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第一讲导言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近代,只是一个时间范畴,并不是社会发展史上的历史科学名词。在世界史中,从欧美国家来说,近代时期是指一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标志着西欧各国近代史开端的,是这些国家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如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近代史的开端。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法国近代史的开端等等。但是,中国历史上没有这样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延续了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在1840年进入近代的时候,不是由于中国社会历史内部自然发展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成熟到了要求取代旧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是由于外来的侵略战争——战争,引起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才把中国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国近代社会。所以,对中国来说,伴随着这一历史进程,是中国社会开始步出中世纪,开始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历史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840年到1949年,一百一十年,所不同的只是以1919年为界,分为新、旧民主革命时期,所以中国近代史的断限,应到1949年止,1840年到1919年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期。
1.性质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成为共识。
“半殖民地”这一概念首先是列宁提出来的,1915年《社会主义与战争》,首次提出中国为半殖民地国家;1916年以后又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进一步阐述:帝国主义时代的国家不仅有殖民地占有国、有殖民地,还有各种附属国,其中包括“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的半殖民地国家,如中国等。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时代的产物。
“半封建”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1851),分析德国1848年革命前的状况,是“半封建半官僚的君主专制的压迫”。后来,列宁在《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1912年)中将这一概念用于分析中国社会:中国是“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特征:“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同时在农民身边已有一个资产阶级成长起来并在向上发展”。
在经典作家那里,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作为两个独立概念来使用的。将两半联系起来并用来概括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本世纪20—30年代。
中国共产党中,较早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的是蔡和森,1922年9月,《统一借债与国民党》一文中提出:“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早已处于半殖民地地位”。
1926年,《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环境是资产阶级及德英克拉西尚未成功,而是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中国”。
1929年2月,中共中央在《中央通告第二十八号——农民运动的策略》中使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完整的概念:“六次大会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和数年来农民宝贵经验,指出农民运动的路线,其主要精神是争取广大的农民众建立农村中反地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巩固无产阶级在农民革命斗争中的领导。”
1934年1月,张闻天在《中国革命的社会经济基础》中分析了中国的土地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是“半殖民地与半封建的经济”,“这种经济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与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中各阶级的关系,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动力”。1934年6月,史学家吕振羽在《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中明确断定:战后,中国社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36年12月,开始使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一概念。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提出:“我们现在是从事战争,我们的战争是革命战争,我们的革命战争是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度里进行的。”此后,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特点作了理论上的阐述,从而使这一概念得以确立。
80年代至90年代初,学术界对“半殖民地半封建”进行过热烈讨论。讨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半殖
民地半封建是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其内涵是什么?两半是“同步共生”还是时间上有先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趋向怎样?
比较重要的是李时岳《论洋务运动》(1981.3.12《人民日报》)、《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几点思考》(《历史研究》1988.1)等文,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不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内涵不同:半殖民地是就国家地位而言,半封建是就社会形态而言,另一半是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化和半封建化不是同时进行的,半殖民地化开始于1840年,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为半殖民地化的确定时间;半封建化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产生,形成于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君主制度。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不是一个趋向而是两个趋向: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从一个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的国家,这是向下沉沦的过程;由于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从封建社会变成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化,是向上发展的过程。
