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

新产品研发、设计优化
非主要原料、主要原料一产、非关键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生产
上游:环保设
备、仪器、试剂
等环保物资的
研发
中游:环保产品
的生产制造业
下游:设备销
售、项目分包、
咨询、检验、培
训、认证与运营
服务等
一、引言
随着我国不断进入新发展阶段,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以
及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环保产业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机
遇和挑战。实现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环保产业的协调
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环保约束的
日益严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节能减排
降碳等与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内容。此外,随着京津冀协同
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的作
用更加突出,但是河北省环保产业在京津冀环保产业链中的
协同能力弱,其环保产业和产业链发展落后,急需大力发展
和完善。
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发展和壮大河北省的
环保产业,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环保产业链
的基本内涵和环保产业链的内在联系,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
角度,研究了河北省环保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问题,同时,
针对加快河北省环保产业和京津冀环保产业链协调发展提
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环保产业链基本内涵
环保产业链上游是研发环保设备、仪器、试剂等环保材
料,研究开发活动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实验
室等。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环保设备制造、环保仪器和用具
制造、环保试剂制造等环保产品的生产制造;随着环保生产
和生活对环保需求的多样化,环保制造保护业的分工越来越
细化。在环保产业下游,主要是设备销售、项目分包、咨询、检
验、培训、认证与运营服务等环保服务市场,为环保服务运营
环节。大型环保企业的经营活动往往能够覆盖半条产业链甚
至整条产业链的业务活动。环保产业链的具体操作环节如右
图1。
三、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态势
1.加强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为了改变高污染、
高耗能、高排放“三高”产业过多的产业结构,河北省按照上
级要求并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整产业结构,
深入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经营绿的发展,包括《关于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环保产业的实施方案》《先进环保产业
发展专项实施方案》以及一整套有助于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
相应措施,扶持发展了河北钢铁等先进制造业以及先河环保
等一大批节能环保企业。相关政策的强制机制和激励机制大
力推动了河北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图1环保产业链
2.深入推进环保产业数字经济发展。2020年9月25日,
在国家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由中国环境新闻社主办的2020
年全国环境互联网大会发布了2020年全国十个智能环境保
创新案例,其中包括河北省推荐的“河北省环境保护设施
公共开放云平台”。该平台整合生态环境部门、环保设施开放
单位、公众三方的资源和数据,实现了“云开放、云参观、云互
动”,其中VR全景身临其境体验、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独立展
厅在国内尚处于首创。在环保领域,环保企业的数字化、环保
数字化产业化也在深入推进。在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一次性手腕带率先在环境保护领域进行应用示范,为政府控制、规范规划、
减少污染、减少碳排放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3.开展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河北省通过建立先
新发展阶段河北省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
口袋罪张梦瑶王小平
摘要: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河北省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环保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力推动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但是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环保科技创新不足、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不均衡、与京津环保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等。对策建议包括提升河北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京津冀产业链绿化程度,增强京津冀环保产业链有效融合等。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京津冀;河北省;环保产业;环保产业链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软科学研究专项资助,立项编号:19457644D。建国大业2017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河北经贸大学现代商贸服务业研究中心
通讯作者:王小平
经济纵横雷视网
出格作文
16
2021年第4
