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内涵意蕴与外延界定

社区网格管理的内涵意蕴与外延界定
摘要:网格化管理实践最先开始在北京和上海进行,其最早运用于军事、社会治安巡逻等领域,随后在社区管理、党建法务、宗教、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计划生育、市场监管、市容环卫、劳动保障、党风廉政等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运用,成为社会管理领域中十分流行的管理模式,俨然呈现出“无网格,不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北京和上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实践运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确定了在国内外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为此,住建部先后于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分3批共50多个城市(城区)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内涵、基本构成、运行功能、运行模式、运行保障等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部分地区实现了由数字化管理、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的转变,这对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新模式的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网格化模式的应运而生,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广为实践,其发展速度和产生的积极效应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社会管理理论和原则、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公共服务共给、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与方式、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等方面。从研究的视域来看,主要侧重于社会管理层次,关注的重点则主要集中在网格化管理创新的历史背景、概念释义与
英语看图填词典型特征、运行技术与方法、运行效能与实际价值、运行动力与资源整合、运行监督与保障机制、模式比较与完善路径等。综合来看,前述研究无疑对我们进行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具有启发性,同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网格化管理
华能国际电子城市社会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不同国家的社会管理都在自己特有的社会管理背景下,进行各自社会管理的实践和探索。20世纪90年代中期,网格成为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对网络技术应用的研究以及社区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网络技术被视为21世纪的一场计算机革命,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地将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手段,虽然没有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这一明确概念,但在城市管理中早有类似的做法,比如英国政府推出的“游牧项目”、欧洲国家实施的“欧洲数据网格”项目、法国启动的国家网格计划、美国实施“全球信息网格”计划等。概言之,西方国家运用网络管理技术的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技术直接回应现实问题。美、日等国家通过联结联结NGO和政府相关部门对城市犯罪、贫民窟等社会较为关切的现实问题进行科学化研究。另一方面,
网络技术直接作用于社会领域。如研究机构和学者通过精细化的社会研究和分析,间接为社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由于国外关于网格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研究起步较早,一系列探讨良好治理格局的理论不断涌现,如无缝隙政府理论,静细化管理理论、政策网格理论、社区场域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组织间关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社会资本理论等,这些理论成果不仅构成了网格化管理的理论积淀,也为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拓展应用提供了实践积累。
官学清
pc133就研究范围而言,国外知名学者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运用、社会管理理念、政府资源整合、社会组织协同、网格化合作等角度进行研究。如卡特尔斯(Manuel Cartels)在《信息城市》一书中对城市信息化的形态特征和一般运行模式进行了初步的讨论。考夫曼(Harold F.Kaufman)根据社区场域理论,阐释了社区本质是社会互助,认为合理利用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帮助政府有效提高城市社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拉塞尔.M.林登则从信息化政府行政组织重构与优化的角度指出运用现代化技术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性。荷兰的曼纳.范戴克从城市事务决策的透明度和参与性角度指出计算机和信息系统的运用有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哈佛的简.芳汀(Jane Fountain)教授从部门资源整合的视角,指出政府信息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
在构建电子政府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支撑,而是在构建过程中必须要克服政府内部长期存在的组织性分岐和政治性分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在著作《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中提出,社区的管理工作并不能仅依靠政府部门来完成,需要非权力机构参与到日常的管理活动中,两个管理主体共同实现对社区的管理,等等。综合来看,国外关于网格化管理的研究趋于成熟,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对政府、社会组织以及相互合作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系统性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而在我国,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运行先于理论研究开始。网格化管理实践最先开始在北京和上海进行,其最早运用于军事、社会治安巡逻等领域,随后在社区管理、党建法务、宗教、消防安全、食品安全、计划生育、市场监管、市容环卫、劳动保障、党风廉政等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运用,成为社会管理领域中十分流行的管理模式,俨然呈现出“无网格,不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北京和上海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实践运行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确定了在国内外科技领域的学术地位。为此,住建部先后于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分3批共50多个城市(城区)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试点工作。在试点过程中,网格化管理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基本内涵、基本构成、运行功能、运行模式、运行保障等方面也发生了新变化,部分地区实现了由数字化管理、
网格化管理到网络化治理的转变,这对我国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推进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新模式的发展完善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网格化模式的应运而生,并在全国各大城市广为实践,其发展速度和产生的积极效应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社会管理理论和原则、社会治理参与主体、公共服务共给、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容与方式、社会治理路径选择等方面。从研究的视域来看,主要侧重于社会管理层次,关注的重点则主要集中在网格化管理创新的历史背景、概念释义与典型特征、运行技术与方法、运行效能与实际价值、运行动力与资源整合、运行监督与保障机制、模式比较与完善路径等。综合来看,前述研究无疑对我们进行实践摸索和理论探讨具有启发性,同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研究范畴具体而言:时域和频域
(一)概念释义与典型特征
从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界定来看,学者们因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而各有差异,尚未形成同统一的概念界定。有的研究人员从总括性的视角阐释其内涵,其定义为“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之上,以单元网格管理为特征的一整套城市管理思路、手段、组织、流程的总称”;有的研究人员侧重于从网格化管理的运行机制角度予以界定,我认为网格化管理指的是借用计算机
网格管理的思想,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各网格单元间的协调机制,使各个网格单元之间能有效的进行信息交流,透明地共享组织资源,以最终达到整合组治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思想;有的研究人员侧重于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和目标的角度界定其内涵,网格化管理是基于网格思路在所选范围内实现信息整合、运作协同、条块综合的现代网络系统式的一种管理。也有研究人员则从网格化管理职能的角度进行界定,界定为“将管理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若干网格单元,把社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网格,将人、地、物、事、组织全部纳入某个网格,每个网格涵盖一定数量居户,并安排相应专职网格管理员管理,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专配的社区e通)全面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综合治理、劳动保障、民政服务、计划生育、城市管理等多项职责,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的目的。”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网格化管理无非包括以下几大基本要素:一是信息技术的运用;二是寓管理于服务的人本理念;三是社会协同的运作机制;四是协调统一的组织机构;五是资源共享的服务平台,六是权责统一的服务团队。网格化管理就是有这六种要素组成的一个综合整体,由于其内容不同,在网格化管理制度中的比重、组合和排列不同,就是产生了不同的体制机制,发挥着不同个功能,因此缺一不可。无瑕号
  从网格化管理的特征来看,学者普遍认为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种创新。网格化管理具有数字化、闭环式、精细化、动态化四个明显的特征。是整合管理资源的有效手段,有利于实现市民与政府的快速互动,同时,具有事前预警性,兼有监控、反馈和督办功能,可以避免城市中的“死角”和“盲点”。网格化管理在管理手段服务方式、监督评估、管理流程方面具有重大创新与突破。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5:4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8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社会   网格化   网格   理论   运行   城市   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