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理论研究

哈罗德·布鲁姆误读理论研究
ezproxy
“误读”是中外文学史上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本意是错误的阅读和阐释,是相对正确阅读而言的一种离格和意外,因此被赋予一种否定性的价值。然而,在当代西方文论中,人们却开始重新认知“误读”问题,并赋予它以必然性和创造性的品质。
当代文论重新反思误读现象的流派众多,因视点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两大脉络:一是以读者为视点的当代阐释学,它从读者的主体性角度分析了“偏见”作为阐释的起点和误读必然性之间的关系;一是以文本为视点的现代语言学,它从语言符号的“差异”性和修辞性本质分析了正确阅读的不可能性。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哈罗德·布鲁姆的“误读”理论,与上述流派审视“误读”现象的视点不同,布鲁姆将“作者”作为误读理论的切入点,并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弥尔顿以来的英美浪漫主义诗学实践,提出“误读即影响”学说,此学说将作者的“影响的焦虑”看成是“误读”发生的内在动因,并指出“误读”是作者进行文学创造的唯一路径。
这种切入点的转换使得布鲁姆的误读理论超越了当代阐释学和现代语言学思考“误读”问题的阅读论框架,开启了一种误读的作家创作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误读”由一种阅读的接受状态变成了一种创作策略。此外,布鲁姆又进一步将误读的主体和策略进行了限定,从主体来说,他认
意外妊娠看法为只有“强者诗人”才是误读行为的施为者,因为只有“强者诗人”才能承担“影响的焦虑”,而弱者最终会淹没在“前辈诗人”的巨大阴影当中,而布鲁姆的对误读主体的这种限定是和他推崇的尼采的“强力意志”学说和爱默生的“个人主义”思想有着直接的关联;从策略上说,布鲁姆从众多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实践当中选择了“六种修正比”来建构他的误读理论,为了进一步使这些晦涩难懂的修正比明朗化,后期他又从心理学和修辞学学科视角到六种可置换形式,即六种自我防御机制和六种比喻,它们一起统一在布鲁姆的“误读图示”当中。王永炎简介
误读理论的建构是布鲁姆漫长学术道路中的一个阶段,然而它却是一种“幽灵”般的存在,它渗透在布鲁姆后期的文学批评、宗教批评的理论和实践当中,渗透在经典研究和论争当中。首先,误读理论为布鲁姆的文学批评和宗教批评提供了方法论模式,这种方法论被布鲁姆称之为“对偶式批评”,这种批评模式既反对从社会历史角度对文本进行外部批评,又反对对单个文本进行孤立的批评,同时也反对解构主义那种意义消解式的批评,“对偶式”批评强调文学的意义来自于作家之间的“误读”,从文本角度说就是意义来自于文本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因此“对偶式”批评的任务就是以分析文本之间互文性。
其次,误读理论为布鲁姆的经典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经典研究是布鲁姆学术生涯晚期的重要胡舒立 背景
组成部分,同时它正处于美国经典论争运动方兴未艾的时期,多元文化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分别打着“开放经典”和“捍卫经典”的旗帜进行针锋相对斗争,而布鲁姆无意加入任何一方,他从前期的误读理论汲取理论资源,形成了独具特的“自我经典化”理论,即经典的形成既不是由批评家也不是由学术界更不是由政治家来进行的,是作家、艺术家们自己决定了经典,因为他们通过“误读”把最出的前辈和最重要的后来者联系了起来,而“经典性”就体现在作品之间的“误读”关系上。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的建构以弥尔顿以来的英美浪漫主义诗歌为诗学基础,在他列举的“强者诗人”中清一的都是男性,这种现象使女性主义批评家有所警惕,她们担心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得以建构的诗学根基极度狭窄,从而怀疑布鲁姆的男权主义倾向。基于此,她们开始着手对布鲁姆的误读理论进行了女性主义的改造,桑德拉·吉尔伯特和苏珊·古芭就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中提出女性作家并没有布鲁姆意义上的“影响的焦虑”,而应该改写为“身份的焦虑”,相对应地,女性作家对男性作品的“误读”就应该由一种“父子斗争”转变成“性别斗争”。沃岭生
防水堵漏方法然而,女性主义对布鲁姆误读理论的改造从另一个角度也变相地承认了布鲁姆误读理论的生命力,因为她们始终没有逃离这种理论框架,姑且可以将其看做布鲁姆误读理论的另类延续。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2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81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误读   理论   经典   批评   进行   文本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