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共刺激

T细胞刺激在抗病毒免疫中的独特作用
摘要 诱导抗病毒的T细胞反应的关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疫苗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最近,在对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作用方面的进展有了新的见解,即这些共刺激分子不仅能够增强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在急性感染中的作用,而且对潜在的慢性病毒感染也有影响。有趣的是,T细胞共刺激对于不同病毒的要求似乎是截然不同的,但是无论怎样,至少有一条或者多条共刺激途径对保护性免疫是有帮助的。显然,病毒的某些机制已经进化,进而可以逃避宿主的共刺激途径,这些进化的机制对他们自身是有利的。这些新的见解对合理的进行疫苗设计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 T细胞免疫的发展对控制病毒感染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病毒感染的持久性不同,可以将它们分成三大类。在急性病毒感染期,即一类感染,病毒迅速的攻击宿主,出现短暂的症状后,被宿主的免疫系统消灭。抗病毒T细胞可根据病毒量作出免疫反应,该反应遵循一种程序性扩张模式,即记忆性T细胞针对特异性病毒反应先不断加强,然后保持恒定(1,2)。
T 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凋亡紊乱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 细胞的活化需
要两个不同的信号。第一信号来自 T 细胞受体 ( T C R ) 与抗原肽 - M H C 复合物相互作用 , 第二信号来自抗原呈递细胞( A P C ) 提供的共刺激信号。适宜的共刺激信号可以降低 T 细胞活化时对第一信号的需求 ,缺乏第二信号的活化可使 T 细胞无能; 抑制性共刺激信号可以减弱免疫反应或导致免疫耐受。 C D 28、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 i n d u c i b l ec o - s t i m u l a t o r , I C O S ) 、O X 40、C D 137、C D 40为主要的活化性共刺激分子 ,细胞毒 T 细胞相关抗原 4( c y t o t o x i c T - l y m p h o c y t ea n t i g e n 4, C T L A 4) 、P D - 1为抑制性共刺激分子。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取决于活化性和抑制性共刺激分子之间的平衡 , 活化性共刺激分子的过度表达或抑制性分子的表达缺陷均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T细胞共刺激分子的不同影响
目前, 已在 T 细胞表面发现了多种介导共刺激信号的膜蛋白分子及其配体, 包括 CD40/CD154 Fas/FasLB7/CD28 OX40/OX40L4 -1BB /4- 1BBL ICOS/ICOSL. 这些介导共刺激信号的膜蛋白分子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类是与CD28及其配体具有同源性的 CD28家族, 包括I COS/ ICOSL PD- 1/PDL BTLA /B7- H4 ; 其次是结构与肿瘤坏
死因子 ( TNF)及其受体相关的共刺激信号分子, 包括 4- 1BB /4- BBL, OX40/OX40L, CD27/CD70 , CD30/CD153 ; 第三类是研究较少的结构与 SLAM ( Signaling Lymphocyte Activation Molecule) 相关的共刺激因子[1] .共刺激分子表达于 T细胞表面, 其与配体结合不仅能增强 T 细胞与抗原递呈细胞 ( APC)的连接及促进 TCR MHC- 抗原肽复合物的结合, 还可向 T细胞传递其完全活化所必须的辅助信号.当具有仅有 TCR MHC-抗原肽复合物的结合介导的第一信号而缺失第二信号 (共刺激信号 ), T 细胞不但不被激活, 反而对遭遇抗原形成无能状态 ( anergy)[ 2, 3] . 因此, T 细胞的共刺激信号通路为调控 T 细胞活化及其介导的免疫应答提供了有效的靶点.
