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菊儿胡同改造危改住宅合作社的尝试」

1989 菊儿胡同改造危改住宅合作社的尝试来源:新京报发布时间: 2009-08-06 作者:
奇伟鞋油▲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采用一种三层小楼的新
四合院模式,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其高度恰到
好处,从胡同口看不出有楼。
俯视菊儿胡同41号院。屋顶长着青苔的灰瓦,以及
院内的花架、石桌凳看起来有些像南方住宅的风格。
一位外国住户买完菜走进院子。菊儿胡同41号院在
国外名声很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青睐于在此租房
住。
交道口南,这一片属于元大都规划中最早建设的街坊———昭回靖恭坊的一
部分,与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大街一街之隔的菊儿胡同是东西走向,从胡同口远眺,看不到中间部位躲藏着一些三层小楼,爬山虎缠绕整个墙壁、窗口。
回看天际下中流20年过去了,在这个多雨的北京夏天,古树还在,屋顶有野草摇摆,青苔晕染墙角。经过胡同口的公车视频上,不断闪回一个有奖问答: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北京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增长了几倍?答案有:A.1倍;B.2倍;C.3倍。
菊儿胡同试验田
1993年10月4日,世界住房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因为菊儿胡同改造,两院院士、城市与规划设计师吴良镛在接受“世界人居奖”时致答谢辞:这项大奖颁发给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中国数以百计的重要历史名城中,一次迫切的任务是如何创造一种社会住宅。不仅满足现代生活舒适的要求,还要使之与原有的历史环境密切结合。在居住问题上,再也不能承受繁重的、无休止的专断、争论及会议,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tpc“中国数以百计的重要历史名城”中,最重要的是北京城如何改造,方案在三十年前就已经酝酿。吴良镛称,从1978年开始,北京市旧城整治开始研究方案。在1979年对什刹海规划方案的研究中,已经基本上形成了居住区整治的“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住宅设计方案的思路。十年后,这个方案选择了菊儿胡同作为试验标本。1989年,这个试验的具体落脚点定在了菊儿胡同41号院。
为什么选择菊儿胡同41号院,居住在此的老人介绍,这里本来是一座寺庙,叫“弘德禅院”。日军曾在这里驻军,解放后,沦为大杂院,一共有24户居民。当时的情况是:三分之二的家庭室内无日照,
近80人居住的院落只有一个水龙
头,一个下水道,典型的危、积、漏地区。东城区规划局工作人员姜志强介绍,当时菊儿胡同地势低洼,一下雨这里就是汪洋恶臭,住在这里的居民迫不及待等着被改造。
之后,东城区政府到了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吴良镛带领学生在1987年开始了调研。在施工图阶段,“对这个2760多平方米、仅收一万元设计费用的小工程,一般设计院是看不上眼的,并且建筑结构、设备、室内外工程特别复杂,地下工程现状弄不清楚,工程虽小,难度不小,完全因为‘改造危旧房,社会效益大’,图纸竟出到95张”。用吴良镛的话说,就是“杀鸡用牛刀”。
95张图纸中最后确定的方案是一种新四合院的模式。一方面是从宫殿王府建筑里汲取灵感,并列的两座院落中形成长夹道,另一方面参照了苏州宅第中的“备弄”(又称壁弄)串院落,夹道和备弄就构建起“交通干线”的作用。现在走进41号院,配合花架、坐凳的生活情趣和阁楼变化的韵律,看着像南方水城的格局。如今住在41号院的李槿称,来参观的人也都这么说。
扭力梁式后悬架三层小楼的新四合院,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即使是作为北京市旧城改造的试验田,吴良镛记得,规划设计方案也被各个部门审查了六七遍才通过。姜志强称,“当时南锣鼓巷一带已被列入旧城四合院保护区的范围,旧城改造限高9米,盖高了会对鼓楼的中轴线有破坏,但菊儿胡同改造恰到好处,胡同口看不出有楼,尺度感好,形成了视觉走廊。”
上海电子口岸
希望居民参与住宅合作社
二十年之后,菊儿胡同的白墙黑瓦已经斑驳,“现在来看,重要的不是改造的建筑形式本身,而是过程中对发挥各方力量的‘住宅合作社’模式的倡导。”吴良镛称,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也是当时北京市第一个组织危房改建的住宅合作社。具体内容包括:当时在房价方面,每平米建筑面积的造价,住户筹措交纳350元,工作单位补贴250元,其余由国家扶持,如果没有单位补贴,采用低息贷款的办法,购得后房产使用权为住户所有,5年后可以转让。
“当时希望居民都参加到住宅合作社中来,发挥集体的力量,很可惜的是,没有坚持下来。”吴良镛提及此事仍很遗憾,在他看来,“让居民自觉修缮旧房,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理想的解决危房问题及风貌保护问题的办法。危房改造工作必须从过去以开发为主体转变为以居民为主体,应制定合理的政策,提倡居民参与小规模整治。”他说,“将来要解决住房问题也有赖于一种民主制度的建立。”而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福利分房制度还在,很多人习惯了交房租,手里钱不多,也没有买商品房的概念。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大潮已势不可挡,旧城改造限制多,这显然不是货币资本青睐的地盘。姜志强称,菊儿胡同的改造成为
www.bph
孤本,“怎么说呢,新四合院毕竟不是原来的四合院了。”
菊儿胡同41号院是北京市第一批拆迁户。吴良镛当时调研的结果是,“一半居民在这个院里居住不到四
年,因此没有形成稳定的亚文化落。”因此,改造结束后,只有4户居民回迁,更多的居民选择了换房或搬迁。如今住在41号院的李瑾一家当年就是和原住户换房搬来的,“当时很多人很向往住楼房,觉得方便。我们是以雍和宫附近的一个小院子和他换的,然后还补齐了7万元左右,搬进了41号院3楼100平米左右的房子。”李瑾介绍,当年对回迁户的优惠措施是,低息贷款,每个月还一百元,一共是十年。但是,很多原住户都选择了放弃,“一个月还一百元,当时觉得太多了,还得还十年。”1992年左右,吴良镛带领学生对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进行回访,“搬迁到别处的原住户基本没有人因为当年没有买房而后悔。”
外国人陆续入住
1990年秋天,菊儿胡同41号院改造完成,市领导在院子里给大家发了钥匙。李瑾一家搬到了三楼把角,当年有大的露台,西北风刮起来,呼呼往里灌,但当时又规定不能改变外观。“为了这个,我父亲还和吴良镛教授吵了一架。”李瑾记得,“春节时,来小院给我们拜年”,之后,“好多外国记者来了。”国外专家赞美它,“吴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菊儿胡同工程中所创造的是一个人
文尺度的答案。尽管它的人口密度与高层住宅相似,但它却创造了一个永恒的人与人交往的社区。最重要的是菊儿胡同捕捉住了中国的四合院的传统,即北京的合院形式……”
后来,各家各户逐渐都封了阳台,院里当年保留下来的古树还在摇曳,但当年吴良镛设计时倾心的院
落公共空间再也不是诗情画意的四合院,一楼住户的窗户上都是封条。90年代后,很多户主搬走,李瑾发现院子里陆陆续续住进了很多外国人,“这个院子在国外很有名,房租不低,我们这里都成联合国了。”外国朋友大多骑着自行车,在院子里遇到中国人,都会笑着说,你好。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3: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53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菊儿   改造   住宅   居民   号院   旧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