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全文)

肠道菌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全文)
摘要
梅山七圣
肠道菌从出生时建立至稳态,是个动态的过程,易受饮食、环境、生活方式、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肠道菌参与机体生理、代谢、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与多个系统疾病发生相关,而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展,肠道菌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但其病理生理、发病机制、诊断价值及可能的靶点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韩松物流人类消化道寄居着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古细菌、真菌和病毒,称为肠道菌。人类消化道中的微生物总量已经超过1×1014个,微生物基因组数量超过人类基因组数量的100倍。肠道菌主要由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构成,其次是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参与机体生理、代谢、营养、免疫等多种生理功能,影响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中消化系统受肠道微生态影响最大。一些内因和外因如遗传因素、饮食、应激、药物使用都可能影响肠道菌的平衡,导致肠道微生态紊乱,并与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肠道菌与消化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但其病理生理、发病机制、肠道菌的调节作用及靶点等均有待进一步研究。现对肠道菌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进行述评。
一、加强肠道菌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研究的重要性
新生儿从出生时肠道少菌状态到大量、多种微生物的快速定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至3岁左右儿童肠道微生态与成人相似并保持动态平衡。肠道微生物初始定植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生活环境和抗菌药物的应用等,并与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相关。肠道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物质转化、屏障作用、免疫调节、维生素和代谢合成、解毒和阻止病原菌定植等,对于维持胃肠道生理稳态和胃肠道功能如免疫、动力和感觉等尤为重要。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肠道集合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等免疫相关结构的发育和成熟均需要来自肠道菌的信号。肠道微生物诱导GALT对其产生耐受的同时,通过梭状芽孢杆菌和拟杆菌等共生菌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促进免疫系统对食物抗原产生免疫耐受。肠道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包括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胆汁酸、细胞因子、5-羟胺等,其中SCFA是由肠道细菌发酵食物淀粉或复合碳水化合物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包括丁酸、丙酸和乙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对维持结肠上皮细胞形态和肠道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也能促进Treg细胞的功能。其次,肠道菌是脑-肠轴的重要组成部分。脑-肠轴是神经系统与胃肠道功能的双向联结通路,可调节肠上皮细胞通透性、肠黏
膜免疫、肠道动力和敏感性、肠道神经传递等。另外,肠道菌也是肠-肝轴的重要环路。肠-肝轴的生理功能依赖于平衡的肠道菌、完整的肠道屏障和正常的肝脏功能。
因此,肠道菌失衡会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也有研究认为一些消化道外疾病与肠道菌紊乱有关,如肥胖、孤独症等。目前有关肠道菌的研究日新月异,但涉及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相对尚少,亟待加强肠道菌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的研究。
二、国内外对肠道菌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研究的重点     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动易2006,Hp)感染相关研究:儿童胃微生物以变形杆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主,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加,胃黏膜变形杆菌门丰度增加,厚壁菌门和梭杆菌纲减少,菌多样性减少。Hp感染影响胃内微生态的组成,如胃黏膜的细菌多样性降低,变形菌门、螺旋菌、梭杆菌增加。胃黏膜菌失调与胃炎、胃黏膜萎缩和肠化或不典型增生相关,如梭杆菌、奈瑟菌、普雷沃菌属、韦荣球菌属和罗斯菌属增加,乳酸杆菌和链球菌相对丰度增加。Hp根除后胃微生态是否能恢复到未感染时的状态,文献报道结果并不一致。因此,Hp感染对胃微生态的影响以及胃微生态与疾病进程和预后的关系尚需更多的循证依据。
2.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相关研究:IB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与脑-肠互动异常有关,主要涉及肠动力功能障碍、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内脏高敏感性等。肠道菌通过改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或增加紧密连接信号相关基因的表达调节肠道通透性。IBS患者双歧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瘤胃球菌等产生SCFA的细菌减少,厚壁菌与拟杆菌比例下降。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BS患者粪和肠黏膜菌α多样性降低,粪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降低,而大肠埃希菌和肠杆菌增加。门水平上IBS患者厚壁菌门增加、拟杆菌门减少;属水平上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和梭菌目增加,类杆菌和拟杆菌减少,粪微生物与黏膜微生物的结果并不一致。与对照组相比,IBS合并焦虑或抑郁患者的肠道变形杆菌、普雷沃菌属(科)、拟杆菌丰度增加,而毛螺旋菌则降低。尽管有较多的相关文献报道,但IBS肠道菌的变化及其致病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bdm3.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相关研究:IBD是一组病因不明的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门水平上IBD患者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减少,而变形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增加。变形杆菌尤其是肠杆菌可增强炎症反应。IBD患者胆汁酸代谢受损,可能与肠道菌相关。发生IBD时SCFA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产丁酸细菌减少。SCFA减少影响Treg细胞分化和上皮细胞的增殖,降低了对促
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炎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减少了黏液和抗菌肽分泌,影响紧密连接蛋白表达。虽然IBD患者存在肠道菌失调,但尚未证实IBD的发病与某种特定菌变化有关。
4.食物过敏相关研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肠道菌失调先于食物过敏的发生。与食物过敏相关的肠道菌主要有梭状芽孢杆菌、乳杆菌、类杆菌和肠杆菌。研究表明肠道菌在IgE介导的食物过敏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对照组相比,过敏患者肠道菌的组成无论是α多样性还是β多样性都是不同的。对照组粪普雷沃菌含量较高,SCFA水平也显著高于食物过敏人,而粪普雷沃菌与3种SCFA水平密切相关。肠道菌通过酵解高纤维食物产生的SCFA主要作用于肠上皮细胞G蛋白偶联受体,或通过细胞膜被动扩散抑制上皮细胞和肠免疫细胞上组蛋白脱乙酰酶,防止食物过敏的发生。目前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的平衡对于食物过敏发生起到保护作用,主要通过诱导Treg细胞的活化,其中梭状芽孢杆菌起重要作用。因此,SCFA对于维持肠道免疫稳态是非常重要的,但肠道菌在食物过敏的预防和上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5.肝、胆、胰疾病相关研究:肠道通透性增加、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胆汁淤积性肝病、肝硬化等
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产生影响。胆汁酸可通过激活肠道上皮细胞的核胆汁酸受体对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发挥作用。NAFLD患者的肠道变形杆菌、肠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杆菌类丰度增加,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拟杆菌则明显增加。NAFLD患儿γ变形杆菌和普雷沃菌丰度高于未诊断NAFLD的肥胖患儿。而在NAFLD进展期变形杆菌增加,厚壁菌门减少。肠道菌紊乱可破坏肠道屏障,肠源性代谢产物移位至肝脏,引起肝脏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以物种丰富度降低为特征,轻度、中重度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最具代表性的肠道菌分别为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主控芯片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09:25: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4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肠道   菌群   杆菌   研究   增加   患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