这些观点提出的意义:①在思想方法上,由一点论进到两点论,扭转了历史研究领域中长期存在的简单化和绝对化倾向,是一进步。
肠道微生物菌②在历史观方面,观察历史发展,已将视线从单纯的阶段斗争移注于社会经济发展,即把中国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放在主要位置上。
李的观点并没有完全被学术界所接受,但认识毕竟又向前进了一步。应如何理解半殖半封建社会?变压器容量选择
(一)两半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内涵。半殖民地涉及的是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问题,近代中国,就国家地位而言,既遭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又没有完全(至少在形式上)丧失独立,故称半殖民地半独立;就社会形态而言,虽然发生了资本主义,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在形式上),但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专制统治仍然保持着,故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
(二)两半在表述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时,又是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同时又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使中国成了“半封建”社会。②帝国主义为了自己的侵略利益,保持和支持中国的封建主义,扼制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条件下的“半封建”;另一方面,近代中国的封建主义的存在又成为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基础和支柱,所以近代中国是“半封建”基础上的半殖民地。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发展趋向
我们同意李时岳的观点:近代中国存在向下沉沦和向上发展两种趋势。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从独立国家变成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这表现为向下沉沦的趋向;另一方面,开始了从传统向现
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封建经济结构解体,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表现为向上发展的趋向,在这方面,外国资本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近代中国人民为追求自由民主独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2.特征
是一过渡社会,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中间状态。其含义包括两点:①1840年以后,由于资本主义的发生,中国已不是典型的封建社会。②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阻绕,中国资本主义始终难以成熟并健康发展,没有成为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国近代社会是一特殊的畸形的过渡社会。
马尔康第一,近代中国是强迫型过渡
世界各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过程中,存在两种比较典型类型的过渡模式: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自发型过渡,在外部力量的促动下被迫进行的强迫型过渡。后者是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中断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移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而使原有的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较之自发型过渡,这种外力强加的过渡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这种外力是以炮与战争开路的,是以本国人民遭受侵略和凌辱为代价的。
第二,近代中国是未完成型过渡
日本是强迫型过渡,但通过自身的改革,成功地摆脱了西方列强强加给它的不平等条约,迅速地成为工业国家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中国虽差不多与日本国同时起步(洋务运动),但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政治体制变革滞后,自己丧失了多次大好机遇,未能完成这一过渡。
第三,近代中国社会结构长期处于新与旧并存的多重矛盾之中:
经济上:小农经济、传统手工业、旧式商业与资近代工业、金融及商业并存,同时还有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成为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中的主导因素(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全部资本中占60.7%、1920年占70.4%;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1920年,近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比重仅为4.9%,农业占95.1%)。
政治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和官僚体制是控制中国的强有力因素。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是民主形式下封建专制的复合政治结构,1928年后,是军阀专制,蒋介石国民党一党专制。帝国主义在华政治势力是“看不见的手”,通过不平等条约等特权左右中国政府,成为中国政治结构中不可分离的因素。
文化上:以儒家伦理观和价值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依旧存在并长期占统治地位,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意识的新变化也逐渐兴起,表现为各种新思潮及近代文化教育的出现。在输入中国的西方文化中,既
包括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也包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思想与文化。
总之,近代中国的社会运动表现为双重演化趋势:一方面,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与中国封建主义相勾结,不断地加深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与此同时,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关系产生并发展。另一方面,中国进步社会力量经过一次次民族战争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阻止了中国社会更进一步殖民地化的势头。其中既有历史的沉沦,又有历史的进步。
