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要充分让市场起作用

46
CHINA TOP BRANDS
封面文章
COVER
STORY
Integration of Beijing, Tianjin&Hebei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Market
本刊记者/宋首屹
2014年9月26日,在“名企·名品·名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推进研讨沙龙上,中国城市经济协会副会长牛凤瑞对《中国名牌》表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有关各方不能仅仅依赖政策,要充分考虑成本和技术因素,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
仅仅依靠政策远远不够
聚类分析论文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提出,为京津冀以及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红利。随着国家关于京津冀一体化
政策的不断明晰,京津冀产业布局的优化,无疑已成为实现三地协同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但在牛凤瑞看来,京津冀要想实现一体化,仅仅依靠产业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实践表明,区域经济有其客观发展规律。产业的扶持政策和规划,只有与客观规律相吻合,才能发挥正向的引导作用,仅仅‘押宝’政府出台某个产业规划或优惠政策必然不妥。”牛凤瑞说。
牛凤瑞认为:“京津冀一体化,要充分考虑到京津冀地区之间在资源、技术以及产业结构上的不同。京津冀一体化的实质是‘特殊的省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细线条’的规划实现起来难度较大,而‘粗线条’的规划又往往被认为弹性太大,所以如何制订和实施相应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城市经济协会副会长牛凤瑞:
京津冀一体化要充分让市场起作用
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因素
“在推进协同发展,优化产业布局的过程中,京津冀地区有关各方一定要综合考虑成本、技术等因素。未来绿产业的发展,是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牛凤瑞说。一个行业和企业应否被淘汰和关闭,取决于其产品有没有真实的市场需求,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时必
载体构建须要考虑到市场规律的作用。
京津冀一体化促松木桩
进了三地间的产
业转移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研究京津冀一体化,就要明确三地协同发展的imrt
中小学数学网着眼点,只有使京津冀三地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实现互补,才可实现互利共赢。如果盲目发展一些成本高昂的高新产业,却没有相应的盈利能力,长期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优惠来支撑,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有关各方需要从全局出发,对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和布局进行明确的定位。”牛凤瑞强调。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由该区域的人文资源、技术水平、市场容量等多种因素决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京津冀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各方要因地制宜地优化京津冀现有的产业结构。
据了解,京津冀都市圈土地面积约为9万平方公里,产业结构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机械工业、冶金工业为主,是全国主要的高新技术和重工业基地之一。而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的产业结构也各具特。
牛凤瑞指出,特定的历史因素导致了京津冀三地在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所以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根本还是要回归到市场经济的本质上来。
对于京津冀三地而言,各地区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到各自的特和定位,并充分发挥市场
车头时距
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跨区域资源流动离不开市场规律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不仅要关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要注重缩小京津冀之间的公共服务差异,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在区域内的共建共享,着力推进三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要想真正实现这些目标,就离不开一个全要素、跨区域资源流动机制的支撑。”牛凤瑞说。
要想建立跨区域资源流动机制,就离不开市场规律的作用。牛凤瑞说:“京津冀一体化在实践过程中,要破除行政区划的壁垒,并逐步建立全要素、跨区域的资源流动机制,真正让市场规律起作用。京津冀的一体化实践中,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让市场主体真正活跃起来,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区域一体化关键就在于地区经济的竞争依赖和通力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完整产业链条。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同样离不开三地联动发展。京津冀三地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诉求,所以在与之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及产业规划的顶层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统筹兼顾三地的诉求
点和发展方向,用市场规律的力量解决问题。T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47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11:29: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90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京津冀   发展   产业   区域   推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