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流域开发史研究综述——以“历史流域学”为视角

国内流域开发史研究综述——以“历史流域学”为视角
王永庆的球童HUANG Yina;NI Xuexin
【摘 要】流域开发史研究包括经济开发、文化发展、社会变迁等方面.经系统梳理既有研究文献,可将国内流域开发史研究划分为初始阶段(1988-1996)、发展阶段(1997-2003)、高潮阶段(2004-2013)、稳定阶段(2014年至今)四个阶段.
房地产法论文【期刊名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7)005
【总页数】4页(P84-87)
【关键词】流域;开发史;流域文化;历史流域学
【作 者】HUANG Yina;NI Xuexin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学者灵芝中 文
【中图分类】K20
“历史流域学是以流域为研究单元,以历史时期为研究时段,系统、交叉应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工程科学等理论思维和科学方法,对流域范围内以河流为核心的区域人地关系进行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具有明显边界、内部系统性的流域空间范围内,对人类与生态、历史与地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开解读,就是历史流域学的旨归。”[1]29汲取江河流域开发史的经验教训,剖析江河流域的开发历程,不仅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过去,还能够深化对这些地区的认识,为当今江河流域的开发提供历史借鉴。
国内以江河流域为对象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自然而然地,学界的目光一开始便焦距于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与黄河。
一、初始阶段(1988-1996)
1988年《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2]一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次专题讨论长江中游区域经济发展的研讨会“公元3-9世纪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学术讨论会”的会议论文结集
而成。
1989年,牟发松在其博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出版了《唐代长江中游的经济与社会》[3]一书。该书通过对经济开发本身的考察,探讨人口、政区变动及文化发展的经济原因,使人们对唐代长江中游地区开发有了—个基本的了解,并对该地区在全国经济中心南移和整个封建社会演进中的意义有了比较具体深刻的把握。199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开发研究》[4]由关心黄河流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等多人撰写而成,内容包括多年来在研究及治理、开发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反映1990年人们对黄河流域的一定认识。
继流域的开发与治理等经济方面的研究逐步进入正轨,流域的文化研究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1995年出版的《长江文化史》[5]是文化史研究的成功之作,它填补了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空白,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较强的可读性。截止1996年,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发相关论著,多由研讨会的论文结集而成的状况并没有太大改变。
二、发展阶段(1997-2003)
从1997年开始,学界研究范围从原来的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扩大到国内的七大流域:长江
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太湖流域。汉江是长江最长的支流,在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常与长江、黄河、淮河并列,合称“江淮河汉”。与初始阶段还有一个显然不同的是,这一阶段的相关著作不再主要依赖研讨会的参会论文结集出版,而是由学者系统编著而成,研究较为全面、深入。
1997年,万绳楠等的《中国长江流域开发史》[6],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的学术力作。注意经济开发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该书在前言部分提到的关于撰写开发史的诸多治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一点也未过时。同年,梁剑、陈甲优主编《珠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概论》[7],采取点(流域各区域增长极)和面(整个流域发展状况)有机结合的研究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对珠江流域的研究。
1999年,宗菊如、周解清主编《中国太湖史(上卷)》[8]作为一部融社会史与自然史于一体的通史著作,采用以江湖水泊为中心的撰史体例,系统研究太湖流域历史发展的特点等内容。
2000年,鲁西奇的《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9]、安徽大学历史系学者结集出版的《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10]等著作均是以流域为名,行区域
研究之实,考察该区域内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地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其着眼点仍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2001年,徐秀高的《海河流域漫谈》[11]是笔者到的唯一一部较全面介绍海河流域概况的著作。
2003年,流域史的研究不得不提到中山大学张应强的博士学位论文《木材之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市场、权力与社会》[12],该文在2006年由三联书店正式出版。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例子,但它预示着流域研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下个阶段,流域研究呈现更加广泛、细致而深入的趋势。
三、高潮阶段(2004-20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引起众多学者对长江流域各地区文化形态研究的重视和参与,形成研究长江文化的热潮,2004年《长江文化研究文库》[13]丛书陆续出版。《长江文化研究文库》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由季羡林任总编。《文库》分综论(季羡林主编)、学术思想(汤一介主编)、文物考古(俞伟超主编)、民族宗教(张正明主编)、经济科教(章开沅主编)、文学艺术(袁行霈主编)、社会生活(冯天瑜主编)7大系列,共52册,2 000余万字。