近代最有影响的宣传家,也是戊戌维新的领导者之一梁启超说:“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国也,中国自数千年以来,皆停顿时代也,而今则过渡时代也……过渡时代者,希望之涌泉也,人间世所最难遇而可贵者也。有进步则有过渡,无过渡亦无进步。……过渡时代,则如鲲鹏图南,九万里而一息,江汉赴海,百千折以朝宗,大风泱泱,前途堂堂,生气郁苍,雄心皇,其现在之势力圈,矢贯七札,气吞万牛,谁能御之?其将来之目的地,黄金世界,荼锦生涯,谁能限之?故过渡时代者,实千古英雄豪杰之大舞台也,多少民族由死而生,由剥而复,由奴而主,由瘠而肥所必由之路也。美哉过渡时代乎?(《过渡时代论》1901.6)梁启超看到了中国近代比封建社会向前迈进的一步,这是一个孕育着新时代的生机与希望的时代。过去,讲中国近代史,常常产生偏颇,好像中国近代只是一部受欺凌屈辱的历史,有人称之为“耻史”,当然,受侵略这是一方面,但是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这个阶段,旧的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被打破,新的因素成长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新因素,中国社会才向前跨进了一部。总的来说就是:近代中国是这样一个过渡时代。
二、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与分期问题
1.史学界有关讨论和代表观点
此问题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与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具有全局性的问题:关系到如何理解和概括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客观规律,如何评价中国近代社会各阶段的作用等问题,一句话:如何确立近代史体系。
西方史学,英国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以冲突时期(1834—1860),屈服时期(1861—1894),征服时期(1894—1911)为线索,其标准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中国的发展。
1954年《历史研究》第1期,胡绳《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主张以阶段斗争为标准,以三次革命高潮为中心来确定近代史的分期和基本线索,它认为中国人民在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历史任务,就是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不完成这一任务,就谈不上发展资本主义,在旧民主革命时期,农民比资产阶级有更高的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只有农民的斗争,才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
这一表述,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面临的主要任务,突出了人民众是历史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曾为史学界广泛接受。
缺陷:失之笼统,难以具体体现现近代社会特点,突出政治斗争,其中又突出人民反抗,一部历史被写成了人民反抗的历史,难以对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作出全面概括。
1980年,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历史研究1980.1):阶级斗争还应密切联系社会经济的变动,即资本主义发展趋向来进行考察,中国近代经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四个阶梯。(逐级上升,具有内在联系),针锋相对指出:三次高潮说突出农民运动、贬低了资本主义政治运动,五四前中国唯一的出路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推动力量是洋务派、资本主义改良派
和革命派,在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目的只能是建立资本主义社会。
李观点的提出,注意到生产力标准问题,为我们从新的角度把握近代中国线索打开了思路。
m12s冲锋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4.3),提出以民族运动作为主要线索的观点,指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是一种民族运动,近代民族运动是一种“兼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双重要求的混合型运动”。近代民族运动以1900年为并分成两个阶段,前期的民族运动以农民为主要社会基础,后期则以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领导力量。
氯化镍
此观点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特点:中华民族争取解放的运动。每一条概括都从一个角度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
2.新角度——近代化
近代化,在英文里就是现代化,现代化研究已成为一门专门学问。现代化含义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进程,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各有自身特点,这就是我们所讲的“模式”。
“近代化”,指中国近代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发展变迁的历程,也即“转型”。中国的近代化是在西方侵略者的侵略下被迫展开的,是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紧密结合的,是在中西文化的冲撞和冲突中展开的,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从空间看,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层次,从时间序列看经过三个阶段:甘胆酸
①战争到洋务运动。战时,林、魏及太平天国的洪仁玕,都提出了学习西方的问题,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这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是在机器技术方面向西方学习。
②戊戌——辛亥革命,一批批思想家不仅提出“以商立国”,而且还进一步提出政治上向西方学习,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的主张,并通过政治运动谋求政治改革,这一时期是近代化的深入,在制度方面学习西方。
③辛亥失败——五四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但问题并没有解决。一部分知识分子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提出人格独立,精神解放,重新塑造国民人格,批判封建的道德思想文化,提出了建立新时代的新文化的问题,这是近代化的深入,思想心理层次。
中国近代化是沿着技术——制度——文化的路向层层深入的。当然,中国近代化充满了艰难、曲折和失败,但正是在这一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近代社会终于摆脱了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处于巨大的社会转型之中。所以,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如何脱离传统社会,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近代化(资本主义)转型过程,也是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一条基本线索。
