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双侧管理述评与展望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供需双侧管理述评与展望
作者:朱珍
来源:《当代经济管理》 2018年第2期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福建福州350116)
    [摘要] 供给侧与需求侧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供需双侧的协同管理与有效耦合是未来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供给侧与需求端都存在不少问题, 应以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 深入挖掘供给侧与需求侧存在的总量、结构、长期、短期的问题, 有的放矢地予以解决。政府的重心应放在制度创设上, 助力市场决定性地位的发挥及各市场主体积极性的调动。而未来应着力研究供需双侧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并对供需双侧协同管理予以绩效评价, 总结经验, 修正错误, 扬长避短, 逐步实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需求侧;协同管理;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8)02-0006-05
    自2015 年11 月中央层面正式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来, 学界就开始从理论解读、原因剖析、对
策思考等方面对供给侧改革展开热烈的讨论。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逐渐意识到在重视供给侧改革的同时, 需求侧的配合同样很重要① (刘亮, 2015), 供给侧改革不能忽视短期需求管理(任保平, 2015; 姚洋, 2015), 供给侧与需求侧应统一考虑(林毅夫, 2015), 把供给和需求割裂开来是错误的(邱海平, 2016), 二者必须同时改革(Michael Spence, 2016)。在经济演化过程中, 供给侧和需求侧相互影响, 共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黄凯南, 2015)。只有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双管齐下, 才能避免阵痛或减少阵痛(李邦耀, 2015)。供给侧与需求侧如硬币之两面, 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们不应也不宜片面强调单一侧。供需双侧的协同管理与有效耦合是未来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供需双侧管理是什么?
    (一) 供需双侧管理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截止到2017 年4 月, 中国知网上共收录了26 000 余篇以供给侧改革为主题的文章, 而以供需双侧为主题词的文章不足百篇, 当然, 有一些作者是将需求侧的分析耦合至供给侧的分析中。关于供需双侧管理的理论基础, 有学者(刘卫红,2016) 主张我国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基础源自西方的供给经济学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王海军, 冯乾(2016) 认为供给侧改革的思维逻辑与供给学派的基本原理一脉相承。还有以贾康为代表的新供给学派(2016) 通过对传统经济学的“破” 与“立”, 梳理
了“供给侧” 经济学派发展中呈现的“否定之否定” 规律, 认为应该用新供给经济学来指导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多的学者是阐述我国的供给侧改革与供给经济学、与里根经济学的区别, 并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邱海平(2016) 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视角, 主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来正确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综合分析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及这种关系背后的制度根源, 揭示出问题的本质, 强调制度变革和创新, 唯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范式, 才能全面认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新华, 余江, 2016)。谢地, 郁秋艳(2016) 从社会生产总过程、微观、中观、宏观、国际关系等视角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的供给结构与供需关系, 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充分考量供给侧运动规律的经济学,应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晨(2016) 结合中国面临的供需矛盾认为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 不能偏离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正确轨道。笔者也认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以中国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但关于“我国所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与供给学派毫无共同之处” (张晨, 2016) 的观点未免有些武断。
    关于需求侧管理的理论基础, 多数学者还是认为源自凯恩斯主义。刘卫红(2016) 认为需求管理代表了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思想, 我国以凯恩斯理论为基础的需求侧管理经验相对丰富。盛朝迅, 陈蕾, 王颂吉等人组成的“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及其关系演进” 研究小组(2016)
主张需求管理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学派, 其理论源自凯恩斯革命。然而, 林毅夫(2016) 认为我国推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不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 是超越凯恩斯主义的、是把需求和供给的增加相结合的政策, 当然, 现在的政策也并非供给学派的政策。政府预算收支科目
    (二) 何谓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
    1.需求、需求侧、需求侧管理
    需求一般被理解为有购买力的需要, 一定程度上而言, 购买力比购买欲望更重要。需求是商品或服务的消费, 投资、消费、出口一般被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辆马车, 称为需求侧(丁任重, 李标, 2016)。需求是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及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简新华, 2016)。“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及其关系演进” 研究小组(2016) 认为需求侧政策措施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 根据经济形势变化, 采取扩大出口、扩大投资或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需求政策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由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价格政策等涉及市场需求方面的政策。需求侧管理侧重短期效应, 好比“西药” (刘亮, 2016)。
    2.供给、供给侧、供给侧改革
    供给一般被定义为愿意提供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总和, 同样的, 提供能力一定意义上比
皱大球蚧
提供意愿更重要。供给是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供给侧是指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有效作用(丁任重, 李标, 2016)。供给问题就是生产问题, 是新常态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任保平, 2016)。简新华(2016) 也认为供给就是生产, 包括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供应及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供给侧主要是指社会生产,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邱海平, 2016)。围绕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创新等生产要素进行配置, 调整生产可能性边界, 实现供给质量的提升与经济结构的优化, 此谓之为供给侧改革(王海军, 冯乾, 2016), 其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革, 是强调在生产关系四个环节中“生产” 这一环节上的改革(龚万达, 2016)。
    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及其关系演进” 研究小组(2016) 主张供给侧改革是包括要素端和生产端的改革, 指通过采取优化要素资源配置、鼓励企业创新、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税费负担和深化国有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等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用于总供给方面的宏观管理政策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工资政策等涉及生产供给方面的政策(任保平, 2016)。供给侧改革更重长远, 好比“中药” (刘亮, 2016)。当然, 要特别注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供给侧经济结构调整是不一样的(简新华, 沈越, 2016)。经济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本身状况的改变优化(简新华, 2016), 属于发展主题(沈越, 2016), 结构性改革是与经济结构有关的制度改革(简新华, 2016), 属于改革主题(沈越, 2016)。
精神卫生法全文
    (三) 需求侧与供给侧有何区别与联系?
