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方史

四川地方史(21114版)
第一章    四川地理概况 第一节 四川地形地貌
一、四川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中部偏西南,长江上游。简称川或蜀。介于北纬26°03‘34°19’,东经97°21‘110°12’。老四川指的1997年重庆未划为直辖市之前,包括今四川省及重庆市的全部地域范围。四川西为青藏高原所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北有秦岭巴山屏障,南为云贵高原拱卫。东邻湖北,湖南,北接陕甘,南通贵州、云南,西接青藏高原。是联接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天然纽带。1997年以前,省面积近5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6%,是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的大省。1997314,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设立重庆直辖市议案,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四川省面积48· 5万平方公里。
二、“四川”之得名
关于四川的得名,大约是从宋代开始的。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一《四川》条:唐时剑
南一道,止分东西两川而已,至宋则为益州路(原注:后改为成都府路)、梓州路(原注:后改为潼川府路,即今潼川州)、利州路(原注:今保宁府广元县)、夔州路,谓之川陕四路。后遂省文,名为四川。又《四川通志》卷二也说:咸平四年,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曰四川路。自从四川的名称出现以后,基本上没有更易,元代称四川行省,明代称四川布政使司,从清代就称四川省。
三、四川地形地貌单元
马氏漏斗粘度计四川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地势总体上呈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相对高差显著。四川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卵磷脂小体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四川全省地形以龙门山----峨嵋山-----大凉山连线划界分为东、西两部。西部是川西北高原和川西南山地区,东部是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东、西两部的自然条件和人文实况都有很大差异,历史进程也就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
四川盆地原本是远古时期一个广阔的内陆湖。后来因地壳运动和四面高山冲积使湖盆不断抬升并。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湖水最终切割开东南面的巫山而外泄,大约在7000万年前形成盆地。四川盆地地域范围大致以川北之广元---川东之奉节----川南之叙永----川西之雅安四点连线做为盆地的底部与四面高山的分界线。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四面高山:东北缘是大巴山、米仓山;东南缘是巫山、大娄山;西北缘、西南缘是龙门山、邛崃山等;该区主要山脉有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盆地区内最高峰是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故常称为盆周山区。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于山地之间,山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秀山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北高原地区
本区为青藏高原东南缘和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属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川藏公路是川西北高原地区与川西南山区的大致分界线。地面海拔4000昂达vi40精英版4500米,分为川西
北高原和川西山地两部分。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西南山地区
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主要是高山峡谷,也有一些中山峡谷。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这些地方高山耸峙,河谷深切。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木里县境内夏俄多季峰海拔5958米,而东南部的河谷平原最低处在雷波县境内的金沙江河谷底,海拔仅为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305米,相对高差达5600米左右。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南北长118公里,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
四、四川的河流湖泊
千水之省。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1
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所以号称“千水之省”。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四川主要河流水系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四川省湖泊大多分布于西部和西北部高山高原区多数湖泊为冰蚀湖、溶蚀湖、堰塞湖。全省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规模较大的自然湖泊有泸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宁海、勒得海,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 72 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 27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四川冰川集中分布于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全省共有冰川200条,总覆盖面积510平方公里,储水量约210亿立方米。达古冰川
第二节 四川地理特点
一、地形地貌的封闭性
四川省四面由高原和高山环抱。对外自成封闭性的大地貌单元,内部各小地貌单元之间也是相对封闭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山入云端,下山到河边;两山能对话,相逢走半天”。剑门关是天下险关、雄关,是军事上极为重要的地方,“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守住剑门关,四川得安然”。
二、地貌类形多样性
四川地貌复杂多样,兼有平原、丘陵、山地、山原、河谷、湖泊、岩溶、冰川遗迹等地貌,而各种地貌又巧妙组合,形成独具特的地貌景观。
三、资源丰富性
