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

栗斑腹鹀教育新风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的启示
张武杰 刘雪芹
(华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河北 曹妃甸 063210)
【摘要】本文以高校人才培养为平台,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念,综合大学生就业技能、就业态度、就业方法、就业信用和就业倾向等内部因素,与就业服务工作、社会资本、高校教育、高校专业发展相结合,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就业思路,实施全程式生源规划和指导。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创双服;抢人大战
一、高校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新模式
一是构建高校人才培养可持续模式,改变高校教育“一揽子买卖”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步入社会后,学校应对学生的个体技能提供培训和跟进,采用“智力支持”的服务方式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阶段性培养。二是构建高校人才就业价值认知模式,培养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与职业价值的理性分析,培养学生就业“正观念”,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实习平台,提升就业成功率。三是构建高校人才培养技能模式,以个人能力、人脉经验、工作方法的运用为研究重点,由传统对工作经历、在校成绩、获奖情况等外在因素的积累转向对就业技能内在结构的深入认识和培养。
末日的回响二、高校人才培养短板及问题分析
(一)短板分析
(1)重理论轻实践。(2)重学历轻高效。(3)重宏观轻微观。(4)重就业轻创业。
(二)问题分析
国外在研究深度上由传统对就业能力外在影响因素的宽泛分析转向对就业能力内在结构的深入分析。现代的研究则更多从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内在结构上进行深入剖析,注重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内在构成要素。传统的研究多以劳动者应该拥有哪些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作为研究的重点,现代的研究则将领域拓展到知识和技能以外的社会关系、成长环境、情商等因素上,高校和政府合力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三、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沿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高校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列出相关问题来源→分析内外影响因素→构建概念模型→建立概念外延欧拉图→相容性分析→初步形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小规模测试→修改完善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大范围应用→有效性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策略形成”的基本思路与步骤,综合
配对交易
应用文献分析、利益相关者访谈、演绎推理、行为分析等方法,借鉴国内较为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修订出具有较高效度和信度的高校人才培养策略,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研究方法羟基自由基
报道性摘要(1)文献研究。通过文献研究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升级的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服务作用”等问题,为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奠定理论基础。(2)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走访的形式调查了解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现状、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创业意向、政府帮扶政策、创业保障制度等,提高高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的针对性。(3)行动研究。学科带头人、教育管理者、政府、
企业和学生密切合作,针对解决现实问题商讨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动态化、定制化模式,从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
四、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的目标、理念和策略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一)研究目标
一是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二是重视“三去、一降、一补”涉及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最主要是
高校人才培养的去短期化思维,理清高校人才长期性培养与就业市场的相容关系,理清高校人才动态性培养与社会企业的互通关系。三是促进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培养大学生的思辨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研究理念和主要观点
第一,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理论和新途径分析:认清高校人才培养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从三地一体化的角度探寻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构建高校人才培养宏观引导模式。分析当前就业与失业现状,改变短期性人才培养方式,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模式,采用“智力支持”的服务方式对学生发展提供阶段性培养。研究大学生就业目的和意向,构建高校人才就业价值认知模式,培养大学生对就业观念与职业价值的理性分析,并为学生的个体技能培养采取主动的形式,提升就业成功率。第二,总结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按照应用文献分析和行为分析法,以部分高校人才培养相关调查问卷的测试结果为依据,系统搜集和整理国内外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策略的研究成果,并综合分析各策略实施情况的成果和缺陷。第三,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和方案:提出高校人才培养在开放和包容中协同发展、在传承与创新中培育人才、在引导与掌握中提升科研的策略优化方案,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构建高校人才培养宏观引导模式、高校人才培养可持续模式、高校人才就业价值认知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技能模式。
五、研究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培养对接区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策略,改变培养模式的“一揽子买卖”,摆脱热门专业的“一窝蜂”现象,这是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和就业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创新高校人才培养路径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田光哲.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05).
[2]赵天宇.以争先创优为切入点构建就业服务体系[J].高教高职研究,2012(74).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现状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703120422)”。
· 17 ·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2:23: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91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高校   就业   模式   研究   发展   构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