命,是中国对世界全球化的一次自觉的、理性的回应。此观点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A.实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目标    B.加快了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    D.顺应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潮流
20.在1861~1890年的505起教案中,清政府袒教的案例多达313起,占62%,而公正处理的只有192起,仅占38%;但几乎没有真正持平办案的。这些案例(       
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B.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C.深受革命党势力的影响    D.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21.至1911年,中国已修成的铁路里程的93.1%控制在帝国主义手里。此外,外资还控制着中国机器采煤的91.9%(1912年),生铁生产的100%,棉纺生产的76.6%(1908年),内外航运的84.4%(1907年)。这类现象(     
A.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标志着中国沦为了殖民地国家
C.在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快速发展    D.促使国家间平等关系逐步构建
22.中法战争中南洋舰队和福州船政局遭到法军突然袭击而毁灭,以及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覆没的悲惨结局,成为守旧势力恣意抨击洋务派的把柄,他们更加猛烈地攻击洋务派和全然否定洋务运动,甚至幸灾乐祸,把洋务运动一概视为“彻底破产”了。这说明(     
区间套定理A.西方科技实用价值极其有限    B.封建顽固思想根深蒂固
C.洋务派违背了传统意识形态    D.洋务企业规模受到制约
23.明清之际,思想界再次高扬起“批判"和“变通”的旗帜,对旧道统和统治阶级提倡的正统思想进行了批判,发出了时代的呐喊。在文学领域,文学家们对现实进行了直接的批判。更有些学者把目光转到经济与社会问题上来。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现实主义文艺风格日益深入人心
B.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C.经世致用思想日益受到社会重视
D.儒家信仰体系得到了重构
24.19世纪20年代后,注重训诂的学风出现逆转“务为前人所不为”的“道咸新学”成为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转折,显露出明显的“造反”意味,体现了中国传统学术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在不断被动中仍保持了能动。这说明道咸新学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理论根基    B.否定了君主制度的合法性
C.属于对西方文明冲击的回应    D.折射出全面西化思潮出现
25.自宋元以来,东南沿海民间经济势力和海外贸易有很大发展,但正在兴旺发展的民间海上商业力量很快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国家商品输出
C.古代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    D.早期殖民者的掠夺
26.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    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27.唐朝中期,李贺赴长安参加科举。因其父亲名为李晋肃,认为“晋”与“进”同音,“肃”与“士”音近,时人要求李贺避讳父名,不得参加科考。李贺被迫退出科考,郁郁而终。据此可知,唐朝(DNA变性与杂交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6:37: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社会   历史   竞争   成为   国家   民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