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民生问题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
商务英语01班    1007120102      方倩云刘小华自杀
    破解民生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更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相关调查显示,人们对两会的关注点表现出与百姓切身利益越来越紧密相关的特点,一些诸如“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解决住房难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疗改革”“上学难与教育公平”“就业与再就业问题”“保障公共卫生,让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等民生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教育(上学难);医疗(看病难);住房(买房难);交通(行路难);社会保障(医报、社保);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存在的民生问题。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我的“民生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总书记在会议期间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自主
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众工作等发表了许多重要意见,特别是关于让广大人民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的重要讲话,丰富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的内涵,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最近总书记又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团结。 这些方针的提出,反映了党和国家将工作立足点定位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要想高效率地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把实现科学发展摆在首位,确保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是盲目的、片面的、不计代价的、只追求GDP的发展,而是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推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民众对改善民生的需求日趋多样、标准不断提高,一些民生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三农、住房、社保、医疗卫生、收入分配、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等问题。加之,我国虽然总体达到小康,但因人口众多和地域辽阔,难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及阶层贫富悬殊等因素的困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上述民生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在注重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意统筹和体制机制的健全,并更多地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调整、矛盾怎样化解等现实问题。
改善民生,要把加快建设全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重要保障。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代理记帐管理办法。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就要将五大基本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镇各类职工,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到城乡所有居民,使更多农民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要建立众利益保障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有效保障困难体的基本生活。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钓鱼迷日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孔子和学生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
求,这就需要各级在实践上推动这项工作尽快提高水平。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为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解决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
穿刺针——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一样,广大人民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可能
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而有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该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解决的,政府却包揽过多。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经营性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要使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难以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投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国家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投入的有效作用,既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困难地区、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变公共设施分布不合理状况。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局面。高仙芝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4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30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发展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