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论文】近代商会对教育的探索]以创办商业学堂为例[【教师职称..

针砂近代商会教育的探索(以创办商业学堂为例)
【摘要】:在清末民初的特殊背景下,各地商会在探求“实业救国”时,认识到了新式商业知识的重要性,创设商业学堂以培养专业人才,并积极参与近代教育活动。新式商业学堂的建立,培养了大量商业人才,冲击了千百年来“重农抑商”的陈旧观念,初步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教育面貌,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对近代的办学模式做出了可贵的探索,更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清末民初商会商业学堂
一、商会创立商业学堂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瑞新集团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传统,使得世代相传的家庭或家族式经营,成为中国古代商业经营最基本的特。与之相适应,为了达到“家专其业,以求利者”的目的,古代商贾家族十分重视将积累的经商技艺和经验传授给子孙,从而逐渐形成了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都具有独特风格的古代商贾家族教育传统。商贾虽然处于中国等级社会的底层,但是仍然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对于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二)自身原因
商会是20世纪初期出现在中国的新生事物,是由商人组成的工商经济组织,旨在通过发展实业,在中国实现工业化,进而达到民富国强的目的。在清朝末年,随中国商业界人士对”兴商学、开商智”的认识日趋深入,他们深刻体会到传统商人缺少近代商业意识,“其
幼而学者,系口耳传习之书籍,博奥精深鲜知其义,一行服贾,文字便废”,而自身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故商场书算学塾课程且不备及,况切于商者舆图之学、生物之学、制造之学、预算决算之学”[1]。但是世情已变,“闭关时代,商业只观察一面,而交通时代之商业宜观察各方面;闭关时代之商情只观本国,而交通时代之商情宜纵览世界;闭关时代之商人只取法于既法,而交通时代之商人宜远测未来,明乎此者庶可立于万国交通之市场矣”[2],所以传统商人的知识储备已远远达不到时代发展的要求,闭目塞听的小农经济式的商业只会被外国资本冲击得七零八落。再加上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外国资本在华日益扩大,中外贸易不断增加,广大商人在中外商业日益激烈的商战中逐步认识到了新式商业知识的重要性,对科学技术和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产生迫切需求,对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人才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于是商会对实业教育日趋重视,他们把”启发商智”作为立命宗旨和活动内容之一,兴办商业学堂,培养新式商业人才,促进了实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发展有了现实的需要。(三)社会原因
近代商会重视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传统伦理观念的影响。对出身贫穷的商人阶层来说,尽管并未读过多少儒家经典,但社会流传下来的、世俗化的儒家伦理观念
kbs超级中国
却根植于他们的精神血脉之中。不可否认,商人捐资教育也有“显亲扬名”、“光宗耀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会在近代中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实业救国”运动,与政府一道成为推动中国近
代化进程的最有力的杠杆之一。另外重视教育价值的近代社会思潮也开始兴起并得到广泛传播,而在内忧外患的近代社会形势下,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依靠民间的力量,这是当时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而民间只有商会才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其参与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早在商部成立之前,“总理两江商务局商会”的张骞毕生从事实业与教育活动,先后出任“商部头等顾问官”(1904年),江苏教育会会长(1907年),1909年“被推选为江苏教育总会会长”,1911年“被推中央教育会会长”[3]。出入商、学两界,为近代南通教育、经济乃至社会进步作出突出贡献。上海总商会会董荣德生,以“教育尤事业之母”为理念,在创办实业的同时,积极投身教育事业的创建之中,先后创办公益中学、梅园读书处,大公图书馆[4],并于1947年创立江南大学[5]。1919年,为上海交通大学建造图书馆捐资万元,并买书捐入[6];1928年为南京中央大学扩建校舍,捐出南京成贤街部分基地;1936年在复旦大学迁往无锡建新校之时,荣德生购地千余亩捐赠[7],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未果。其他如穆藕初、王贤斌等商会人物,在创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学校。鼓励民间办学,以人民之力奠定中国近代教育基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方略。
因此在历代商贾的重视、推动和自身实业发展以及政府的鼓励需要的前提下,商会以各种形式介入社会教育中,而兴办商业学堂就是其参与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实践之一。
焦作矿山机械厂
二、学堂的办学宗旨
清末民初的实业内容涉及了工、农、商等各领域。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面貌,在”救亡图存”的旗帜下,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率先开始发展军工企业以求国家的“自强”。同时重点发展一批民用企业,以期使国家达到“先富而后强”。之后随着局势的变幻和认识的深入,“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8]的思想逐渐被实业界认可。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兴商学、开商智”,培养商业人才以展开商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中国第一商会”上海商务总会章程在其第70条规定:“本会日后经费充裕,应随时酌议设立商务学堂,以期造就人才,兴起商业。”[9]随后的天津商务总会在其试办章程中亦称:“本会拟妥筹经费,设立商务学堂,造就人才,以维商业。”[10]南方的广州商务总会表示:“设立商务报以开商智,创陈列馆以兴工艺,开商学堂以研商法及一切兴利除弊有裨商政之事次第创兴。”[11]保定商务总会也指出:“设立拟先开设商业日报、商业学堂以开商智,次则设工艺学堂及创置品物陈列馆以励工艺,一俟筹有的款,次第举行。”[11]1905年12月成立的苏州商务总会,其试办章程中说:“本会经费充裕,应先筹设商业学堂,以造就商业人才”;“本会经费未裕,应先筹设商学研,以开商智而涤旧染”[12]。从以上林林总总的地方商会章程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欲利兴宜开商智,然商智之所以开”[13]的原因。当时的商会已经把创办商业学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三、学堂发展状况
金山毒霸2007
中国最早的一批实业学堂,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洋务企业的兴办中,但是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学堂才大批出现并兴盛起
来。虽然各地商会积极筹办商业学堂的积极性很高,但综观清末民初的商业学堂,其绝对数量仍是相当有限的。如晚清学部在1907、1908、1909年公布的实业学堂数量表中显示[14]:1907年高等学堂0所,中等学堂9所,初等学堂8所;1908年高等学堂1所,中等学堂10所,初等学堂10所;1909年高等学堂1所,中等学堂10所,初等学堂17所,数量屈指可数。商会所办实业学校详表显示[15]。1906年,天津商务总会创办了中等商业学校(招收120人),江苏梅里商会创办了梅里商业学堂(招收40人,附额20人);1907年,直隶高阳商会创办了初等商业学堂(招收41人),此学堂1910年改为中等商业学堂;1922年,上海总商会创办了商业补习学校(招收94人,1926年达到了321人),等等。应该看到,晚清的从商人员大多数还是通过传统的学徒制培养出来的,教育方式是雇主或师傅“不过引以入门,而示之以路。至一切点缀变化,布置行为等,徒弟自省自悟,自揣自摩,遇事多,习业广,为日久,乃能出类拔萃,而为领袖之人”[16],所以当时的商业专业人士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整体素质不高,。所以难怪苏州商务总会在章程上即明确指出,我国的商人与西方商人竞争是“以无学之人与有学识者遇,其胜负可立决矣”[17]。以上总总可以看出,清末民初,商业学堂的发展状况以及商业学堂培养近代商业人才数量之少、人才质量之一般。
四、结语
清末民初的中国商会及其所属组织和个人通过设立学堂介入到社会教育活动之中,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商
埃及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0:32: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商业   学堂   教育   商会   实业   中国   发展   商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