《长江文化研究文库》丛书出版,标志着长江流域的研究趋于成熟阶段。学界研究的视野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各流域最大支流、各省最大、最长的江河,而是进一步扩大,除上述研究对象外,各流域第二、第三,乃至排名更靠后但只要独具特殊性也可以纳入。各高校成为流域研究的重镇,高校教师、博士生成为研究的主力军,硕士生成为研究的后备军。相当大一部分的博士生毕业之后进入高校,继续从事流域研究,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博士生为流域研究的生力军。由于篇幅的关系,关于硕士生的研究状况此处不表。
2004年,陆建伟的《走出封闭的世界:苕溪流域开发史研究》[14]向世人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和太湖流域唯一一条没有独立出海口的南北向的天然河流——苕溪。苕溪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苕溪流域是代表山川流域模式区域发展的一个典型。本书是关于苕溪流域开发史研究的专著,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苕溪流域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地理状况等。
过敏疹
有关流域史的选题逐渐受到高校博士生的青睐。2005年张慧芝的《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15],2006年水海刚的《近代闽江流域经济与社会研究(1861-1937)》[16],还有姜修宪的《环境·制度·政府——晚清福州开埠与闽江流域经济变迁(1844-1911)》[17]。2007年郭晓东的《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以葫芦河流域为例》[18]。
2008年,胡英泽的博士学位论文《流动的土地:明清以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社会研究》[19]作者充分发掘山、陕地区有关黄河滩地的鱼鳞册,结合田野调查访谈,以大量一手材料为基础,力求打破已有认识、建立新的解释框架,尝试从生态环境的维度对区域社会史进行新的诠释。还有肖启荣的博士学位论文《明清时期汉水中下游的水利与社会》[20],陈贤波的博士学位论文《土司政治与族历史——明代以后贵州都柳江上游地区的研究》[21]完成。不知不觉,以流域为研究对象的博士学位论文越来越多,令人目不暇接。
2009年,是钱塘江流域研究光辉大放异彩的一年。钱塘江是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流域开发史系列研究成果问世,包括朱华友等的《钱塘江流域经济开发史》[22]、陈雄的《钱塘江下游流域经济开发对环境变迁影响研究》[23]、陈修颖等的《钱塘江流域人口迁移与城镇发展史》[24]、冯利华等的《钱塘江流域水利开发史研究》[25]等,较好地完成2005年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的课题项目。
ca41022010年,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研究会出版《中国珠江文化史(上、下)》[26]一书,全书近300万字,生动记录了珠江数千年来的独特文化。该著诸多创新成果主要是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而来。同年,《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27]出版,是书针对2001年《淮河流域经
济开发史》一文中主要涉及古代的内容,该书以转型发展为切入点,围绕淮河流域的经济开发,探讨了各级政府的经济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体和组织在经济开发中的作用及相互影响,展现了近代淮河流域经济开发的历史全貌。2011年,鲁西奇的《城墙内外:古代汉水流域城市的形态与空间结构》[28]一书出版,该书是关于汉水流域历史地理与社会经济史综合研究的第三阶段成果。
2013年,流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吕变庭的《考古视野中海河域史前科技文明述要》[29]还有刘清河的《汉水文化史》[30]是第一部系统、全面研究汉水文化这一特定流域文化的著作。
“近来国内学术界已撰写出版了一些有关长江文化、黄河文化、珠江文化与运河文化等方面的论著,但大多是就这些流域文化的某些方面或是就整个流域按历史朝代逐一论述其各个方面文化的成就和发展历程”。“要对流域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否则就会使流域文化研究等同于一般性的区域”[31]309-313,可见流域文化的生成、变迁的过程及特征具有不同于其他区划的特征。该文虽撰写于2004年,但截至目前,作者提出的问题在研究中仍应该予以注意。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突破口,最有可能在流域的尺度里实现。那么尝试构建新的学科体系似乎成为大势所趋。
四、稳定阶段(2014年至今)
自2014年开始,流域环境变迁与科学发展研究丛书陆续出版,包括2014年王尚义、张慧芝的《历史流域学论纲》[32]、2015年孟万忠、王尚义的《汾河流域人水关系的变迁》[33]等。尤其是《历史流域学论纲》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可视作“历史流域学”学科体系得以正式搭建。这在流域研究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将近20年的探索和尝试。
其实,早在1988年9月,国内流域研究刚刚起步之时,王守春就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上发表《论历史流域系统学》[34]一文,结合环境变迁领域的研究实践,主动引入系统论的工作方法,萌发的关于历史流域系统学的思想。2009年至2010年,以王尚义为首的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汾河流域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的几位学者,在《光明日报》连续发表关于历史流域学的文章[35][36],包括《关于创建历史流域学的构想》等,是对历史流域系统学做出的最积极最热烈的响应,明确表达了历史流域学为地理学的交叉学科的学术见解。“历史流域学”这一学术名词正式步入学界视野,其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等论述,引起了学界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2012年陕西师范大学的侯甬坚在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历史流域学的提出,是在历史地理学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总结和深化,其
方向当然是对历史地理学的细化,学界现在很缺乏综合性研究方法和路径,而历史流域学则提供了便于操作、具体可行的工作路径。流域的本质是一个个边界清楚的地理区域,它内部有平原和山地,具体的分布特点因流域环境而异,内部有上中下游不同河段,不同河段所在的地域同外部其他流域相连接,流域内外呈现着各种地域关系或空间组合,最适合于开展综合性研究。这是目前讨论和研究历史流域学的必要性。”[37]38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4:3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流域   研究   历史   经济   文化   发展   开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