CD28–B7.1/2
B7 - 1 B7 - 2 是最早发现的 B7 家族分子 ,B7 - 1 作为 B 细胞活化抗原于MATLAB iradon 1982 年被发现和鉴定[13], 1993 年又发现了 B7 家族的第二个成员 B7 - 2 [14] 1996 年国际统一将B7 - 1 B7 - 2 命名为 CD80 CD86, CD80 CD86 均为跨膜糖蛋白 , 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Igsf) 成员 , 以寡聚体形式表达于大多数抗原递呈细胞 (APC) 表面 , 如树突状细胞(DC)、活化的 T 细胞、 B 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 , 由膜外区、 跨膜区及胞内区三部分组成。CD28
分子也属 Igsf 成员 , B7 分子的天然受体 , 1987 年被发现[17] CD28 分子主要是由2 44KD 的多肽链借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源二聚体 , I 型跨膜糖蛋白,由 IgV样膜外功能区、 跨膜区和短而保守的胞浆区三部分组成。它表达于几乎所有 CD4+T 细胞 , 50%CD8+T 细胞以及部分 NK细胞。活化 T 细胞 CD28 表达水平升高。
T 细胞需要两组信号刺激才能充分活化,一组由 MHC 抗原肽和 TCR 结合后提供 ; 另一组由抗原呈细胞 (APC) 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欧洲药典 , 帮助 T 细胞与特异性抗原产生最佳反应。近年来相继发现多种协同刺激受体表达于 T 细胞表面 , 根据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 , 可将已发现的协同刺激受体分为二类。第一类称为 CD28 家族 , 包括 CD28、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 (Cytotoxic T lymphocyte 2 associated antigen, CTLA) 2 4, 可诱导协同刺激分子 ( 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 ICOS) 程序性死亡蛋白 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 2 1, PD 21)。第二类称为肿瘤坏死因子 (TNF) 受体家族 , 包括 CD40 OX40 4 21BB CD30 CD37 等。位于 T 细胞上的 CD28 /CT 2LA4 APC 上的 B7 (B7-1, B7-2)是起主要作用的协同刺激分子。
APC T 细胞相互作用中 , CD28 B7 分子结合的协同作用可参与 CD4+T 细胞激活 ,
也参与 CD8+CTL 胞毒效应。 CD28 的两个配体所介导的不同信号途径对于 T 细胞免疫应答的分化有重要作用。在整个免疫应答中显示出了CD80 主要刺激 CD8 + T 细胞向 CTL 分化 , CD4+T 细胞向Th1 细胞分化。 CD86 则协同刺激 CD4+T 细胞向 Th2 细胞分化 , I L - 4 TNF - γ的共刺激作用要强于 CD80 [19] T 细胞激活的早期 , CD86 CD28 结合提供 T 细胞活化所需要的协同刺激信号 , 继而表达较迟的 CD80 分子和 CD28 结合 , 维持后续的 T 细胞克隆的增殖。 CTLA - 4 T 细胞活化发挥负调节作用 , CD28 所介导的效应相反 , 从而实现对免疫应答的精细调节。其机制为 : T 细胞应答开始时 , 其表达的CD28 通过与 B7 结合而介导 T 细胞活化和克隆扩增 ; 已活化的 CD8+T 细胞逐渐高表达 CTLA - 4, 通过与 B7 结合而抑制T 细胞过度扩增中国思维 , 使免疫应答维持相对平衡状态。故在免疫应答的后期 ,CTLA - 4 CD28 竞争性地与 B7 分子结合 , 抑制 T 细胞从 G1 期进入 S , 并抑制了 I L - 2 转录因子的活化 , 从而下调机体的免疫应答[20] CTLA - 4 B7 分子的亲和力高于 CD28, 因此当 APC 细胞表达有限的 B7 分子时 , CT2LA - 4 B7 分子结合的作用占优势 , 从而阻止了 T 细胞的进一步活化 ; 当激活的 APC 细胞表达高水平的 B7分子时 ,由于CTLA - 4 的表达水平有限 , B7 CD28 的相互作用占优势 , T 细胞被活化 , 分泌 I L - 2 等细胞因子 , 并进一步扩增和分化。
红楼三人行
OX40–OX40L