期进的环境保护产业创新中心,促进了环境保护领域的产学研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了环境保护产业的水平和质量,有效地将环境感知、分析、控制、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了高效的全产业链综合体。2019年11月,河北省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应势而生,是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首个国内环保领域升级创新中心。在环保产业领域依据实际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作用,使市场中的环保企业共同合作、发展创新,专注于研究环保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此形成有效的供给。河北省应鼓励创新型环保企业积极探索完善如何使环保产业链高效运行,聚焦于环保产业链上中下游各阶段的重大需求,结合在实际中的需求侧应用主体、国内外在环保产业链各阶段的创新资源、风险投资基金,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创新应用网络,使关键技术和核心产品有效地运用于环保领域,深入推动一系列科技成果转化。
四、河北省环保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活动在河北省环保产业中所占
比重相对较低。按领域划分,新发展阶段我国将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分为9个领域,这9个领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高端技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共有3248家。在这9个领域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类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37.01%,且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新材料、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类企业,分别占企业总数的12.69%、14.06%、9.43%和18.82%;而在环保领域,如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环保产业占比薄弱。在这9个领域中,有
R&D (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共912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总
数的28.08%,其总体数量分布与企业数量分布一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环保产业占比与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类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从内部结构的角度来看,航空航天类企业
R&D 活动比例高达72.73%,位居9个领域中首位;其次有R&D 活动的领域包括生物、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类企业和新
一代信息技术,占比分别为39.83%、32.31%、27.95%和
23.24%;新材料、新能源类企业中有R&D 活动的企业占本领
域企业的比例分别为20.74%、19.31%;而环保产业类企业仅占本领域有R&D 活动的12.5%。2019年,
河北省高新技术规模以上企业设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共600家,占企业总数的
16.39%,其分布与企业总数分布基本一致,新能源、新能源
汽车、环保产业类企业与高端技术装备制造、生物、电子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领域科技机构的数量相比差距较大。总体而言,河北省环保产业类规模以上企业R&D 活动并不活跃,科技机构所占比例较低。
2.环保产业链绿化程度较低。产业链绿化是指在产
业链各环节的建设运营发展中,通过环保技术的应用和环保管理的强化,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的绿产业链,实
现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20年河北省资源环境领域的学术机构有50多家,环保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学术机构的两倍多,环保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将达到1000家。但是,从实际的环保产业链发展来看,其综合实力与天津和北京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有些企业没有真正树立起绿创新的理念,甚至炒作“绿”概念,而不是真正贯彻绿发展观,没有真正投身于绿创新发展。二是没有较强的绿创新能力。在环保产业链中,没有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还是处于提供原材料或者模仿和衍生技术创新阶段,只有制造,没有创造,一些核心、高端技术和产品仍需依靠进口。三是绿消费市场有待释放。绿产品的成本较高,绿产品的供给与环境安全形势的需求不匹配。
3.环保产业链在各环节发展不均衡。河北省缺乏专业性
的高端人才和关键的核心技术,导致其在环保产业链上游新产品的研发、设计优化、设备制造、检验检测等服务环节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综合实力有待提高。在环保产业链的中游,河北省的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近几年,河北省在环保产业链下游的运营管理和后续服务方面做了一些调整,如在一些环保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管理人才或者实行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并且在此过程中更加注重民生与社会福祉,在后续服务的过程中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整体上形成了有效的运行模式。
4.与京津环保产业链融合效果不佳。环保产业链衔接效
果在京津冀三地不太明显。一是北京科技创新资源对天津、河北研发生产等产业链下游的引导、推动作用较小。2019年,北京累计向外省市出口合同项目45389项,成交金额为
2548.3亿元,其中,对天津、河北出口4865项,成交额为293.5亿元,与北京向其他地区的输出相比,占比仅在10%左
右。其中,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技术合同的数目和成交金额更少,仅占北京市出口到其他省市技术合同总额的
0.70%和1.36%。总之,京津冀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比津冀高新
技术成果转化更为突出,而在环保领域的合作却微乎其微。二是河北省生产环节对北京、天津的设计、研发等产业链上游的反馈作用较弱。拉动河北省产业结构发展的企业以钢铁等高污染企业为主,这些企业迫切需要进行环保改造升级。然而,京津冀环保应急产业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三地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纵向链接或联合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的活动较少,由此可见,河北环保产业对京津设计、研发等上游产业链的反馈效应并不明显。
五、加快河北省及京津冀环保产业链发展的对策建议
1.提升河北省环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1)加强政策创新引导,充分发挥重大企业在科技创新