    供给相当于生产, 可决定需求或者说消费;需求和消费也可决定供给和生产, 不适合买方需求的商品和服务, 属于无效供给和盲目生产(程恩富, 2016)。丁任重, 李标(2016) 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说明了供给与需求的同一性, 需求决定供给, 供给创造需求, 供给和需求的辩证关系就是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供给侧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创新四大引擎;需求侧由消费、投资、出口组成, 供给与需求作为经济管理的政策手段, 是相互关联、互相作用、不可偏废的(张慧芳, 艾天霞, 2017)。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都属于宏观经济调控的范畴(何自力, 2016)。
    李娟, 沈沛龙(2017) 认为供给侧改革是长期, 需求侧调控是短期; 供给侧是产品管理, 需求侧是货币调控; 供给侧改革适用于结构失衡,需求侧调控适用于总量失衡。张慧芳, 艾天霞(2017) 也认为需求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短期需求问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图解决潜在增长率下降问题, 前者为后者创造有利条件, 后者为前者增添后劲。需求侧管理力度大、见效快, 副作用也大; 供给侧管理更强调市场的作用, 见效慢,副作用也小(孙大鹏, 王玉霞, 2016)。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着眼点是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 更强调“治本”, 需求侧改革则是从经济运行的结果入手, 更偏重于短期(“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及其关系演进” 研究小组,2016)。简言之, 很多学者认为需求是总量、短期问题, 而供给是结构、长期问题。然而, 简新华(2016) 则提
出了不同的见解, 即任何经济现象都有总量、结构、长期、短期问题, 供给或需求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同样也有总量、结构、长期、短期问题, 也要进行总量、结构、长期、短期问题的分析。李佐军(2015) 也提到消费也受收入水平、投资也受预期回报率、出口也受国际贸易关系等长期因素的影响, 因此, 需求同时也有长期因素。
    何自力(2016) 认为需求侧管理是间接性宏观调控体制, 主要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需求进行调控, 具有间接性、诱致性、全局性和事后性等特点; 供给侧管理属于直接性宏观调控体制, 主要通过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对供给进行调控, 具有直接性、强制性、倾斜性和事前性等特征。
索尼爱立信 w380c
    刘晋陆(2016) 还从趋同求异的视角分析了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区别。认为需求侧管理具有“趋同” 内涵, 即经济主体行为的目标和途径是高度“趋同” 的, 由此显现出“经济结构的简单化、经济政策的单一化” 的趋同效应; 供给侧管理则具有“求异” 的内涵, 有助于促进经济动能的更迭, 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二、为什么要实施供需双侧管理?
    供需双侧结构性改革, 既是政府的初衷, 学界也基本达成共识(张慧芳, 艾天霞, 2017)②。
    中国经济增长既有供给问题, 又涉及需求问题(任保平, 2016)。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并不
是非此即彼的选择, 经济效应都是双方着力的结果(金碚, 2016)。导致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包括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因素, 因此, 必须同时进行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的改革(简新华,2016)。现实世界本身并无绝对的界限, 同一类经济行为(现象) 往往都会具有供需的双重含义; 尽管供给侧改革着眼于实体经济, 但也离不开货币经济; 每一个供给行为都表现为对应的需求行为; 实体经济改革必须有金融体制改革相配合; 供给侧改革虽然更注重长期, 但长期是由短期构成的, 倘若短期过不去, 也就达不到期望的长期目标(金碚, 2016)。张慧芳等(2017) 进一步指出供给侧的四大引擎和需求侧的三大要素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共同影响到了我国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倘若长期采取单一的需求侧管理政策, 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片面追求供给侧改革, 可能加剧经济下行压力; 唯有二者共同发力, 才能实现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跃升。“改革开放以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政策及其关系演进” 研究小组(2016)把改革开放以来供需双侧政策演进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三个阶段的演变, 主张在面临供给与需求双下降的背景下, 供需双侧必需同时发力, 才能助推经济平稳转型。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2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25199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供给   需求   改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