OX40(CD134) TNFR 超家族成员之一, 为Ⅰ型跨膜糖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8 50 kD 1 。不同于 CD28 的组成性表达,OX40属活化后诱导表达,即只表达于活化的 T 细胞表面,且主要是 CD4+T 细胞,CD8+T 细胞表面有少量表达。OX40 的表达时相较晚且短暂,未致敏 T细胞在TCR MHC- 肽复合物结合 24 48 小时后OX40 表达高峰, 由于内在化的下调机制,72 96 小时开始下降, 120 小时降至原表达水平, 而效应 T细胞表达 OX40 要迅速得多, 在抗原刺激后 4 小时即可表达。像 TNF 样,OX40 OX40L 亦可在抗原递呈细胞和 T 细胞之间提供双向调节信号。OX40 OX40L 相互作用反过来对表达 OX40L 的抗原递呈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产生影响。 Ohshima 等研究发现 OX40 OX40L相互作用使人类树突状细胞得以进一步活化,产生 IL-12 IL-β,表达辅刺激分子 CD80 CD86 23 Morimoto 等研究发现活化的 B 细胞由于 OX40 OX40L 相互作用导致免疫球蛋白产生增加 24]。正是 OX40 OX40L 相互作用使活化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细胞增殖、 生存期延长,同时反过来影响抗原递呈细胞,使免疫应答得以加强和持续,导致免疫损伤。
4-1BB–4-1BBL
4-1BB 分子主要通过协同 CD 28 分子而发挥共刺激作用。在有 TCR 信号存在的条件下 , 4 -1BB 分子可提供协同 CD 28 分子的共刺激信号, 维持细胞的活化状态,抑制 T 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 AICD) 钋210的发生。4-1BB 分子可通过促进CD+4 Th1 型细胞因子 IL-2,IFN-γ,TNF-α 的产生 ,抑制CD +4 Th2 型细胞因子 IL-4,IL-5,IL-6, IL-10的产生 ,降低维持细胞免疫应答反应及 IL-2 产生所需的 CD 28 刺激信号的阈值而发挥作用。
  一些学者认为, 在使静止的 T 细胞活化的共刺激中, 4-1BBL 起作用可以不依赖其他细胞表面分子, 包括CD28Saoulli K 发现在抗 CD 3 抗体浓度降低时, 4-1BBL T 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比抗 CD 28 差。但是当同时提供 4 -1BBL 与较强的 TCR 信号时, 4 -1BBL 和抗CD 28 在刺激静止T 细胞产生 IL-2 上具有同等的能力。而从 TNF 受体相关因子加拉茨钢铁 2( TRAF2) 缺陷的鼠或主要表达TRAF2 阴性鼠中分离得到的静止T 细胞, 4 -1BBL作出反应时 ,却不能加强 IL-2 的产生。研究发现 ,TNF受体相关因子( TRAF1 TRAF2) 与体外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4 -1BB 的胞浆决定簇融合蛋白有关。4-1BB 分子在胞浆区末尾端的聚集促使 TRAF2 磷酸化,活化的 TRAF2 促进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ASK-1) 磷酸
化而活化 ,活化的ASK-1进一步诱导其下游的P38MAP激酶或 JNK/SAPK的活化 ,从而构成
级联放大效应 ,介导信号传导,并在T 细胞内出现一系列生化反应, 发挥生物学效应。这样,4-1BB 通过TRAF2 分子, 能够提供不依赖 CD 28 的共刺激信号给静止的 T 细胞 [ 3 ] 。这就提示我们 ,以前发现有些活化 T 细胞的增生依赖 T 细胞的共刺激,但又未通过 CD 28 /CD 152 ; B 7 途径提供共刺激信号 ,此时的 T 细胞活化的信号可能主要由 4- 1BB
受体信号来进行。
CD27–CD70
  T 细胞激 :C D 2 7 免疫 用依赖 CD 7 0 达这 互影 通过TB 细胞 D C 抗原 Toll 受体 , C D 2 7 的激活 以提 T 受体 ( C T R ) 达,并使 具有细胞 溶解 分泌 干扰 ( I FN ) 一γ能力的 T 细胞 成增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8:20: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639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刺激   分子   信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