天府之国。农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业资源、手工业资源、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富甲天下的水能资源;丰富的黑、有金属和各种各样的矿产资源、工业资源;天然气、煤、太阳能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众多的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大省。
四、人口分布不平衡性。
重庆市未划出之前,四川省人囗居全国第一。四川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大致以青川-北川-都江堰-雅安-马边-屏山县为界,界东以盆地为主体的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集中了全省90%的人口;界西以高山高原为主体地区,土地面积占全省的暖通系统 三分之一,却只居住着不到全省10%的人口
五、民族众多而各民族历史进程的不平衡性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全省56个民族成份齐全。世代居住在省内的少数民族有彝、藏、羌、苗、回、满、傣、傈僳、蒙古、壮、 白、纳西、布依等14个民族。四川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3个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 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3个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峨边彝族自治县。此外,按民族县对待的尚有北川、石棉、盐边、米易县和仁和、金口河区。民族自治地幅员30.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9%。其分布地域遼阔,人口密度小,分布极不平衡,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特点。
六、行政区划的密度分配不均匀性老公的春天片尾曲
四川的行政区划表现为东部区乡密集,西部区乡稀疏,密度分配呈现不均匀性。大致北东自平武,南西到盐源为界分为东西两部,东部区乡特别密集,在占全省面积三分之一的土地上,集中了三分之二的区乡;而西部区乡极稀,在占全省三分之一的土地上,仅有10%的区乡。
第三节 四川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积淀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域
四川虽然地处西南,但历史非常悠久,从三星堆遗址到现代化产业,无一不是以历史的事实告之我们,四川各族在开发四川的过程中,创造发展了一支有别于中原文明、荆楚文明、齐鲁文明却又毫不逊的巴蜀文明,中国历代的许多历史大事与四川密切相连。四川历史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积淀中华文明的重要地域。
二、四川是历代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
历史上四川的开发虽然落后于黃河流域,但自战国以后,特别是都江堰建成之后,为四川盆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旱涝保收人称天府之国,民殷国富。历代常有蜀粮外运,蜀锦誉滿天下,并沿南方絲绸之路频频外运。历史上常有河洛关陇诸地灾民入川就食,而少有川民逃荒外出的现象。成都是著名的古代城市,有“扬(州)一益二”之说。
三、四川是古往今来政治军事的战略要地
虽然地处西南偏隅之地,与历代统一王朝的政治中心较远,但江山险固,地土肥饶却使四川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司马迁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先取关中或巴蜀做为根
据地,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外线作战方能有兵源和财源的补充,才可能建成统一天下的中央政权。
四、四川的治乱对历代国家的稳定有重要影响
其一,四川封闭型地形地貌,遼阔的地域,丰富的物产,形成自给性很强的经济结构,既可是为国家提供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也为拥兵自重的割据势力提供方便,故李白说“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
其二,四川做为多民族聚居区,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非常重要,历史证明凡民族团结共同进步,反之则影响整个国家大局。如诸葛亮坚定执行“西和诸戎”的政策,与孟获屡战终和。使南中地区成为蜀国的重要后方;相反、东汉地方官因压榨奴役过重则引发羌人的反抗,东汉政府一镇压,羌人中的民族分裂分子将其引向民族仇杀,三次大战导致东汉政府财政空虚,横征暴敛,卖官鬻爵,激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终引发了黃巾起义。故曰: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己治蜀未治。
其三,二元经济格局导致东西差异、少数民族与汉族差异。山区与坝区的差异。贫富对立也存在不稳定因素。
第二章  先秦时的四川
一、四川是古人类的故乡之一
古人类学家认为,亚州西南部可能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在四川南邻发现我国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北邻陕西省发现了蓝田猿人化石(距今110万年),这就给人们提出一个悬念,在云贵高原和黃土高原之间的四川,是否有猿人生存的遗存?
而巫山县大庙镇的一个洞穴里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告诉我们:距今200万年前的巫山人是四川古人类悠久历史的明证。有的学者认为巫山“人”已走出“猿”的属类,开始走进人类的生活范畴。此外,在资阳黄鳝溪和鲤鱼桥、成都市羊子山、川西南的汉源县大渡河北岸的富林镇、川东的铜梁县城附近、重庆九龙坡马王场等地都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大量打制石器,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远古时代的四川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以1951年在资阳县黄鳝溪发现的“资阳人”最著名。资阳黄鳝溪的资阳人化石,与陕西大荔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一样,都是属于距今10万年至1万年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遗存。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在四川分布广泛,已发现200多处。其地域东起巫山,西至雅垄江、大渡河,北至阆中,南到长宁皆有发现。而在广元营盘梁遗址、绵阳边
堆山遗址、巫山大溪遗址、广汉三星堆文化一期、西昌礼州遗址,成都市、青衣江、岷江上游文化遗址等等,都有四川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距今50007000年。为我们提供了先民们在盆地四周,从事以农业为主,兼及渔猎、采集、畜牧等经济活动的证据。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09:38: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5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四川   资源   遗址   地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