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南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指导教师:***
2000.3.1
滨州学院学报
致谢
衷心感谢南开大学张润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赵彦云教授和中科院张永光研究员给予我的无私教诲和热情帮助。
真诚感谢南开大学的老师两年多来的关心和教育,感谢研究生班上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国家统计局教育中心的提供的难得机会与热情帮助。
感谢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的领导和同事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摘要
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是当代经济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动力和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重点在于运用最新、最细、最具权威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
与中外学者相比,本文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有以下五点不同:
一是把“索洛余值”明确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从而区别于部分学者使用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概念;
二是采用要素收入份额法确定中国生产函数中的参数a与B,避免了经验法确定的主观随意性;
第三,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速度是显著的,处于中外
学者测算数区间的上限。侈数学者测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30—40%之间,本文的测算结果为42.59%。改革前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179%迅速提高至4259%,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发生变化:r一
为谁服务第四,把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细分为三次产业层次测算,发现在1953~1998年,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308%),第一产业次之(12%),第三产业最低(1.5%):
第五,把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再细分成若干五年计划时期对比,发现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最后,根据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字:中国全耍素生测算与分析政策建议
Abstract
批林批孔Studyon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isthemostimportantpartofcurrenteconomicresearchingItisverymeaningfultoapplythenewesttheoryandmethodologyofTFPtoanalyzingtheresource,powerandincreasingpatternofChinaeconomydevelopmentThispaperputsstressonthemeasurementofChinaTFPbyusingnewestdetailnationalaccountsdata.
Therearethreeresultsinthisstudy,whichdeferfromothernativeandoverseasresearchers.
First,makestheconcept”Solow’Sresidue”clearasthegrowthofTFPwhichdefersfromanotherconcept”con
tributionrateofscience&technologycongress”
Second.definesthecoefficientaand8byusingtheratiooffactorincomeinGDP,SOthesubjectivitycanbeavoided
Third,itismagnificentthattheimprovingspeedofChinaTFPreachestheupperlimitofmeasurementspanThecontributionratiosofChinaTFParebetween30·40%tOtheeconomicgrowthalongwiththereformingandopeningtotheoutsideworld,butmyresultishigherthan40%.
Fourth,ifChinaTFPiSmeasuredfromthreeindustrialaspects,wecanfindthatcontributionfromsecondaryindustryisthehighest、primaryindustrytothesecondandtertiaryindustryisthelowest
Fifth,bycomparingseveral“five-year-plan”perio
dsin20years,itisobviousthateconomicstructurereformingandmarketingtakegreatinferenceonthechangeofChinaTFE软件学报
Atlast,severalpolicysuggestionsareputforwardbasedonthemeasurementandanalysisofChinaTFP
沈阳大学李曼Keywords:ChinaTFP,measurementandanalysis,policysuggestion
周昌贡
第一章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以平均每年9%以上的高速度增长,被国内外经济学家称之为“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部分国外经济专家研究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多的是依靠高储蓄、高投资,而不是依靠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断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不会持久(Lau&Kim,1992;Young,1994;Kmgman,1994)。1997年下半年以来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导致
该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回落,似乎也部分验证了上述论断的正确性。由于中国政府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中国几乎成了东南亚危机中唯一的“幸存者”,但有关对中国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可持续问题的讨论、研究,则逐渐成为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究竟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来自于持续的高投入?还是来自于生产率的提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后,是传统的外延型增长方式在延续?还是集约性的增长方式己逐渐起主导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系到对20年来中国渐进式改革方式和经济运行质量的评价,而且更重要的还关系到对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信心把握。
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客观、准确地测算、比较影响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变化及其贡献率,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然涉及到对中国生产函数的构建及有关数据、参数的选择与度量。
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及生产函数的研究可追溯到80年代初。1980年世界银行考察团通过对我国工业经济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不那么引人注意。在1957—1979年期间平均每名工人的实际产值增长率为每年37%左右,稍高于其他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值。但是每名工人占用的资本额增加得更快。因此把劳动力和资本放在一起计算,工业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从1957年以来似乎一直停滞不前(这意味着产值的增加完全来自生产要素量的增加,不是因为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有所提高)。’’1984年世界银行发表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1:19: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8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经济   要素   增长   生产率   测算   研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