经济纵横
17
中的主导地位。支持环保领军企业率先建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如创新联盟、省级实验室、制造业创
新中心等,进一步推进先进环保产业创新中心建设。通过大企业牵头,采取“公司+联盟”的形式使大数据的发展与环保产业的发展相互融合,使环保产业升级为智能化的产业。
(2)注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深刻理解深化开展产学研合作是环保高新技术企业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保证环保产业高质量、高速发展的前提。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人才的主要方式是依靠高效输出,结合当前河北省紧缺环保人才总需求量以及环保高新技术企业在河北省的占比,在环保领域着力培养创新型环保人才。在教育中给学生增加实训、实习机会,增强学生能力,培育能够服务于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复合型高端人才。
(3)探索环保产业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环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出现和发展是创新实践的结果和新需求、新技术的产物。对于R&D 活动占比相对较低的河北省,可以通过增加对环境研究活动的投入、加强环境保护基础研究的资助力度、提高环保有效专利数量等方式,使环保领域创新力不断加强。激励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环保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探索环保新商业模式,鼓励环保企业间自主创新或合作创新,建立环境保护合作创新技术基地,使整个环保产业实现创新化的发展。
2.提高京津冀产业链绿化程度。
(1)发挥生态环境政策先导作用。一是推动目标责任体系建设的完善,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围绕生态效益这一中心点,不断完善京津冀绿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二是通过京津冀生态文明体系创新,推
动建立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构建和完善京津冀绿产业链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三是完善发展京津冀生态安全政策,推动建立有效防控环境风险的京津冀生态安全体系,为提高京津冀全产业链绿化程度提供生态安全政策保障。
(2)提升绿产业政策支撑作用。加快京津冀环保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使京津冀地区新型环保产业的综合能力和科技含量显著提升,环保产业结构优化,降低资源能源消耗,降污减排,把发生生态风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为河北省环保产业绿、高效、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3)发展完善绿投入政策。为了京津冀环保产业绿发展,应该增加在环保领域的投入力度,这主要包括在自然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资本投入和人力投入,从而提高京津冀生态安全及其自身生态安全的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对生态农业、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绿产业投入的增加,促进京津冀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坚持以绿科技政策为保障。大力发展绿科技,为京津冀绿全产业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是使教育与
科技融合发展,加强内部引进和外部联系,使京津冀绿科技发展人才的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二是着眼于京津冀绿发展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突破制约京津冀绿产业发展的各种瓶颈,使京津冀的环保产业形成绿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三是绿发展过程中融入前沿性科技研
究,使京津冀环保产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3.提高京津冀环保产业链融合效率。
(1)以环保产业链为中心布局产业集。以重点环保企业为依托,建立三地间上中下游联动的环保产业分工。鼓励京津冀环保企业合作建设主题型经济合作区和产业园区,通过京津冀环保产业打造世界级环保产业集。
(2)通过柔性协同创新联盟等形式进一步整合京津冀环保产业链。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京津冀环保创新主体的功能联合成一个新的“柔性协同创新中心”,形成环保合作联盟,并通过柔性协同创新联盟精准挑选匹配创新伙伴,迅速组建创新联盟,开展柔性创新,从而加快环保技术创新的速度,提高环保技术创新成功率的同时,降低环保技术创新的风险,使环保产业链各环节均衡发展。
(3)完善环保产业创新链配套政策。在京津冀环保产业链的上下游之间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借助反馈进行京津冀环保产业链、环保创新链、环保政策链有机衔接、融合互动。
参考文献:
[1]代冬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节能环保产业
发展[J].现代商业,2016(36):44-45.
[2]张立佳,崔俊辉,张效玮.河北省重点产业科技资源分
布及现状分析[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2020,37(03):88-94.
[3]宋剑,康嘉.京津冀创新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4-5.
[4]叶堂林,祝尔娟.京津冀科技协同创新的基本态势[J].
人民论坛,2019(04):88-89.
[5]曾建国,彭宗超.基于绿创业的京津冀环保应急产
业链整合研究[J].经济论坛,2020(05):14-20.
[6]李茂,刘鹏.河北省“十四五”时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定
位、方向与政策建议———基于河北省进入中国500强企业发展现状思考[J].经济论坛,2020(09):94-101.
[7]张云飞.构建绿全产业链,实现绿高质量发展[J].
国家治理,2019(44):42-48.
中小学电脑报[8]叶堂林.有效推动京津冀创新链和产业链双向融合发
展[J].北京观察,2020(09):30-31.
[9]杨钊.产业互联网的现实应用及其模式创新[J].重庆社
会科学,2016(02):17-22.
经济纵横
18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4:26: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91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业   发展   京津冀   企业   创新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