需要分清的是:近代化不等于西化。这是二个不同的概念,近代化是以我为主体的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历程;而西化则是以西方为本体的机械照搬,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当然我们也要看到,近代化的思想来源,则是西方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又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洋务、戊戌、辛亥、五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学习西方问题,但我们也将看到,他们既学习了西方,又融和进了中国本土文化的因素,中国的近代化又是在自身历史文化土壤上的近代化,具有自身的特点和独特道路。
第二讲两次战争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
第一节商品与——中西冲突的开始
战争是英国统治阶级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虽然爆发在中英两个国家之间,但英国实际上是代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向东方古老的中华封建帝国开战。英国背后是一虎视眈眈的西方殖民者,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遭遇,代表着亚洲国家的共同命运,所以这一次战争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亚洲各国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战争爆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应如何来分析这一问题?任何战争都与产生它的政治制度或政治斗争分不开。战争,就是通过暴力继续执行交战国的统治阶级在战前就已经执行的那一个政策。也就是说,发动战争的统治者在战争中奉行的政治路线和所执行的政策,就是它平常奉行的政治路线和所奉行政策的继续。战争是殖民主义者侵略政策和英国殖民者政策继
续和发展的结果。
一.西方殖民者东来和英国的政策
早在战争前三百多年开始,西欧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葡萄牙(1514)、西班牙(1575)、荷兰(1601)、英国(1637),先后来到中国,他们是海盗与商人一身而二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海盗式的掠夺者。葡萄牙于1557年以“借地晾晒”为借口租借了澳门;荷兰于十七世纪初期两度强占彭湖岛,还占据了台湾,直到1661年收回;英国在1637年第一次来中国时,因为请求在澳门与中国贸易没有得到允许,就带着兵船闯进了广州的省河,击毁了虎门炮台,击沉了三艘兵船。1792年英国派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就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建立商馆,将舟山岛划一岛屿给英国等无理要求。
从十八世纪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战争前夜,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与古老的中华帝国进行较量时期。169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商馆,从十八世纪初开始,英国对华贸易已占中外贸易的首位。十八世纪初,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需要进一步扩大市场,那么,当时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政策是什么呢?这就是以这种打开中国大门的政策。
为什么英国要向中国推销?直接原因就在中国处于中英贸易的有利地位,1781到1790年,十年中,中国输出到英国的商品,仅茶一项就达九千六百万元,而同期英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棉布、毛织品、棉纱等,只有一千六百万元(六分之一)。对西方国家来说,更为严重的是,由于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国家,广大农村对外国工业品没有什么需要,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入有着顽强的抵抗力,因此英国不能用工业品来换取中国的传统商品,必须用白银来购买。许多他们认为廉价的工业品,在中国不到销路,因此,他们开始大力推销。
向中国推销是英国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1773年东印度公司取得专卖权,1797年,又取得了制造的垄断权,英国用强制或垫款的方法,在印度推广种植,由政府官员在加尔各答市场标价拍卖,交走私商人贩往中国。这样,通过推销,换取的是它们所需要的中国茶丝的购买资金。从十八世纪后半期到1840年,在中国的销售量直线上升,最初每年二百箱,1790年突破四千箱,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平均每年四千箱以上,价值四、五百万元,二十年代以后,销量恶性膨胀,到战前,达三万五千余箱,价值两千万元。英国商人从贸易中获取的是巨额利润,据估
计,这种贸易在战前的半个世纪中,为数为五亿元,其中三亿元是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输入,解决了他们长期无法解决的贸易平衡问题。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走私已超过中国丝茶出口价值的总和,中国白银外流。中国白银外流,至晚从1817年开始,1833年一年的白银出口,就将近一千万两。
对英国本国工业资本家来说,通过“三角贸易”扩大了市场,贸易是东印度公司进行的,与英国政府有有密切关系
英国强迫印度生产,换取白银,借以扩大英国工业品在印度的销路。印度用种植的收入购买英国纺织品,英国用印度的换取中国的茶丝,运销英国和世界各地,形成三角贸易:英国一箭双雕,把自己的纺织品在印度推销,又从中国取得了茶丝,1814—1835年,英输到印度的棉纺织品,从不到一百万码增到五千一百万码,1793—19世纪30年代英国购进中国的茶叶,从一千六百万磅增到三千万磅以上,1833年英国的茶叶税收高达三百三十万镑。
走私对中国人民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总之,从双方政策可以看到,战前,古老的中国正面临着有三百年殖民经验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中国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形势,单纯采取闭关政策进行抵抗。1833年,东印度公司专利权取消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长,他们除了推销外,还希望扩大市场,他们恼火的是:市场对他们是关闭
的。1830年,驻广州的英国商人呈递下院的请愿中说:对华贸易是世界上潜力最大的贸易,现在该把对华贸易置于“一个永恒的、体面的基础之上”,“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失败也许能有力地提醒贵院,任何高尚的外交手腕,在中国都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希望进一步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可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也是英国资本主义扩张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与禁烟政策
1、闭关政策:一种观点认为闭关政策虽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但却有自卫作用。胡绳《从战争到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6:22: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44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社会   资本主义   英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