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匾额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传统匾额文化与艺术价值
作者:殷海卫 杨建军
来源:《大观》2016年第05
        [中国发展报告2010基金项目: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经费资助洛阳市社科规划项目(《白居易在宋代的影响与接受研究》2016B324]
        摘要:匾额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洛阳以其古都的特殊身份,其现存匾额更彰显出文化的多样性。它记录着科举文化的发展,弘扬着传统伦理道德,彰显着文人志趣等,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传统匾额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其思想和艺术价值,在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去思考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发挥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积极的教化意义。
        关键词:洛阳匾额;文化传承;文化内涵;现状;出路
        匾额单称有扁、额、牌、榜等,合称有扁额、扁榜、牌额、牌扁等,或载于文献,这些匾额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礼乐教化、科举功名、吏治功德、忠孝节义、文人雅志、宗教
婚俗、医德教泽等,无所不包,本文拟从现存洛阳匾额的视角,解读传统匾额在文化内涵及其在当下的社会价值。
        一、匾额的文化内涵
        匾额形制虽小,却包蕴丰饶,可谓壶中镜天,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带有深刻的历史烙印。仕子追求功名的梦想,官吏化育民众的德行,文人怡情悦性的风雅等,都在河洛匾额中都得到生动的呈现。既具有鲜明的地域彩,又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意味。
        喻大华囚徒天子光绪(一)传播科举吏治文化
        中国古代崇尚krt学而优则仕,普通文人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大多只能通过科举一途,反映科举吏治的匾额在历代留存中十分丰富。具体又可分为科举功名匾额和廉吏褒奖匾额两大类。这些匾额对我们了解古代科举制和官制的一个重要窗口。
        1.科举匾额。匾额的主要社会功能之一便是宣扬教化。《后汉书·百官志五》载: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
善行。(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87年出版,第3623页,卷118,百官志五)这项制度为后世承袭,成为颂美教化、移风易俗、安邦定国的重要手段。而科举又是彰显中国文化特的一个重要窗口,从隋炀帝开科取士,到唐科举取士,宋代崇文抑武,更多寒士通过科举步入仕途之路。科举制度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读书人金榜题名,乃民间所谓人生四大乐事之一。不仅朝廷会赐予他们匾额,中举仕子所在乡里的民众也会为他立匾,以此来表示对他的尊重,彰显地方之荣耀,激励后来人考取功名。洛阳匾额博物馆所主要为清代进士、贡士、举人的匾额。进士及第,名列三甲,自古皆视为莫大荣耀。《宜阳县志》中所载匾额,有三块是关于进士鲍承寿的。鲍承寿,字朗如,进士,浙江仁和人,道光六年任知宜阳县事。环林益润匾,上款为赐进士出身知宜阳县事乙酉河南同考官加七级记录二十五次又记大功五次鲍某为监生杨毓青题,又有松筠并操匾,为次进士出身敕授文林郎宜阳县事鲍承寿为范世泰之妻赵氏立,两块匾额的立匾时间均为道光九年(1829二额所授对象皆为鲍承寿。(王支援《洛阳匾额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10月第1版,第206页)在地方选拔考试中又有乡试之举人、会试之贡士等,亦为荣事。举人匾如李登元贤孝冰操匾,上款为甲子科举人借补陈川府扶沟县儒学训导李登元为……立匾时间为道光十四年岁次正月(1834)贡士匾如刘振林刚足毅风匾,上款为“…
贡生刘振林牛志美……邵洵美,时间为咸丰四年(中央日报1854)。此外还有张景川亚元匾和李瀛山的姆仪堪师匾,张子彦潜德硕学匾,上款为步军中将军前陕南镇守张钫为清岁贡候选儒学训导子彦张老先生三周年纪念立匾时间为中华民国丁卯仲(公元1927.11)可见科举匾额树立了一种榜样、楷模。传统的社会价值、道德风操、行为规范、是非取向都蕴含在匾额内。匾额可以说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多元融合。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3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4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匾额   文化   科举   功名   传统   教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